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战友教我扎扫帚——今惊悉他英年早逝!
扎扫帚
杨家礼
第一次扎扫帚是在部队。那是一九七九年的冬天,我们炮团已从日喀则换防到郎县,我们的营房就在雅鲁藏布江边,因是冬天,江里的水很少,大部分的江滩裸露出来,江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
一次训练,我们计算班来到江滩,战友们都各自找到一个大的卵石坐下,班长给全班出了一些题计算,课间休息时,我被岸边的一片片的金黄色的草吸引,走进一看这些草能没过膝盖,用手一抻还不能轻易折断,这种草和我家乡的一种白草相似,不过白草可没有这种草结实软和。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这种草扎扫帚?”说干就干,先试试再说。
训练结束回到营房,找来镰刀就去割来一梱黄草,又去有线排找来一段电话线,再去炊事班找来一团封米包的废麻绳,把电话线一头拴在床腿上,另一头拴有腰上,费了好大劲总算扎成了一把扫帚,不过太丑了,把柄又粗又大,一只手根本握不住,两只手握住试了试扫地的效果还可以,只是对它的形状太不满意了啦,“这怎么行呢?”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时坐在床边写信的谷全中说话了:“付班长,你扎的方法不对、”
我问:“应该怎么扎?”
他说:“应该先从草的稍部开始扎。”
他一边说一边把电话线的一头拴在腰部,抓起一把草将稍部在地面上顿齐,用电话线绕了一匝,再把麻绳一头压在电话线下,两只手分别抓住电话线两边的草把,然后顺势向怀里一拉,手再拧住草把转两圈,麻绳也跟着转了两圈,再把麻绳结成一个结,一把草结实的捆在了一起,又拿剪刀将草把在绳结的上方掏成中空的,再拿一把草补在草把的缺口处,又在距第一个绳节两公分处再捆绳节,再用剪刀掏空绳节以上的草把,依次重复地捆上六、七把草,最后一把草将草把的缺口填起,再用绳将手柄每隔三、四公分捆上一个结,直至捆到柄的端部,再用镰刀将多余的草削平,一把漂亮的扫把就扎成了。
“这家伙在家里一定干过这活儿”,我在心这样想。
这时我带着佩服的心情说了一句:“你这小鬼怎么不早说,害得我折腾了半天”。
谷全中,河北省人,中等个子,皮肤白皙,说话有点腼腆,一讲话容易脸发红,训练也很刻苦。
今惊悉全中战友英年早逝,非常恸心,以故事一则,悼念我的好战友、好兄弟,愿全中在天之灵安息!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家礼:汉族,高中,河南省新乡市人,出生于1958年12月,1976年12月入伍,在西藏军区陆军第53师炮团三营指挥连侦察排,历任战士、副班长,1980年4月因患日光性皮炎,不适高原生活而退伍。
作者:杨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