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文/兰妈谈育儿

昨天下午,邻居虎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越长大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就越冷漠了呢?”

我知道,邻居这是又跟自己的儿子闹得不愉快了

儿子小虎是一个初中寄宿生,每次跟家里通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花了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有一次,因为看上一款上千元运动鞋没有被满足,母子二人又上演了一段激烈的拌嘴争执

妈妈认为,一双鞋而已,何必要买那么贵、何必跟同学攀比呢

小虎却认为,妈妈不给买鞋就是变了心,也不再爱他了

就这样,一个不允许、一个又不理解,让一个月才回家几天的团聚时光变成了一场亲子灾难

可见,教育好一个孩子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就踩进了误区

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这些教育误区就很容易让亲子关系变得日渐糟糕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01

孩子哭了时:不准哭

自从有了二胎之后,朋友叶子最见不得孩子哭了

二宝妹妹又是属于传说中的玻璃心性格,平时一丁点小事不如意就开始委屈大哭

时间一长,朋友的脾气是越来越急躁了

有好几次,孩子一哭她满脸严肃地命令着说:

“不准哭,再哭我就不理你了”

“现在把你的眼泪收起来,给我笑一个”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在妈妈强硬的“命令”下,女孩慢慢挤出一个委屈中的假笑

很多人都说,孩子一哭就想办法制止哭声

其实,父母的养育任务并不是让孩子的每一天都远离眼泪

真正聪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从来都是让他们在独立面对中慢慢去赶走不舒服的感觉

因为孩子的每一份情绪都应该被允许、被回应,而真正独立的孩子也从来不会压抑情绪,而是勇敢地把它们表达出来,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到想要的效果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02

当你忙着时:别烦我

孩子一哭、就让他们止住哭声,这是让孩子委屈翻倍的教育误区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

其实他们的成长并没有太多要求,只是希望亲爱的父母可以多看看他们、陪陪他们

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他们是以父母为中心,每天生活的圈子也因为对父母的依赖而缠着不放

如果孩子总喜欢缠着你,请不要随便敷衍或者觉得孩子太烦

因为,孩子缠着你的那些日子也不过是那么几年,等他们长大后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就会慢慢远离以父母为中心的缩小生活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而孩子喜欢缠着父母无非是那么几个原因;

•没有安全感

•太孤独、寂寞了

•希望被重视理解

孩子不是因为无理取闹而缠着家长,也不是爱哭就是不勇敢、没有出息了,每一份无理和哭闹的背后都是被需求的信息传达

你不试着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又如何得知他们真正的用意呢

所以,爱孩子就从耐心了解开始吧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03

孩子调皮时:要挨揍

俗话说,孩子调皮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我妈已经三天没打我了”,从这句话就能感受到教育调皮孩子的那种无奈

其实,家长最怕遇上不服管教的孩子,教育也最怕遇上“硬碰硬”的针锋相对

有这么一个男孩

因为和同学在外边玩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早上妈妈看到日上三竿还在熟睡的儿子,整个人气得浑身发抖

只见,妈妈上手就把孩子身上的被子给扔到地下,然后狠狠地甩过去两剂巴掌,儿子被打懵了,也被打得离家出走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在男孩看来,妈妈的做法实在是太极端了,自己都已经长大了,为什么还是说打就被打呢

自尊心极强的男孩这次说什么也不再屈服了,离家出走之后,哪怕流露街头也不想再回到那个让他压抑的家

可见,教育孩子的时候是绝对不能“硬碰硬”的

你认为孩子调皮就得威胁、或揍上一顿,实际孩子最不服的就是以强压弱

你想控制、甚至命令孩子,那么就要随时做好被孩子立下马威的准备

如果不想家庭变得鸡犬不宁,那么就要及时走出孩子调皮就要挨揍的这种误区,如果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沟通,你会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04

不想分享时:真小气

孩子不想分享就是小气、抠门吗?当然不是的

越是年龄小的孩子,他们身上的物品权越是强,对自己的东西也看护得比较紧

侄女梦梦小时候的物品权就特别强,谁动了她的玩具就委屈大哭,妈妈抱了谁家的小孩也能生气好几天

看到这样自私霸道的梦梦,大家都觉得:如此性格长大后肯定会被孤立、疏远,甚至连一个朋友都交不到

可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特别是有了小伙伴、好朋友的时候,梦梦还是表现得比较大方的,好吃的、好玩的都会一起分享,共同去感受快乐

实际上,孩子不想分享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某种角度上来说,甚至我们还希望孩子有这种自我物品权的意识

正所谓,保护自己要从身边的权力开始,如果孩子遇上什么事都一贯顺从,长大后也是很容易在多方面吃亏

想让孩子在分享中感受快乐、增强社交能力,这是好事

但家长别忘了,孩子先有自我保护、才后有快乐分享

不管任何时候,孩子不想分享时都不要强硬地逼迫他们,试着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点,去帮孩子找到分享的快乐

让孩子健康交友、健康分享,这才是为父母最深的期盼呀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05

孩子胆小时:没出息

有人说,性格这东西是与生俱来

其实呀内向性格也好,外向性格也罢,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不要逼那个内向的孩子成为外向的性格,这也是每一位家长最基本的尊重方式

前段时间,被一条顶置的评论吸引到了

一个网友说:“性格内向的孩子到底该怎么教育”,这个话题算是比较受大家关注了

孩子性格内向,可能是性格、也可能是后天生存环境造成的心理影响

可站在教育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出自于哪一种原因,想要让内向的孩子走出属于自己那精彩的小小世界,那么就需要做到充足的接受、和理解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请记得,哪怕孩子表现的再怎么胆小、身上的问题再怎么诸多,我们都要同样去爱

特别是胆小性格的孩子,平时一定要经常对他们说一些能活跃气氛、感受安全感的话

比如:

“别怕,爸爸妈妈会一直陪在你身后,有什么问题大胆说出来吧”

“你是一个很独特的孩子,相信你的勇敢和积极一定会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如果已经决定了,那就按照自己想法大胆去做吧,哪怕会失败也是一种成长的体验”

“加油,明天一定会更好,而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也永远不会变”

……

让孩子在足够多的安全感、和被爱下成长,每一份力量最终都会成为一份难题化解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06

孩子话多时:闭嘴吧

同事李姐,最近就跟我吐槽说“家里5岁儿子实在是话太多了”

原来,李姐的儿子每天早上睡醒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启机关枪状态,嘴巴不停地说个不停

如果没有及时回应、或者认真回应,还会被一遍又一遍地质问:

“妈妈,你为什么只会说「嗯」这个字?”

“妈妈,你今天会去接我吗”

“妈妈,我们今天晚上吃什么饭”

“你们现在是不是觉得我烦了,也不喜欢我了”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就这样,在不停的质问、和确认下,李姐每天早上都会拨出至少十几分钟来应对儿子的话多,有那么好几次,还因为耽误久了而上班迟到

其实,当孩子话比较多、或者总是喜欢提一些问题时,孩子的内心可能就已经出现了“被抛弃”感,为了能多获得一些关注,他们才会用话多的方式来吸引眼球

所以,认真回应孩子的每一句话、每一份需求,这不仅仅是尊重,还是帮他们获得安全感的必经之路

爱孩子也要从允许讲话开始,只有孩子畅所欲言,我们才能对他们了解得足够多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07

情绪躁动时:都是你

记得之前看过这样一段真实例子

一家四口人出去旅行,走到一半时发现小宝的奶瓶没有装

爸爸知道后对妈妈大骂:“你一天天还能做些什么”

妈妈反过来又骂身边的大女儿:“你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记得提醒我给妹妹装奶瓶,以后还能指望你什么”

就那样,糟糕的情绪躁动都指向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身上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孩子也好、两个孩子也罢,父母对孩子说发脾气就发脾气的情绪躁动,堪比把孩子打一顿的伤害性还要强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所以,教育孩子最难过的一关,从来都不是孩子身上的问题繁多,而是家长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住

好情绪是一个家庭的风水,一个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家长才能教育出平稳的孩子

如果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就要学会在负面情绪出现时及时按下“暂停键”

比如,心情不好时到卫生间去洗把脸清醒一下,做些家务活发泄一下

又或者,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瞧,你怎么又生气了?这样的样子好可怕呀,一定会吓到孩子的”

坏情绪是具有伤害性、传染性的,当你的坏情绪转移到其他地方、而不是孩子的身上时,这才是一段家庭教育最该有的情绪管控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08

孩子错题时:你真笨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从来都不是成绩第一才能出人头地

想要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你首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灵

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多多,即便是学富五车、成绩优异,他们的内心也是孤独灰暗的

尤其是随着后期的年龄逐渐增长,这种孤独灰暗会慢慢侵蚀孩子的内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越长大、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

其实,形成这种结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而是长期渗透在时间里的心灵感应

孩子小时候天天缠在你身边撒娇、话痨,那是因为孩子的世界是缩小版的,缩小到眼里只有爸爸妈妈,甚至都容不下其他人

等到孩子慢慢长大,朋友圈扩大、有了更多自己的小小世界后,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和话题感自然会越来越少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所以,好的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基础

特别是孩子上学以后,很多家长容易陷入“成绩大于一切”的误区,孩子没考出好成绩就骂让他们太笨、没有出息,这样的严管严教只会给孩子的心灵抹上一层伤害

当家长把成绩看得太过重要时,孩子会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我让他们失望了……”

而在这样极为负面的心理状态下,孩子又如何健康成长、认真学习

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充足的被爱环境下健康成长,不管是学龄前、还是学龄后,我们都要记住一个重要的标准:孩子的成长不是只有成绩好

当孩子做错题或者没有考出好成绩时,请记得,孩子的内心也不好受,他们甚至还会陷入极度自卑、内疚的局面

在这个关键时刻孩子也最需要得到安慰,告诉孩子:“你可以的,相信有了这次经验,下一次一定会有所进步”

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打气筒,在孩子泄气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饱满的精神状态也必定会迎来饱满的人生轨道

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8个误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自然会跟你亲

那么,关于教育孩子容易触碰的一些误区,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