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秋狝——“满清第一巴图鲁”的网红打卡地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之中。有一场秋季围猎的戏份,这是九子夺嫡的关键,正是通过小弘历对爷爷康熙“大清第一巴图鲁”的精彩龙屁,让大病初愈的父亲胤禛得以翻盘。这段剧情虽然多有戏说的成分,但是,里面的这场打猎的设置却十分符合历史。
清代统治者的围猎因季节不同,可分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其中秋狝举办最多。故事中热河围猎其实指的是木兰秋狝,“木兰”,本系满语,《清通典》曰:“仲秋之后,虞人效鹿鸣以致鹿曰哨鹿,国语谓之木兰,因以名围场云。”可以说“木兰秋狝”是清朝年间皇室权贵秋季以猎鹿为名的围猎盛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驯鹿、养鹿、猎鹿的传统,最早的“皇家动物园”当属周文王的灵囿,占地方圆70里,园内“麀鹿”(母鹿)做伏。古人认为鹿浑身是宝。而《国语》有云:“春以蒐振旅,秋以狝治兵。”满清入关后,清初诸帝继续倡导骑射这一武力特技,常秋狝围猎,力图保持、发扬本民族尚武精神。
故而,秋狝围猎首先起到了一种训练、阅兵的作用。满清入关前的后金时代,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常常举行这类围猎活动,并奖赏表现出色的贝勒大臣(地点多在盛京围场)。顺治时期,清朝定鼎中原后,常在南苑或塞外举行围猎,训练八旗兵丁。康熙时期战事不断,开始正式确立木兰秋称制度。清史稿记载,“康熙初元,定车驾行围驻所置护军统领、营总各一人,率将校先往度地势,武备院设行营,建帐殿。综以黄木城,立旌门,覆以黄幕。其外为网城,宿卫屯置,不越其所。十年,罢木城,改黄慢。康熙二十年 (1681),幸塞外,猎南山。寻出山海关,次乌拉,皆御弓矢校猎。越二年六月,幸古北口外行围”。康熙时期每年都会出动骑兵一万二千骑,分三班前往木兰围场行围,每班四千人,分别在四月、十月、十二月前往,这种准备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演习。合围之后是射猎,皇帝进行首射后宜布围猎开始,皇子及满蒙王公们纷纷进行射猎。虎枪营、蒙古诸部射生手专射自围内逃出猎物。围猎结束后,皇帝返回行官,称散围,皇帝对表现突出者将给予恩赏。这就是木兰围猎的大概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军事训练功能。
其次,木兰围猎还有加强与蒙古联系,巩固满蒙同盟的作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十分重视与蒙古关系,满蒙联姻不断,这也是清朝入关前后方稳固的重要原因。清初,设立理藩院管理蒙古、青海、西藏等少数民族各部事务。魏源在《国朝绥服蒙古记》中提到,“本朝抚绥蒙古之典,以木兰秋狝为最盛”。自康熙皇帝以来,木兰秋狝是清代少数民族率部参加的一项盛大活动。乾隆时代行猎时,就有蒙古旧藩四十九旗及喀尔喀、青海诸部分班从围。康熙时期会见蒙古诸位王公还在北京,到了乾隆时期就完全变成了在热河。可以说木兰秋显这一活动,加深了清政府与蒙古各部族之间的关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交流,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皇帝打猎除了弓箭之外,还会使用枪械。和我们的大部分人印象不同,清朝实际上很重视火器,火器大量装备。但火器的发展是停止不前的。清代也有非常精巧的燧发枪,但是仅仅作为皇家游猎。而最终木兰秋狝这种带有军事性质的围猎的兴衰也是整个清王朝武备的兴衰的一个缩影。乾隆晚年,年事已高,不再进行木兰秋狝。后嘉庆皇帝继位后遇到了白莲教起义,耗帑银无数,方才镇压,清朝至此由盛转衰。直到嘉庆七年七月,形式方有好转,才举行了他在位期间的第一次秋狝。随着清朝进一步国力的下降,耗资巨大的木兰秋狝道光帝即位后于第四年宣布停止。讽刺的是,名义上的围猎活动在咸丰年间还进行了一次,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曾以“木兰秋狝”为名逃亡热河(今承德市)避暑山庄中,为木兰秋狝的结束写上了荒唐的句号,也预示着大清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