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造车是对的!这个问题不克服,‘华为造车’难成气候
这几天华为‘不造车’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任总和徐直军对造车较为保守,认为华为要专注帮车企造好车,而不是亲自下场造车。而余承东则表示:时代变了,日子将会变得更为艰难,留给时间检验。
作为国内科技公司的标杆,华为的战略方向不是我们普通消费者可以揣测的,但很多网友还是对余承东的观点更赞同,认为华为造车更有更好的发展未来。这些人给出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在余承东的带领下,华为消费业务腾飞,华为手机销量更是突破2亿台,并在2020年第二季度超越三星,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手机品牌。因此很多人相信余承东也能实力带领华为汽车业务腾飞,这是他们支持余承东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新能源汽车是新的‘风口’,就像当初的智能手机一样。如果没有抓住风口,那么华为很可能被时代淘汰。
第三,汽车市场是10万亿级别的大市场,现如今华为手机业务面临芯片困境,华为进军汽车市场能为华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这三点看起来很有道理,但细究起来就站不住脚。客观的讲,任老爷的‘帮助车企造好车’的观念才是华为未来发展的保障,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华为已经在智能手机赛道遭遇困境,拿不出更多的钱下场造车
在华为2022年年度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表示:华为2022年营收6423亿元,利润为356亿元。在营收略有增长的情况下华为2022年的利润下降幅度高达68.7%。
从这个数据可知,华为盈利能力越来越弱了。面对这种情况,有质量的活下去成为华为当下的战略目标。
而造车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并且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回本。参考特斯拉和蔚小理可知,特斯拉还是近2年才实现盈利,而蔚小理每年亏损超过百亿。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华为下场造车不符合‘有质量活下去’的理念。
二,华为的初心不改,一直以来就是做汽车厂商的供应商,为汽车提供优质方案,帮助车企造好车
早在10年前,华为内部成立了汽车业务部门。华为成立这个部门的初衷就是帮助车企造好车,为车企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华为的目标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博世这样的车企解决方案厂商或打造一个汽车生态联盟,以此达到帮助全球车企造好车的目标。可以说华为打造问界系列、阿维塔系列、HI模式都是以这个目标去奋斗。
如果让华为下场造车,试问车企还会采用华为的
解决方案吗?要知道汽车市场已经呈现万马奔腾的局面,除非华为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决心,否则华为很难在老牌车企和新势力车企的夹击中获得一席之地。
高通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高通自己做手机,那么小米、oppo、vivo、荣耀等厂商也不会如此热衷购买高通骁龙芯片了。基于此,我认为华为成为一家优秀的汽车解决方案厂商比亲自下场造车更为明智。
三,问界汽车销量一般,华为‘基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管用
2022年3月,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推出了问界系列汽车。经过8个月的售卖,问界系列汽车销量超过了7.6万台,打破了新势力汽车销量最快记录。
而在2023年的前几个月,问界系列汽车销量腰斩,从巅峰时期的1万多台跌落至现在的3000多台。
作为具有华为‘基因’的新能源汽车,问界汽车销量仅有3000多台,并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华为‘基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管用。
基于此,华为‘造车’要谨慎谨慎再谨慎,我认为非常有必要。
四,芯片问题不解决,华为‘造车’难成气候
当然了,上述三点原因只是华为不造车的‘内因’。只要华为愿意,这些‘内因’都可以马上解决。华为‘造车’面临的最大你问题就是‘缺少芯片’。
2019年的时候,华为遭受国外多轮制裁,其研发的麒麟芯片无人代工,采购的手机芯片只是4G版本。
3年过去了,华为的境况并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严峻。据悉,某些国家已经计划加大对华为制裁,限制华为获得4G芯片、WIFI6等产品、技术。
大家都知道汽车所需的芯片数量要远多于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数量更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面对芯片的短缺,华为造车比其他厂商要更为艰难。
说白了,如果华为不能克服芯片短缺的问题,那么华为‘造车’难成气候。
写在最后
虽然余承东曾带领华为手机获得非常亮眼的成绩,但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老爷子的眼光能看得更远,更能掌舵华为的战略方向。
相信在任老爷子的指引下,华为能够度度过当下危机,让华为再次屹立在全球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