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制度能发展成为西方议会吗?1368年4月25日明军攻取洛阳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明朝内阁制度能发展成为西方议会吗?1368年4月25日:中国明朝军队攻取由元朝政府占据的洛阳。
可以说明朝内阁制度是很先进的,今天一些独裁国家制度甚至还不如明朝。
但是,明朝内阁制度同西方议会制度,存在本质的不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展到后者。
原因很简单,内阁制度充其量只能算是,独裁统治下的献策和议政机构,真正的决策权在皇帝手上。
如果皇帝不批准内阁决定,内阁大学士们的建议,就连屁都不算。
这是因为明朝是封建王朝,立国之本是君主独裁制度。
我们再说的详细一些,大家慢慢的听。
明朝的政治结构比较简单,针对元朝的冗余机构进行了改革。
明代之前,历代王朝多设置丞相这个角色或者类似的机构,作为百官之首代理皇帝管理朝政。
明代初期的朱元璋时代,开始也是使用类似的制度,设置中书省这个最高行政单位,左右丞相为中书省长官,统辖具体处理政务的六部。这个六部类似于今天的各部委,从古至今都差不多。
不过,朱元璋没有多久就废除了中书省,取消了丞相职务。因为老朱总结前朝经验,认为这种政治结构很容易出现篡位的权臣。
从此以后,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接受皇帝领导。而六部是具体办事的部门,任何一个六部的部长显然是没有能力篡权的。
只是皇帝一人来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贾家荣国府不过100多口人,每天就有大事几十件,将管家的王熙凤累到流产。现在是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决定国家存亡的大事每天就有上百起,很多还是加急特急,必须立即处理不能耽搁的。
皇帝就算昼夜不休息,天天忙于处理,也是搞不定的。
以清朝雍正皇帝为例,雍正一生一共批阅了共有四万余件奏折,其中批阅的满文奏折6600余件,汉文奏折35000余件。雍正皇帝一共在位12年零八个月,这样算起来雍正每天至少批阅10件奏折。要知道,雍正可不是每天只批奏折,还要长时间上朝讨论大小事务以及外出参加各种活动。
这样一来,雍正每天睡觉仅仅4个小时,活活累死了。
朱元璋同样承受不住,建立了内阁,协助处理政务。他的儿子朱棣,完善了内阁制度,一直沿用到明朝灭亡。明代内阁并没有实权,内阁大学士们只有建议权,类似于顾问团队。
内阁负责对国家重大政务进行分类,将小事按照日常处理的办法直接处理,下发到六部执行。比较大的事情,内阁就不能独自处理,必须在奏折上写出处理意见,然后上报给皇帝进行处理。
内阁的官员是大学士,数量并没有统一规定,一般为6人以上。能够成为内阁大学士的文官,基本都是能力超群、才高八斗、众望所归的人物,属于官僚集团的精英。
大学士并非终身,会不断地更换,不断加入新的政治精英。
最重要的是,皇帝在大部分时候并不会处理所有的奏折,而是将大部分奏折直接按照内阁的建议处理,甚至看都不看(交给秉笔太监看一下即可)。即便皇帝亲自处理的重要奏折,往往也是按照内阁提出的处理建议执行。
那么,内阁制度就有两大好处,第一,皇帝掌握最后决策权,不会让大权旁落;第二,这是一种精英治国模式,实际上国家是有这几个政治精英在管理。
要知道,封建独裁国家,尤其是高度中央集权制国家最大问题,就是皇帝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一切。如果遇到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国家就完蛋了。明朝的内阁制度,保证了政务的处理总体是高效和专业的。甚至即便皇帝根本不处理政务,内阁也可以维持国家的运行。
可以这么说,明代的内阁制度是独裁封建制度的顶峰了。
但是,内阁制度同西方的议会制度,是完全不同的。
根本的差别,在于权力究竟在谁的手中。
以英国为例,本来也是国王一个人说了算,贵族只能服从命令。
贵族却不死心,不断积蓄力量,煽动民众反叛,一次次击败国王,最终搞出来一个议会制度。
1689年英国议会的《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的根本权力。
《权利法案》规定:
议会制度的本质只有一点,从皇上手中夺权。
我们看看其中几个条款: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说来说去,议会最大的特点不是议政和献策,而是具有决定权,可以决定征税、颁布法律等国家基本的政策,维护资产阶级而不是国王的利益。
国王的命令如果没有议会批准,是无法生效的。
西方闹了这么多年,搞来搞去主要就是为了一个议会制度。
议会是选举出来的,议员主要代表这个国家大部分实力派和民众的利益,而不是某个很小的团体利益。
如果议员不能保护民众和实力派的利益,他就当不了这个议员。
换句话说,议员是代表本国大部分老百姓的利益,议会才是国家老大。
而英国的内阁和首相才是同类似于明朝内阁的东西,但他们不是对英国女王负责,而是对议会负责。这是最大的差别。
明朝的内阁制度充其量只是皇上的一套行政班子,仅此而已。显然,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即便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最终有了类似于英法这种强大的资产阶级,也仍然需要通过战争等手段首先推翻皇帝,随后才可能建立议会制度,接着建立对议会负责的内阁。
再说通俗点,这两个内阁功能相同,但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