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文|阿朝

编辑|朝子亥

韩愈,论当时古代文人的文学排位,可谓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自然是有其在文学上的厉害之处,大多数人会认为韩愈是唐朝人,肯定是作诗方面的强手才能在唐宋八大家中位居第一。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但其实正巧相反,韩愈不擅于写诗更长于写文,尤其是抒情言志的散文有着显著的笔力,并且唐宋八大家正是以文人的散文写作的能力强者的荣称,是在当时最有盛名的八大散文家的统称,除了以韩愈为首还有柳宗元、曾恭、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父子三人。

如果唐宋八大家是指作诗能力出众的文人,这其中肯定得有代表盛唐荣耀的李白和用一生体会唐朝兴衰变化的历史的记录者大师的杜甫。

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唐宋八大家绝不是这一领域的评价,也正说明了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要从他最为盛名的散文中窥见其文采超人之处,他之所以可以被众人尊为之首,并且在后期的历史仍可以处于这个高位自然是有他过人之处。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要探寻韩愈在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就得从他写的散文中一探究竟了。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散文看似在写生活事件,实际上是通过事件来表明自己的思想与自己所想倡导的风尚,而韩愈的文章最为大胆,他知道自己的思想的独到之处,也敢于向世人发出自己的声音。

即使他所说的话会引来很多不好的言论,会触碰到当时奢靡腐乱的官僚子弟,当一个人直接揭露人性中堕落的懒性,一群人的盲目与自大,自然会受到各方势力的打压。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但是也多靠了韩愈那些醍醐灌顶的言语,才能在当时提醒了很多深陷其中的还拥有理智的人们,并且不断的改变社会的风尚。

而这些都少不了来自韩愈的散文中的文字的力量,改变世界的力量,也正是因此韩愈能在文学史中拥有独占一席之地的本事,其思想的广度与深远是少不了的。

就让我们来从他著名的一篇篇散文中看见韩愈对于改善社会风貌的良苦用心。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对于老师的定义与求学的诚心。

在这篇散文中,我们从标题便可知晓整篇主要讲述的对象是老师,那与老师相匹配的对象便是学生,而从古至今,师生的关系是一直都有在发展的。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因为当一位学者拥有了自己的智慧,再拥有一种立志于助力世界的思想,便会自动将自己的智慧向更多的求学者传递,那对于好学的求学者来说,便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的追求,对于知识的渴求。

这其中是一个愿意将知识向外传播和一个愿意将知识向内吸收的相互需求的关系,而这也正是韩愈心中最为理想的说教的形式。

但是到了唐朝后期,面对国家的富强与资源的丰富,上层子弟越来越富足的生活,便逐渐沉沦于奢靡的烟花酒月之中,对于求学的态度急剧下降,甚至于陷入自己的狂妄自大中。

既不谦虚向他人请教又不愿意自己专研学问,可以说是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中,青年学子不以向他人求学为追求,反而以向他人求学为耻。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这种错误的风气自然是在韩愈的眼中容不下的,于是在看见了这种将会走向昏暗未来的风向,韩愈立即写下了呼吁从师求学为核心的批驳性质的散文《师说》。

文章以三部分将韩愈对于求学从师这一观点进行详细的说明,先是开门见山直接说明老师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说明老师这一身份不管从古至今都将是一直存在的。

于是韩愈便说老师这一形象为何存在,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什么地方,成为老师的标椎又是什么,老师的作用又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需要老师这个身份在生命中。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最后则是利用举例这一最为实际的最为有效的说明手段,借用一个乐于求学的人来说明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是次要的。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韩愈所想助推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年纪尚小就已经对于学问非常有渴求的学子的形象,向世人展现一个值得被赞扬的人物形象,从而是使得看了这篇文章的学子可以幡然醒悟,回到知识的寻求中,对于拜师求学不再是一种令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而是一种值得赞扬的行为。

在对于求学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对于老师的寻求,尤其是如何寻求到一位良师最为可贵。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这其中便包含了韩愈对何为老师的认识,其实老师这一身份应该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因为我们可以向我们年纪大的人需求经验上的知识,也可以向我们年纪小的人需求不一样的知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也都会拥有独特的长处。

对于从师,韩愈最为担心的便是,我们困在固有的思想中,认为只有比自己年长的人才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却不敢甚至于看不上比自己年纪小的有才之人作为老师。

即是一种个人对于自己知识的自大,也是一种不敢向他人求学的自卑,不敢弯下腰求学的人是看不到独有于知识的广阔与内心的谦卑。

韩愈不只是对于求学者作出了要求,对于身为老师的人更是提出了我们现在仍在追求的教育的规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这也是继承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要根据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个人发展方向的判断,发现个人的长处并且可以在之后的求学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得这个人拥有独特的魅力,这也体现了每个人的多样性,社会的包容性,当这个社会拥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时,整个社会才能发展得更好,各个方面都可以有人才进行指引。

韩愈对于世人的良苦用心,对于有才之人的赏识,自有其广博的精神世界。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韩愈对于从师的人的选择更加多元,这是为了打破原有的对于阶级的尊卑的固定想法,而对于人才发展的多元化,正是为了丰富整个世界的发展,促进各个阶级之间的发展。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韩愈全篇不长,但其内涵却暗藏了很多他所想向世人述说的话,对于求学的渴望的丧失而感到惋惜并激励当时的年轻学子重新重视对于知识的获取。

因为韩愈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作为动力源泉,所以他看不下去被弥乱自甘堕落的学子继续沉沦下去。

他必须发出能够惊动世人的言语,能够真正的打动未来一代的学子的真诚的话语,敢于揭露社会中不好的一面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敢于对抗世界的斗争精神,并且还得拥有足够强大的心脏,不顾世俗的批驳独抒己见。

其实从这篇文章中便可洞悉韩愈这个人的品行,他对于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发展都极其上心。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既有因为他身处的地位,更有他自身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影响,任天下为己任,在为父母官时则是对于百姓的生活拥有实际的观察,对于不负责的官员会进行强烈的抨击,为此韩愈也遭受了很多次的贬官的经历,但是为国为民的理想依旧在韩愈的心中。

韩愈在当时文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很多的努力,对于古代传统的文章类型进行继承的宣扬,反对当时盛行的固定形式的文章,认为其之注重形式却失去了文章应该拥有的魅力,失去了令人动容的内容和动人的情感的抒发。

韩愈不仅传承旧的精华的文学,还敢于进行创造,突破俗套的约束,对于现实的弊漏也勇于指出,如果不是生在一个以开放的心态为亮点的朝代,韩愈的种种英勇的言语大都得来个杀生的遭遇。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韩愈在文学的领域不仅仅是个人的发展,还有对于后人的提携,对于有才之人的赏识,韩愈也是独具慧眼的,不仅有比他大的张籍,还有传世的趣事与贾岛的诗句创造的推敲,也被后人传为一段佳话。

在当时韩愈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大学士,而这些还没被任用的文人可谓是无名之士,可能也不被太多人赏识。

但是在当时韩愈却为他们写好了很多对于他们才情的赞美,对于有才之人的赏识并且为他们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促使了他们渐渐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中,也能金榜题名,进入仕途。

被韩愈照顾过的诗人都会对他产生深深的尊敬与感激,我们现在也会感谢韩愈对于人才的赏识,才会让那些诗人有机会创造出传世的佳作,才会让现在的我们也可以看见更多美好的诗句,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历史杂谈】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

韩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韩愈的治学名言,也是韩愈本人对于自己的标榜,这也将是继续影响现在乃至未来的来自内心强大的精神力量。

所以韩愈对于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不只是在于他的文学成就,还有他的思想的高度和做人的品行。

参考资料:

《史记》司马迁《师说》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