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期诗人杜甫创作的诗歌带有怎样的情感色彩?
文|清幽说
编辑|辑录君
据统计,现今得以留存的杜甫诗歌约有1500首,被世人称为“诗史”。
冯至在1962年杜甫诞生125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做的报告《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中将杜甫的诗歌总结为“这部‘诗史’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抒发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迫切的愿望,所以它也是作者忠实的自传。”
在初步了解了谢氏眼中的杜甫之后,我们将从杜甫诗歌的情感色彩、杜甫的浪漫主义抒情诗、杜甫诗歌创作的特点和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谢氏如何看待杜甫诗歌。
杜甫诗歌的情感色彩
说到杜甫诗歌所带有的情感色彩,古往今来很多杜甫研究者都用“沉郁顿挫”来形容杜诗的风格,殊不知这个词正是来源于杜甫的《进雕赋表》中的“至于沈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跋及也。”
“顿挫”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变化多端。
但是杜甫诗歌的情感基调并不是只有沉郁的现实主义,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也不乏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乐观积极的前期作品
杜甫认为“诗乃吾家事”,将写诗看作是毕生的追求,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年少成名,很早就在洛阳的文人中颇有名气。
时人将杜甫与汉代著名的诗人扬雄、班固相提并论,足见青年杜甫当时的诗歌成就。
谢氏指出,此时的杜甫是备受推崇、意气风发的,因此早期他的诗作中更多的是昂扬的精神,他完全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实现他做官报国、做出自己的功绩与贡献的人生理想。
731—740年间青年杜甫先后两次漫游于古吴越和古齐赵封地,诗人参观了许多城市和村镇,拜访了一些名人的墓地,当时富饶而活跃的唐代社会生活的画卷呈现在诗人眼前。
杜甫为人民创造能力的伟大而惊奇,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修建了崭新的建筑和庙宇,建造了富饶的城市,制作出享誉世界的精美工艺品;同时诗人也喜爱和惊叹于祖国自然风光的美丽。
谢氏认为,这也是杜甫最早的、年轻的爱国主义,他对祖国力量的赞叹还没有被任何现实的阴暗而掩盖。
尽管740年以前杜甫所写的诗留存很少,我们没办法整体判断那些年年轻诗人的精神面貌,但从这一时期杜甫的文学遗产中我们能看出他诗歌中带有的对生活的乐观热情、对自己可以实现个人理想和幸福的自信。
这类诗歌的典型代表是737年杜甫作的《望岳》,通过描绘五岳之一的泰山雄伟磅礴、神奇秀丽的景象,高度赞美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表达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这一年其实正是杜甫第一次到洛阳应进士考试而落第的第二年,也是他第二次漫游中国的开始。
“会当”是唐人口语,意为“一定要”,谢氏由此看出,尽管遭受挫折,但杜甫仍旧乐观积极面对生活,全诗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诗人早期的注意力更多的被勇敢无畏,富有力量的事物所吸引,诗歌意象都给人生动、迅疾的印象。谢氏列举了杜甫的诗句“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骁腾有如此,万公里可横行。”,诗人用传神之笔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的骏马,通过赞马表达的却是杜甫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胸襟和抱负。
盛唐的国力强盛、疆土辽阔都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有志报国,杜甫也位列其中。
类似的诗歌还有《画鹰》,通过对画上鹰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的描绘,表达了杜甫青年时期昂扬进取的心志和不甘平庸的性情。
谢氏还借用了闻一多先生的“这一时期的杜甫充满生命力,他的心就像正午的太阳,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被他那时歌颂的胡马和鹰中可以找到诗人自己性格的对照”这一论述来总结杜甫早期作品的情感色彩。
但是谢氏对杜甫早期诗歌情感色彩的分析并不止于此,他还进一步指出,杜甫这时在诗歌中已经无意识地出现了沉郁声调的影子。
在他738年所作的诗歌《登兖州城楼》中“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表达的就是杜甫登楼远眺,眼见前朝遗迹秦碑与鲁殿一留一存而产生的怀古伤今之思绪。
741年杜甫在游历后返回洛阳,搬到了洛阳附近的首阳山山脚,这里坐落着他著名的先祖杜预和杜审言的墓。
在追忆先祖的辉煌事迹时,杜甫为自己尚且无力报效国家而感到悲伤,落第未中的他与沉闷的官僚环境格格不入,杜甫在此看到了洛阳官场中不断上演的为了权力和财富而争斗的丑恶画面。
在744年的《赠李白》中他写道:“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这被谢氏视为杜甫对权贵的道德和行为进行谴责的雏形,也在后来成为他作品的重要主题。
作为总结,谢氏写道:“确实,在那些年里杜甫在很多方面都遵循着公认的准则,在诗歌手段和创作内容的选择上还不够独立。
他主要局限于抒情诗,并没有切实触及时代重大的社会问题。”
然而杜甫早期乐观积极的诗歌已经足以因其生动真挚的特点而在一众官场诗人刻板的诗歌中脱颖而出。
而且此时他诗歌中响起的对官场乱象的不满之声,已经可以窥见杜甫杰出的诗歌敏锐度和他的正义感,证明将来诗人将不会无视尖锐的时代矛盾,写出无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