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从新晋最年轻院士孙斌勇浅谈数学研究

在前不久的新晋院士名单中,来自中科院数学所的孙斌勇老师格外耀眼,年仅43岁的孙老师不仅是今年最年轻的新当选院士,而且此前已荣获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对于国内数学家而言,实属年轻有为了。看了对孙老师的访谈后,也颇有感触,非常认同他关于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的看法。

从新晋最年轻院士孙斌勇浅谈数学研究

孙斌勇荣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孙斌勇老师是浙江舟山人,高中的时候因为成绩特别好被抽调到当时的清华附中全国高中理科实验班学习,但后来出于思念家乡的缘故回到浙江大学数学系读了本科和硕士,后来又到香港科技大学跟随励建书院士学习李群及其表示论。2005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做了一段时间博士后研究后加入到中科院研究队伍中。

从新晋最年轻院士孙斌勇浅谈数学研究

让我比较震撼的是孙老师博士毕业的时候居然还从未正式发表过任何一篇论文,直到2007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才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正所谓十年磨一剑,第二年他就被破格提拔为中科院的研究员。说到这点,我觉得他和著名越南裔数学家吴宝珠的情况有些相似,吴宝珠和孙斌勇一样,都是研究朗兰兹纲领的,而且早期都没有论文发表,而是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这样的“宽容”不是每一个学数学的人都能得到的,要知道在中国绝大多数院校,博士期间如不发表论文将是无法毕业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某中国大学的某数学博士竟在博士期间发表了令人瞠目结舌的29篇论文,这也经成为了圈内著名的“自娱自乐”事件。对于数学研究而言,一门心思花在如何快速发表论文上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对于数学这样的基础性学科而言,没有深厚的功底和阅历,写出来的也只不过是肤浅而无用的东西,把已有的结果和方法为了发文而改来改去,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娱自乐且毫无意义。证明了庞加莱猜想的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根本就没发过几篇论文,证明庞加莱猜想的几篇文章甚至根本没有正式发表。

从新晋最年轻院士孙斌勇浅谈数学研究

就像孙斌勇老师一样,以他的水平如果想发几篇文章易如反掌,那为什么又不发呢?原因很简单,对于真正的数学家而言,如果没有好的想法和结果,是绝对不会为了发文而发文的,这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但我们国家的科研环境就是要数论文,评职称,评项目,评奖项都要看你的论文情况,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我们似乎很多时候在乎的是数量而非质量,很多人不是不知道“一篇好文章远胜一百篇垃圾论文”的道理,但在质量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就需要这一百篇论文来装饰门面。久而久之,这就迫使科研工作者向论文低头,朝“数量”前进,确实,很多时候这是无奈,像孙老师这样可以“十年磨一剑”的幸运儿不多。

如何从数量转向质量,这是我国数学发展的一个难题。孙斌勇老师坦言,“题海战术”对数学学习无多大用处,实际上,“人海战术”对数学研究而言同样不起作用,一个显然的事实是尽管我国数学博士招生数量在增加,但培养的质量却在下降,这就说明堆数量根本不可能发展数学,研究人员和论文数量的增加都只是表象,虚假的繁荣。但另一方面,迫于严苛的毕业或入职条件,数学博士或老师们又不得不花大把时间在发论文上,可能根本无法花很多心思在长期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上。如何破解这些矛盾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的数学发展事业,可谓任重而道远。

实际上,北大中科院和清华的数学院这几年已经在实行发文与博士毕业脱钩的政策,鼓励学生花更多心思在研究上,然后好好做自己的毕业论文,争取得到有价值的结果,而非为了发文而发文。这样的政策到底有多大作用,这还需要靠时间来检验。但这样的政策并不意味着学生压力的减轻,毕业之后找工作,找教职同样需要论文,而且是实打实有价值的论文,没有论文的话同样是非常“危险”的。不过我认为,鼓励远比逼迫的效果要好。

从孙斌勇身上,我们已经看到重质量而非数量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希望我们的数学事业可以循着这条路真正的壮大起来。

从新晋最年轻院士孙斌勇浅谈数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