贸促会: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4月26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称“中国贸促会”)在京举行例行发布会,介绍了中国贸促会在支持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RCEP推广实施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发布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方案。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贸促会为企业签发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说明外贸企业遭遇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所减少,也印证了我国外贸进出口逐月向好的发展态势。
王琳洁还透露,有92.4%的受访外资企业表示,中国在其全球投资中的地位没有下降,中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中国外贸企业不确定性减少 RCEP红利持续释放
据了解,“不可抗力事实证明”系由中国贸促会及其授权的分支机构应申请人的申请,对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进行的证明,可作为企业依法减免违约责任的重要证明文书,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这份证明作为中国贸促会服务外贸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手段与创新举措,在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物流及人员往来受阻的大环境下,有力帮助企业减少损失,维护合法权益。
另据统计数据,在2020年2月3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全国贸促系统的106家商事证明授权机构依法依规为4957家出口企业出具了8888份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合同累计金额约为1248.75亿美元。
随着疫情对于物流及人员交流的影响逐渐减弱,除了货物,外贸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正所谓,“一次见面胜过千封邮件”,2023年4月25日,《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的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境外自办展会、扩大办展规模。
对此,王琳洁表示,2023年一季度,根据中国贸促会对44个大行业、646个小行业的10028家中国企业海外参展抽样调查显示,企业普遍反映海外参展有较大收获,“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出展热门,前往阿联酋、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五国参展企业占比达27.56%。”
作为出国(境)经贸展览管理和服务部门,王琳洁表示,下一步将在展览审批管理、出国展览、打造自主品牌展会和引领展览行业发展四个方面做好工作,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此外,随着RCEP即将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RCEP原产地证书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欢迎,也为我国外贸企业‘出海’稳订单拓市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23年1月份至3月份,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16.39亿美元,同比增长46.76%;签证份数共计4.57万份,同比增长105.54%。
王琳洁表示,随着菲律宾向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将意味着RCEP所有成员国全面生效,正式进入“RCEP时代”,贸促会致力于扩大与RCEP成员的贸易投资合作,推动协定红利持续释放。
外资信心向好势头有望进一步延续
近期来自多国的跨国企业高管密集来华访问,据介绍,今年以来,中国贸促会领导在京先后会见了马士基、特斯拉、德国邮政敦豪集团、松下电器等20多家外资企业高管,涉及农业、矿业、金融、物流、科技、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
王琳洁表示,中国有句老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华投资的广大外资企业是中国的朋友。我们一方面敞开大门,与外资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和帮助解决外资企业关切诉求;另一方面推进精准招商服务,端出“好菜”与外资企业共享。
王琳洁还介绍,截至目前,中国贸促会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通过“投资中国”平台发布招商项目4825个,协助地方和行业开展商务考察950次,推动加快外资企业重大项目审批进度,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其中包括上海专班推出汽车展等品牌展会,引导推动参展商变投资商;下一步,中国贸促会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继续不断优化完善上下贯通、横向协作的外资企业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营造更具“磁吸力”的优质投资环境,让更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扎根中国,也乐在中国。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突出中国传统文化
世博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之一,是展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加强彼此理解、扩大相互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与共同繁荣的重要平台,中国曾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
作为中国参与世博会事务的主管部门,中国贸促会发布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中华书简”,该方案下的中国馆是一座以绵延展开的中华书简为外观的竹黄色建筑,让观众一眼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外观融合了竹子、汉字、书卷三个主要元素,分别代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文明价值取向、中华文明的丰富信息和独特魅力以及中华民族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馆内则以书简长卷的主题立意,并将其与现代展览建筑有机结合。
王琳洁介绍,大阪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以文化展示和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民间友好和民心相通,促进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