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血肉苦痛,如何飞升?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人的修仙?

自从中国人有了“仙”这个概念之后,历朝历代不断有人沉溺于修仙,上至皇帝,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一个能逃得了“成仙”的诱惑。

到了互联网时代,以《诛仙》《凡人修仙传》为代表的仙侠小说更是让“修仙”这个概念火爆起来,这把火烧到国外,甚至成了最先出海的华语文化作品。

血肉苦痛,如何飞升?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中国人的修仙?

其实,“修仙”这个概念早就吸引了国外汉学家的注意,那他们眼中“修仙”是怎样的?这其中又体现了中国人怎样独特的思想呢?

01中国人想象中的“仙”是什么样子?

今天介绍的这位汉学家,汉名康儒博,是一位宗教学研究者,他专门研究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

康儒博首先从国外学者研究基督教“圣徒”中得到启发,一些国外学者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圣徒)是因为被塑造成圣徒。”那人们是如何判断一个人为圣徒的呢?是因为一个人表现出圣徒的一系列特质。

同理,中古时期(这里康儒博指的是汉以及之后的时代),一般民众眼中的“仙”要有什么特征呢?

血肉苦痛,如何飞升?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中国人的修仙?

【仙女乘鸾图页】,图/故宫博物院

第一个就是修行方术。比较常见的方术有辟谷、呼吸、房中术、用符、炼金术、炼丹术等等,甚至是“尸解”的技巧。当时人相信,修道之人可以通过这些方术获得令人震撼的力量,类似于超能力,像是隐身、长时间待在水下、轻松抵御物理攻击、耐受极端的高温和低温,甚至能控制天气、飞行。

第二个:长寿,以及外貌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甚至达到数百岁上千岁都是很平常。

第三,独特的饮食。一般人食用五谷,而修道之人要辟谷,就是避免食用五谷,取而代之的是少吃,或者选用草药、真菌、矿物质乃至弹药、餐风饮露等。

血肉苦痛,如何飞升?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中国人的修仙?

葛稚川移居图,图/故宫博物院

第四个是住的地方。《释名》上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这句话说明了仙和名山大川之间的关系。在古代人的印象中,仙人总是住在山上、或者住在洞穴中。总之就是远离人群,充满了神秘感。

仙或者修仙之人的第五个特质是能控制鬼神,免受各种野兽恶灵的侵扰。

第六个是脱离了凡人的社会制约,不受制于家族、官场乃至朝廷,按照孙悟空的话来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02从饮食入手,理解“仙”的本质

上面我们说得这么热闹,那仙的本质是什么呢?在这方面,康儒博从“吃”这方面入手,分析了他眼中“仙”的本质。

古籍《礼记·王制》记载:五方之民(分别为中国、戎、夷等),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怎么理解这段话?学者张光直的观点给了他启发。张光直从《礼记》这段话中推断:不吃熟食和不吃五谷是是野蛮的标志,而中国人是通过使用谷物和熟食来定义的

谷物的重要性从“社稷”这个词中也可以看出来。“社稷”是土地神和谷神的合称,后来用来指代国家。

血肉苦痛,如何飞升?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中国人的修仙?

天坛祈年殿,图/摄图网

另外谷物也是向祖先供奉的重要物品,而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堪称“基石”。

因此,康儒博得出结论:谷物是文明的象征、国家的象征、凡人的象征、祖先崇拜的象征。修道者通过“辟谷”这个行为,表明自己能够超越谷物象征的一切,甚至是优越性。得道成仙的人可以跳出以农业为基础、通过祭祀获取上天庇佑的文化体系;可以彻底脱离祖先祭祀、家族和国家观念的控制。

这一切代表的就是超越。超越社会秩序、超越祖先崇拜、超越一切。

03“仙”的概念是如何传播,被中国人广泛接受的?

从先秦到魏晋,中国出现了独特的仙文化,到今天,仙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仙”的概念是如何被广泛传播,以及被人接受的呢?

有关这块内容,我们可以借用拟剧理论来理解。这个理论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行为的万能模式之一。在修仙概念的传播中,修道者和普通人都出了力,在这里,修道者是演员,普通人是观众,想要出一场好戏,就要双方共同出力,实现良好互动。

首先来看修道者。这里举一个例子,汉武帝时期著名方士李少君。

李少君是如何吸引汉武帝的注意呢?他是先进行了一番表演。宣称自己能够通过某些手段实现容颜不老,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然而看着一点儿都不像,其实他是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纪。

血肉苦痛,如何飞升?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中国人的修仙?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的名声更响了。有次汉武帝询问宫中一个青铜器的出处,也许是汉武帝想要测试一下这个李少君究竟有没有真本事。李少君回答说这件青铜器是春秋时代齐桓公的物品,后来汉武帝命人检查一番,果然是。

这样一番表现够惊艳,把汉武帝和好多人都唬住了,他们真的以为他是几百岁的仙人。

甚至直到李少君病死,汉武帝都还执迷不悟,说他没有死,只是尸解,就是遗弃肉体而仙去了。

李少君演得漂亮,那观众这边也是给力。比如汉武帝,就是一位很好的观众。

除了汉武帝,还有很多人也相当配合修道者的“表演”。

问题来了,为什么观众要“配合”演出呢?答案是因为修道之人的表演有用。

比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用烧掉的符水给人治病,虽然不知道最后效果如何,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至少有心理安慰作用。

血肉苦痛,如何飞升?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中国人的修仙?

另外一位成功的修道之人,至少讲故事的能力是合格的,能给人提供一些娱乐价值。

此外广为流传的修道之人会给信众,或者说赞助人提供精神庇护。在有的故事里,赞助人供奉修仙者,是希望自己也能沾沾光,跟随修仙者一道飞升成仙。

种种表演互动之下,“仙”和“修仙”概念越传越广。

04如何看待“仙”的概念?

康儒博在《修仙》这本书的序言中,就说在一个“尊崇祖先、以父系氏族为核心的文化中,却出现了一套追求个人肉体不死、追求成仙的传统,这让我惊奇。”

为什么让他惊奇呢?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太有名了。而维系祖先崇拜有不间断的男性后代以及他们的祭祀,还有前人的不断死去。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居然有人想象出“仙”这个概念,从继承链条中退出、打断氏族的延续、不再照看年长者,只是实现个人的永生。

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的“仙”没有西方思想中浓厚的“物质/灵魂”对立。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就把身体理解为低灵魂一等的、低级丑陋,甚至是罪恶的存在。而在传统中国,几乎不存在类似身体/灵魂的尖锐对立。所以成仙途径是可以飞升成仙、也可以尸解成仙。

血肉苦痛,如何飞升?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中国人的修仙?

以上这些是中国的“仙”概念让外国学者惊讶的地方。

而在兰初君看来,中国的“仙”概念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我命在我”、“抓住现世”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南北朝时期道士韦处玄说过:“天地与我俱秉自然,一气之所生,各是一物耳,焉能生我命乎?”这是修道的终极目的,打破一切对生命的束缚,获得彻底自由和解脱。

而且,这种解脱不是谁赐予的自由,而只能依靠自己努力修炼得来。据统计,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神仙传》中,大多数主人公是依靠自己的意愿、勤勉修仙,是“自力成仙”的典范。

另一方面,中国的“修仙”不是很多人理解的享乐,这样就太低级了,修仙是肉身成道(肉身成道,就是人想成神);此生就要解脱,不期望来世;自我救赎,而不是寄希望于造物主;尽享逍遥之乐,不在现实中沉沦。

也许这就是修仙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资料:

1、【美】康儒博:《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

2、魏小巍. 修仙的宿命与道教的宗教性——以《抱朴子内篇》为中心[J]. 现代哲学, 2011(1):4.

3、韦卫. 道教“地仙”观及其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