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之功堪比袁隆平,水稻上山是千秋伟业!却被骂劳民伤财?
朱有勇:现代“水稻上山之父”
袁隆平被誉为中国的“水稻之父”,为中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如今,另一位名为“水稻上山之父”的人物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他便是朱有勇。
2022年10月,朱有勇宣布“水稻上山”计划在当地得到了很高的认可和推广。
仅他所在的村就推广了405亩,最高收获788公斤,总产达到了28万公斤。村民人均收获量超过了1000公斤,这是实实在在的成果。
然而,对于“水稻上山”,很多人并不理解其意义是什么,何为“水稻上山”,是种在山上,还是种水稻的一种方式?
如何种植?如何除草?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人对其的看法迥异,甚至不乏对其的诋毁声音。
实际上,“水稻上山”这个概念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试种了。当时央媒就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然而这件事情为什么会被网络上流传得变了味,仍然令人困惑。尽管这个计划带来的效益非常大,但是仍然有人质疑其是否符合农民的意愿。其实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对现代科技的不理解。
水稻上山的本质是指朱院士所引领的一种新型种植技术:水稻旱种
离开传统的水种水养。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其530多亩的平均亩产量超出了预期效果,不仅产量高,并且口感非常好。
对于那些想挖梯田的人来说,他们与水稻上山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你去广西龙胜或者云南云阳等地,你就会发现种植水稻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了。无论出于什么情况或者目的,这些地方在山上种植水稻并不会有任何问题,这是可以被证明的。
旱稻是古老的特色水稻,在生产队时期,我们队就在山上垦荒进行旱稻的撒播实验。
虽然产量不高,亩产量仅有两三百斤,且遇旱无收,但是这是基于我们靠天吃饭的状态,耕地有限,为了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梯田的改造无疑是必要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形和土壤类型都适合进行梯田的改造。当一些地方地形较好,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并且降雨量年平均超过了1000毫米,这些地方就适合进行水稻上山的实验。
无论如何,朱有勇“水稻上山”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然而,黄土高原这样雨水稀少的地方推行水稻上山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代价。事实上,在一些山多水少的地方,修建水田还是可以带来很多好处的,但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不经过考察,就决定效仿在山上修建水田呢?大家都知道,田地的土壤需要非常肥沃才能种出好的庄稼,而刚修好的田地则往往非常贫瘠,不适合种植。
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命脉”。
在当前形势下,全球粮食产量的急剧下降和价格飞涨,都是很多国家需要面临的问题,如此经济冲击和粮食短缺,都将成为国家最后的考验。如果这个“命脉”被他国掌控,那么我们就只能等待被摧毁的命运!
实际上,“水稻上山”并不是一项新的措施,在许多水源充足的南方地区都有,就是我们所说的梯田。
例如广西、云南、湖南、广东等地的山区,种水稻就是非常常见的。但是,为何现在推行退林还耕、水稻上山却引来了如此多的批评声呢?
退林还耕是辅助措施,是为了腾出土地来。而高标准农田则是为了降低未来的开发成本,便于规划。将零散的农田整合为一个大田,并做好基础建设,农民上山后,这些高标准农田就可以由资本集中运作,实行现代化农业生产。
这一措施可以让农业不再是低效的边缘产业,资本也会纷纷涌入,从而提升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地方政府也可以大幅增加土地财政收入。农民们能够在山上有地可耕种,山下也有工作,增加收入来源。
然而,有人质疑水稻上山的成本太高,不划算。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简单来说,现在让你去挖一口鱼塘或建一片水稻田,你会认为这划得来吗?但是,我们面对的这些先前开垦的水稻田、鱼塘和水库,却都是人力劳动一锄一斧一篼地慢慢打造出来的。
你认为水稻上山行不行?每亩的产量能达到661公斤吗?你是支持还是反对水稻上山?请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