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当年在部队,吃剩的馒头是不能扔到泔水桶里的,否则麻烦大了去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兵,南方部队的主食非常简单,一般都是吃大米,一天三餐大米饭,早晚两餐有大米粥,天天如此。部队也有供应面粉,比例是十比一。

当年在部队,吃剩的馒头是不能扔到泔水桶里的,否则麻烦大了去了

连队炊事班一般把面粉用来轧面条,一两个星期吃一次。偶尔炊事班会蒸馒头和包子,天天吃大米饭的我们,每当连队吃馒头或者包子,都像是改善伙食,大伙儿敞开肚皮吃个够。

一天,连队蒸馒头,中午我们训练回来,饥肠辘辘,到食堂一看中午吃馒头,顿时感觉更是饿的不行。

连队吃饭,米饭和馒头都是自己去盛或拿,米饭吃多少盛多少,馒头包子吃几个拿几个,没有限制。

在食堂里,老兵吃得少,新兵吃得多。吃馒头老兵一般吃两三个,新兵能够吃五六个。

我那天中午大概吃了三四个馒头,吃完就回宿舍准备午休了。忽然,宿舍外的操场响起来急促的哨声。军人一旦听到哨声,就知道要集合了,如果是急促的哨声,那就是紧急集合。

当年在部队,吃剩的馒头是不能扔到泔水桶里的,否则麻烦大了去了

大白天地吹紧急集合哨,非常罕见。大家迅速地从宿舍里跑到操场列队集合,不知怎么回事地面面相觑。队伍集合完毕,值班排长一个“向右转,齐步走”,队伍向食堂方向走去。

我们都纳闷儿:刚刚吃完饭,怎么又回去?难不成再吃一顿?就在大家还在琢磨发生了什么情况的时候,队伍已经进入食堂,并穿过食堂大厅,来到食堂外的水池旁。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水池旁站着连队指导员。只见指导员铁青着脸,对着大家怒目而视。我们一看,不好,平时就非常严肃没有什么笑脸的指导员,今天八成是要发脾气了!

队伍在水池旁站好,五六十人围成半圆圈,把指导员围在当中。见指导员这副德行,所有人大气不敢出。

只见指导员大声问到:今天中午吃馒头,谁拿多了吃不了,扔到泔水桶里了?!原来如此,中午紧急集合的原因找到了,原来是有人把吃剩的馒头扔到泔水桶里了。

大家定睛一看,食堂外水池旁油腻腻的泔水桶里的菜汤上,半沉半浮地漂着五六块半拉的馒头,显然是谁中午吃馒头拿多了吃不了扔在泔水桶里了。刚刚好被指导员发现了,指导员顿时大为光火,气不打一处来,白白的馒头居然扔到泔水桶里!

大家的眼睛光还停留在泔水桶里的馒头上,指导员发话了:这是浪费,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导员上纲上线了。指导员瞪着眼睛看着大家:谁扔的馒头,这么好的粮食就这样糟蹋了,你们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吃不饱饿肚子,还有多少人吃不上大米饭馒头,整天吃地瓜(红薯)米地瓜干。

指导员家在福建闽南,困难时期,那里的农民一年有半年时间吃红薯米红薯干的。指导员进城不忘本,看不得人们浪费糟蹋粮食,尤其是白面馒头,非常心疼。指导员又说了:吃不下就少拿些,有些人生怕不够吃,一次拿那么多,贪心不足蛇吞象,结果吃不了就扔掉。告诉你们,让我抓住是谁扔的,我让他全连公开检讨!

一场“扔馒头”的风波过去了,从此,连队吃饭时,无论是吃面条吃馒头吃包子都不敢随意倒掉了,吃多少拿多少。

当年在部队,吃剩的馒头是不能扔到泔水桶里的,否则麻烦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