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航2022年营收1.56亿元 总手术量已超4万例 骨科手术机器人进入高增长期
25日晚间,“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天智航(688277.SH)披露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
年报显示,2022年,天智航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0.11%,其中主要产品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收入9920.35万元,毛利率为80.88%。
2023年一季报显示,天智航业绩回暖明显。2023年Q1,天智航实现营收3950.34万元,同比增长130.28%;归母净利润863.91万元。天智航在财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骨科手术机器人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33.33%。
进一步挖掘招股说明书和最新的财报,天智航是一家正处于爬坡期的科技公司——近五年营收连年走高,同时研发费用也在不断上升。
公司产品含金量正被市场所验证
公开信息显示,天智航是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先锋企业,也是“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2020年7月7日,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医疗机器人企业。
公司研发的“天玑1.0”骨科手术机器人已于2016年11月获得CFDA核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公司研发的“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于2021年2月获批,并于同年4月正式推向市场。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累计开展手术数量超3万例,截至2022年年报披露日,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累计开展手术数量已超4万例。报告期内,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的手术数量超过1.2万例,同比增长超过20%。
与此同时,天智航持续投入高研发费用,用于后续产品升级换代及新适应证产品的研发。2022年研发支出达到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84.19万元,同比增长11.7%。
另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年报披露日,天智航已完成再融资项目发行及新股登记工作,公司完成定增募资3.7亿元。
据天智航3月份发布的公告,公司此次定增发行价格最终定在了12.53元/股,高出发行底价12.28%,获得11家中外知名机构认购,财通基金、瑞银集团、摩根大通等均有参与。实际发行数量为2954.51万股,募资总额3.7亿元。
按照计划,此次天智航定增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智慧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其中,“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将结合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影像融合、生物力学等跨学科新技术,构建骨科手术机器人综合平台,从事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及配套产品的研发,完成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成果落地转化,最终形成年产200台的产能。
而投资机构踊跃参与天智航定向增发的背后,也体现出了市场对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应用前景的看好。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迎来重大机遇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骨科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针对骨科疾患,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传统骨科手术“徒手操作”的模式,不但受到临床经验丰富外科医生稀缺的限制,更伴随着诸多难以规避的风险。
由于骨科手术机器人可有效应用到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及骨科创伤手术中,并拥有进行复杂手术的能力、手术结果的高稳定性、操作精准、出血少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为8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00亿元,国盛证券研报认为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空间有望成长至数千亿级别。
在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8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欧美市场占比76.5%,中国仅占5.1%,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从增速上看,2015-2020年的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CAGR为22.6%,同期国内的CAGR为35.7%,远超全球市场增速,表明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另据Frost&Sullivan统计,预计2020-2025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CAGR有望达到44.3%,成长空间巨大。
天智航作为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先锋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商业化骨科机器人企业,其产品已形成梯队,并与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为首的国内临床骨科学术团队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有望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受益。
此外,在贴息贷款、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等政策下,手术机器人购置松绑,医院热情明显提高,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迎来重大机遇。
据灼识咨询、各相关公司年报及公开信息,国内关节手术机器人领域已有多款产品获得NMPA批准上市,虽然绝大多数存量市场份额仍为外资企业史赛克占据,但在新增装机数量口径下史赛克旗下产品销量有明显下降,与国产产品持平。
中国脊柱/创伤手术机器人行业内三巨头则为天智航、美敦力及捷迈邦美。截至2022年8月,三者旗下脊柱/创伤手术机器人装机量占据中国脊柱/创伤手术机器人总装机量约98%,其中天智航旗下产品总装机量约占87%,装机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