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杂谈】诸葛亮“相父”称号献疑
文|阿朝
编辑|朝子亥
相信诸位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们都知道后主刘禅称呼诸葛亮为“相父”,这一桥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了。
但是到了今天,也有学者对于诸葛亮这个“相父”的称号产生了怀疑。
而这一桥段在历史上究竟是怎么样的,笔者在这里先阐述两方不同的观点之后,做一个自己的见解和分析,来提出对于诸葛亮“相父”称号的个人观点。
诸葛亮的这个“相父”之前的背景
要说诸葛亮的“相父”称号的来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刘备是如何占领益州的。
可能这时候就会有读者好奇了,为什么说要从这时候说起?
要说起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需要了解蜀汉的两个重要的士大夫联盟。
一个是来自荆州的,在刘备作为刘琦的藩属的时候纳入的各个士大夫和有才之士的士大夫合作阵营,而这个士大夫合作阵营就是荆州派。
另一个则是在益州本土通过刘焉的继承人刘璋带来的益州东部的士大夫阵营,在张松献图让刘备入主益州的时候,刘备继承刘璋重用的益州东部的士大夫阵营。
而这个士大夫阵营也被称之为东州派,而诸葛亮“相父”称号这个来源,和东州派可以说是密不可分。
而为何说诸葛亮的“相父”称号的来源和东州派密不可分呢?
这就要看我们的后主刘禅了,我们知道在长坂坡之战时期,刘备带着数万民众打算进入襄阳刘表阵营的城池。
而刘备带着这些民众的目的就是希望将这些民众武装起来变成民兵,但是刘备的计划被曹魏阵营得知后,曹魏阵营派出了虎豹骑追截阻挠刘备进入襄阳刘表阵营的城池。
而在这时我们的后主刘禅还在自己的生母甘夫人的怀中,因为曹军的围追堵截,甘夫人被迫自尽。
赵云作为当时的营地指挥官单枪匹马救出后主刘禅的故事,不仅仅在《三国演义》之中为人所津津乐道,也让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和赵云的关系可以说和亲兄弟一般。
而这时的后主刘禅失去了生母之后,在刘备入主益州之前一直都是在单亲家庭之中长大,直到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刘备迎娶了东州派的吴夫人作为士大夫联盟联姻之后,刘禅便拥有了养母吴夫人。
而后主刘禅的养母吴夫人则是东州派士大夫联盟的吴家的长女,在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那时候的刘禅正好十六岁左右。
而正是刘禅这个年龄段,让刘备不得不担心一件关乎蜀汉阵营未来的事情。
而这件事情就是如何让刘禅处理东州派和荆州派的关系,以及刘禅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养母,而在内心中倾向于东州派,导致出现像汉中之战一样的严重的士大夫联盟失衡的错误呢?
“相父”称呼的来源和刘备的良苦用心
此时刘备的心境可以说的确是忧心忡忡,要知道托孤这件事轻则影响士大夫联盟之间的制衡关系,重则影响整个阵营的未来发展。
孙权正是因为担心自己的继承人没有自己的优秀制衡能力,所以在晚年间不断地诛害权臣,不择手段。
而曹操也在继承人的斗争分出胜负之后,命令斩杀了曹植派的重臣,弘农杨氏的继承人杨修。
而此时的刘备已经无力干预,但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提出了作为荆州派士大夫联盟的代表人诸葛亮,不仅拥有更换皇帝的权利,更是要求刘禅以“相父”的名义称呼诸葛亮。
而这是为什么呢?
相信部分细心地读者发现了,东州派的吴夫人作为东州派的重要人物,担任着刘禅养母的角色。
而刘备为了平衡东州派和荆州派,特意指定了诸葛亮作为刘禅的“义父”,并且给予诸葛亮更换皇帝的权利。
这一点虽然表面上是给诸葛亮地位和权利,实际上体现了刘备在托孤时所展现的作为主公的智慧。
刘备正是希望通过这给予诸葛亮的权利和地位告诉刘禅,你是一个主公,你必须要做好主公的职责,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制衡士大夫联盟。
即便你的养母吴夫人对你再好,也要保持作为主公的冷静和明辨是非,否则你的主公的位置是坐不住的。
刘备的一个行为,虽然没有亲口告诉刘禅,但处处都在提醒刘禅作为一个阵营的主公的必须品质和职责。而刘备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在东汉末年造成东汉和三国乱世的阶段造成的原因了,而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外戚掌权。
汉献帝因为外戚董太后掌权导致了董卓有机会入主长安,才导致了各地士大夫的组织讨董联盟以及后来的军阀和士大夫阶层的混战。
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刘备的眼前,刘备自然清楚哪怕是外戚都能祸害自己的蜀汉阵营,更何况如果刘禅真的内心偏向东州派之后,发生的结果更是不堪设想。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诸葛亮的“相父”称号在蜀汉阵营的未来发展和刘禅作为蜀汉阵营的主公的制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
它意味着刘备在托孤的时候结合了蜀汉内部的士大夫阵营之间的利益和矛盾之后,通过关系来告知刘禅必须制衡好荆州派和东州派的关系。
让这两个士大夫联盟不断地为蜀汉提供资源和能量。而正是有了这层关系,在刘禅在位期间没出现过两个士大夫联盟之间的权利失衡,刘禅本人也没有被架空,被做掉。
这也体现了刘禅在处理两个士大夫联盟之间的关系的长处和所做出的的优势,如果说没有这层刘备赋予的诸葛亮的“相父”称号的话,很可能会出现荆州派士大夫联盟失去斗争的能力。
而另一边的东州派废掉刘禅,让李严来做蜀汉的新主公,让整个蜀汉阵营都归于东州派,而这正是刘备不想看到的情景。
“相父”这个称呼可能真的没有
说完诸葛亮的“相父”称号的来源和可能性之后,我们反过来看看为什么说诸葛亮的“相父”称号存在疑点呢?
而来自关于诸葛亮的“相父”称号的疑问,也是出自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史料。
而其中的一大疑点就是在这个时期,并没有“相父”这样的称呼。
这时可能就有读者好奇了,那为什么比三国还要早的秦朝末年,项羽能够称呼范增为“亚父”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汉武帝时期的立法的变革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君臣之间互为父子的关系并不少见,而这些也铸就了很多的君臣之间的佳话。
但是直到汉武帝时期,这些立法便开始有所改变了,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儒家思想讲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礼法。
这时的君臣关系就算是再亲近,也不能逾越这样的礼法关系。
诸葛亮对于蜀汉阵营的贡献再大,在荆州派士大夫联盟之间的信誉有多高,他在礼法上依旧是比刘禅这个主公低一等。
而刘禅如果称他为“相父”,先不说诸葛亮本人受不受得住如此大礼,这样的破坏礼法的行为在士大夫眼中是不道德的。
要知道袁术就是因为不合礼法才导致的他被群起而攻之,更何况对于刘禅这个需要在内部制衡荆州派士大夫联盟和东州派士大夫联盟。
在外部进攻益州北部,夺取凉州,还要抵御来自东吴的威胁的主公来讲,对内不仅会因为不合礼法导致士大夫联盟之间的能量失衡,对外更是可以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被其他阵营所谴责。
而这样的称呼首先就是不合礼法的。
其次,在三国时期也并没有“相父”的称谓,而相关的称谓也可以说和刘禅的情况毫无关联。
例如董卓希望通过自己的权势让汉献帝尊自己为“尚父”,效仿当年的姜子牙的称呼,但是在汉朝大儒蔡邑的建议之中蔡邑提出“当年的姜子牙是平定社稷,安稳天下,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才能获得如此的殊荣。
而董卓想要获得这样的殊荣,还需要达到姜子牙做的那么多事情,平定天下才能被称之为尚父”。而就算是权倾朝野的董卓,也在这方面不但不敢违背大儒蔡邑的意见。
而相关的真正是君臣之间为父的称呼唯一一次的出现也是在董卓时期,还被大儒蔡邑所阻止了下来。
而其他的称呼虽然近乎于“相父”,但其中的含义却大相径庭。
主要的例子就是在当时又有“相公”“相王”的称谓,如王粲有诗云:
“相公征关右,赫怒振天威。”(《三国志·武帝纪》注)曹操时为丞相,又称魏公,故曰“相公”。
《汉晋春秋》载司空荀顗云:“相王尊重,何侯与一朝之臣皆已尽敬,今日便当相率而拜,无所疑也。”(《三国志·陈留王奂传》注)其中“相王”指爵位为晋王的相国司马昭。
无论“相公”还是“相王”,均只是在丞相或相国的官职名号后加爵位而已,与“相父”称臣为父的内涵显然是有区别的。
历史上的刘禅真的没提过“相父”二字
在历史上,刘禅给诸葛亮下的诏书里都是称呼诸葛亮为“君”。
或者是称呼为“诸葛丞相”,在诏书之中并未出现“相父”有关的任何记载。
而刘备虽然在遗诏里提出了要让刘禅尊重诸葛亮要像尊重父亲一样,但并未让刘禅直接尊称诸葛亮为“相父”。
并且刘禅上位之后是否尊称这件事上,也是由刘禅自己来决定。
从历史资料之中,我们能看到虽然刘禅尊重诸葛亮像父亲一样,但是并没有任何关于“相父”二字的记载。
其次在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之中,也并未有任何关于“相父”的记载。
要知道虽然陈寿撰写史书是极其压缩文字,在大部分都省略的情况之下,能够在三国时期被主公尊称为父的荣誉也是必须记录的。
加上陈寿个人也欣赏诸葛亮,而关于诸葛亮相父的记载,如果陈寿能够查证这件事的话,陈寿一定会录入有关当时的蜀汉阵营主公刘禅尊称诸葛亮为“相父”的有关记载。
而如果在三国时期的陈寿都无法证实“相父”这个称呼是否真实的话,那么恐怕诸葛亮的“相父”称号可能在历史上真的并不存在了。
最后笔者作为三国历史的爱好者,对于诸葛亮的“相父”称号做一个个人的分析。
而笔者认为虽然诸葛亮的“相父”称号大概率在历史上并不是真的,而是来自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为了塑造人物关系,表现一个蜀汉之间君臣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塑造诸葛亮的一个智慧强大的形象所提出的一个称号。
但是刘禅对诸葛亮视若如父,将诸葛亮当做自己的父亲来看,并且通过诸葛亮父亲的形象来制衡东州派吴夫人的养母形象这件事无疑是真实的。
而这也体现了刘备在托孤的时候体现的作为一名主公的制衡的智慧,虽然诸葛亮的“相父”称号不是真的,但是诸葛亮的“相父”称号背后的意义和刘备背后的良苦用心,可以说如果这不是真的,那么笔者就是假的了。
而关于诸葛亮的“相父”称号所存在的争议,也正是体现了研究历史的一大乐趣之一。
而历史的乐趣之一正是将这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利益关系和各个士大夫之间的利益关系冲突从史料之中抽丝剥茧得以洞察。
而这也是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孜孜不倦的追寻历史事件背后真相的过程和乐趣之一,就像表面上只是在争论诸葛亮的“相父”称号是否合理,实际上这个讨论的问题背后牵扯了诸多相关的历史事件。
像士大夫联盟之间的利益斗争,作为三国阵营主公的制衡之术,三国时期的礼法等等,而从这些历史之中寻找真相,则正是研究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三国志[M]. (晋)陈寿撰;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98[2] 元史纪事本末[M]. (明)陈邦瞻 撰.中华书局.1979[3] 史记[M]. (汉)司马迁 著;(南朝宋)斐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中华书局.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