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压力的经济后果:以宋朝的“靖康之变”为例
《资治通鉴》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古代皇帝地位是无法逾越,由于皇帝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哪怕谁心中有意见,只能就这样忍着。
可惜,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压迫感达到顶峰后,就造成了全新局面的出现,一些人为了权利会发起兵变。
其实在内部问题上,只要君王倾听、适当收纳臣子的意见,那么就不会发生,可是,对于外在因素的影响,改变起来就十分复杂。
若要论最复杂的是什么,那就是内忧外患一同出现了。
宋朝,作为曾经的大国,却因为财政压力,在靖康之变后彻底走向灭亡,而本文将就宋朝的靖康之变为例,来研究一下财政压力经济的后果。
01 靖康之变
1、靖康之变背景
1114年,辽宁加强了对宁江州的防御,阿骨打见到这一形势后也举起了抗辽的义旗。有了他这一迈出的步伐,战事起。
阿骨打并没有因为战乱而受影响,相反的,阿骨打在逆流之中激流勇进,并登上了帝位,建立了国号为金的国家。
对于金朝,成立之初就比较困难,因而,在国家政策方面,金朝的统治者做得很简单,那就是以农为本,不改旧俗。
金太祖在带领着国家发展实际,也在格外的努力寻找知己,金朝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得到了一部分的发展。
可是,金太祖还没有完成一切大业后就已经离开了,这之后,他的弟弟吴乞买继位。
吴乞买知道哥哥要追求的是什么,所以他就与西夏议和,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权利地位。
在金朝以这个方向前进时,又得到了宋朝的关注,与宋朝达成了一种协议,那就是共同灭掉辽朝。
此时,宋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所以这一打算对于他们来讲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没有人想到宋朝会着了金朝的道,在海上之盟后,宋金之间展开摩擦。
2、宋朝之衰败
《三朝北盟会编》载:“若许复旧,将自来与契丹银绢转交……若是将来举军,贵朝不为夹攻,不能以得以许为定。”
尽管宋朝一直在想办法减缓两者之间的摩擦,但金朝压根没有这样的想法,又怎么可能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并在1125年发生了战事。
此次战事是由金朝挑起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想将宋朝攻陷。
这之后,第一次开封之战打响,在这次开封之战时,金朝将领所带领的人并不多,再加上宋朝的增援及时,也就不了了之。
短暂的失败后,金朝并没有放弃,两年后,金军以东西两路划分,向宋朝再次发动了进攻,这次进攻之际。
宋朝可谓是岌岌可危,甚至还在被迫以黄河为界退了兵。
宋朝以为只要退了兵,事情就结束了,可是,事情远没有宋朝当权者简单,这只是对宋朝的一个维系的途径。
不久后,金朝又一次发动了开封之战,宋朝失败,由此走向灭亡开端。
宋失败后,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北方地区也遭到了破坏,财富收入与以往来比减了很多。
此外,除了这些外,宋朝经济重心也发生了南移的情况,尽管当权者在想办法解决,但是财政压力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接下来就回归本文的重点,财政压力下造成的后果影响。
02 财政压力及后果影响
《金史·宗翰传》载:“宋人既盟之后,请加币以求山西诸镇……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姑置勿割。
了解这个问题前,需要知道的是在靖康之变还未发生的时候,北宋的财政其实就已经存在问题。
宋朝时期存在官员的贪污腐败的现象,贪官污吏为了自己的权利,克扣国库中的金银,甚至在税收问题上做手脚。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财政自然受到影响,压力也增大。之后,官员不正确的任命方式,让宋朝的开支变得更大,而内外交困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国家形势乱了之后,宋朝的经济形势骤变。例如说在靖康之变前后,物价得到了飞快的生长。
举个很明显的例子,北宋的米价从10贯钱变成了45贯钱。财政压力变大的同时,北宋的大批领土也造成了影响。
因为北宋王朝财政压力,所以他们不得不低头,将自己的领土割让,而正是这些领土的丧失让宋朝的军事实力变得更差,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再也无法抵过金朝。
除了经济上的问题之外,靖康之变的存在对于宋朝知识分子来讲也是一个大节点。
北宋失去了领土,靖康之变对经济造成了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被时代所抛弃。
因为文化的改变,他们无法继续前进,及时接纳新的信息,这不仅对他们的人生造成了影响,更对后来的文化造成了影响。
03 总结
《南征录汇》载:靖康元年十二月初十,宋臣吴开、......民女、女乐各五百人入贡。”
回看靖康之变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讲,的确对后续的发展造成了很多影响。
因为靖康之变的发生造成的不仅有财政压力,对于后续的文化研究发展也十分具有影响力。
当时,战乱的发生、局面的混乱,让不少东西丢失,从另一种层面上造成了文化的缺失,不利于后续的文化研究。
此外,靖康之变对于人们的影响冲击力异常之大,其已经成了一种反抗精神的符号,让后人在牢记这件事情的同时,努力提成,维护国家尊严。
总而言之,宋朝的靖康之变对财政压力,经济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正是因为这样的经济压力,宋朝才有了灭亡。
也许,如果经济没有受到影响,也许如果没有如此庞大的财政压力,宋朝也不会如此快速地走向灭亡,只可惜,这一切只能止步于此了。
参考资料
《宋史》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