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迷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还在轨迹上吗?”
“在呢,在呢”
“没偏航吧?”
“大方向没错”
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确认,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我们迷路了~
这个事情要从我们从喀拉墩遗址返回达里雅布依老村说起。为了抵达老村我们不得不破冰过河,3辆越野车中,或多或少出现了损伤。
本来当天的任务是拍摄喀拉墩遗址后当天返回达里雅布依新村住宿,因为队伍中的主要领导不幸感染了新冠,老村的住宿对于新冠患者来说实在是不敢恭维。
但是往往计划不如变化快,当摄制组抵达喀拉墩遗址,一瞬间灵感爆发,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各种拍摄角度。本来车队的任务只是保障摄制组抵达目的地,完成拍摄任务就好,但是因为车辆已经出现了损伤,夜晚的沙漠又不如白天看起来风和日丽,安全起见,还是要趁着天亮走出这片大漠。车队的负责人和摄制组的领导商量好了时间便返回停车处,估摸着时间给各位摄影老师们烧水,希望他们一会儿返回的时候能暖暖身。
已经快到约定的时间,我们烧好了水翘首以盼,远方的沙丘上没有任何人的身影,半个小时后,还是没有,一个小时后,摄影团队陆陆续续地返回,此时顾不得多休息,简单的喝了茶吃了些小点心车队便动身返程了。我们的车来收尾,车上的人员构成为:车队负责人、车队工作人员、摄影师以及摄影助理。我们紧盯着即将落入沙山后的夕阳,与时间赛跑。
也许是这种紧张感激发了司机的潜能,在沙漠路段,我们陷车的频率大幅度下降,沙坡冲得一个比一个顺利,终于在看到戈壁滩的时候我们大家松了一口气,而此时太阳已经下山,夜幕降临。进入滩涂路段就是成功了一半,走出滩涂便是达里雅布依老村了,我们在车上兴奋地讨论着一会儿吃拉条子还是盖饭。
滩涂路段没有陷车的风险,只要跟紧前车不掉队便能顺利抵达老村,唯一的难度就是跟紧了,前方车辆扬起的沙尘让我们看不清道路。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摄影师发挥了新闻人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打开副驾驶的车窗,人探出去,指导着司机前方应该直行还是应该拐弯。可总让人吃沙子着实我们心里过意不去,于是司机拿出奥维轨迹,问摄影师:“会看吗?”“会看”,斩钉截铁的身影瞬间让我们心安。就这样,我们尾车开始与前车拉开距离,通过车台断断续续地与大部队保持着联系。
“还在轨迹上吗?”
“在呢,在呢”
“没偏航吧?”
“大方向没错”
越走越不对,刚刚经过的那辆摩托车看着让人眼熟,司机问:“真没错吗?我们是在移动吗?”。摄影师推了推眼镜,对着屏幕看了一会儿:“靠,它不动了啊”。也不知是软件出了问题还是手机出了问题,在我们重启之后,已经彻底偏航。
四周是胡杨林、红柳包、芦苇荡和灌木丛,我们先尝试走回轨迹上,可是拐来拐去也找不到正确的路。马上要到老村了还迷路了,说出去多少有些丢人,两次自救失败后,不得不摇人。
“强哥,强哥,在吗?我们迷路了,经纬度是******”。
在等待解救期间,我们仍然不死心,四个人分4个方向找路,我爬上一座山包,占领最高点。这片古村落人们生活的地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仅存的绿洲之地,夜间静谧无比,难辨方向,而其他三位也是铩羽而归。
我到车上拿出了手电筒,返回到刚才的山包上,给前来找我们的同事指引方向,期待他们远远地就能看见这束希望之光。而摄影师也拿出了自己的无人机,打开爆闪功能后升空。
站得高,看得远,远方的车灯若隐若现,救星来了。我们和正确的道路中间隔着一段很长的铁丝网,只得沿着铁丝网而行,找寻缺口,汇到正确的路上。这片灌木林没有宽敞的车道,我们压着一条类似供摩托车行走的车道踽踽独行,两边的灌木毫不留情地剐蹭着车身,只能前进,毫无退路。
强哥站在铁丝网缺口的位置亮着车灯如一盏灯塔给迷失的我们指明方向,成功会和后,一起驶离这片迷宫,毕竟还有拉条子和盖饭在等待着我们。
一生该有一次的旅行,罗布泊无人区穿越,2023全年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