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减少840亿个芯片进口,金额却增长了,依然被割韭菜
截至2022年11月,中国已经减少840亿个芯片的进口数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少了23.6%,但是这一数据并没有使得中国的支出降低,反而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2个百分点,令人不禁感叹芯片的重要性和商业上的残酷。
芯片市场降温
众所周知,全球芯片市场长期以来都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特别是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对于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更是导致了芯片产能的紧张。然而,随着疫情逐渐恢复,芯片市场开始降温,部分品种的库存也在慢慢积压。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芯片进口量大幅度地降低,尤其是针对高端芯片。根据最新统计,中国今年前11个月的芯片进口额是490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2%。作为比较,去年同期中国的芯片进口额为4380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34.4%。尽管中国进口芯片的数量下降了,但其花费比去年却增加了约12个百分点。
关于中国芯片进口量的数据引起了媒体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减少了840亿个芯片的进口量,但是其金额却增长了,表明了国内芯片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由此,中国消费者、厂商等行业方面的议价能力也逐渐下降,这持续被视为全球高科技制造业领域中的“割韭菜”现象将在短期内难以扭转。
当前,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贸易纷争、未来的经济竞争已经显见出比以往更加残酷的一面。世界各国都开始纷纷重拾对外开放的态度,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智能制造整个产业链的存在变得无欲无求到极点。同时,中国芯片生产厂商在技术路线落后、过度依赖进口、缺乏人才储备等方面仍需迎头赶上,实现国产替代与价格优化、以质量为先的改善工作。这些问题的加剧导致了国内芯片生产厂商的较大开支,其不可避免地将会被转嫁到行业内部和消费者身上。
更进一步,由于芯片领域具有技术密集、产业链较为复杂等特征,导致难以实现快速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国家对芯片产业的高度重视,一些企业在项目申报方面存在短时只求上马的风险问题,也迫使了一些企业为了应对缺口问题,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出现了偷工减料、质量受损等情况,这也成为了中国芯片生产遭受挑战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是需注意的是,产业发展属于长期性和复杂性领域,寻求到达整个行业硕果累累的目标之前,高支出、低产出的状态在所难免。因此,需要开展鼓励创新活力的环境,鼓励品质优先理念的推广,并通过引入科学技术人员、孵化器等方式提高技术含量,以此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实现价值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芯片进口量的减少、芯片进口金额的增加将会对消费者、企业和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影响。而在当前形势下,如果中国芯片生产厂商想要实现打破西方垄断、升级改良的目标,就必须着力推行技术转型与创新,提高智能制造的竞争力;此外,在国家面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使命的背景下,全社会也需要展开积极探索,为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道路注入更多正能量,构建高质量的全球供应链,才能真正实现中国芯片并跟上全球潮流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