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句劝:7种你认为的“病”,其实只是人老了!别再花钱过度治
今年76岁的李大爷,平时身体一直不错,但最近他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如前几年,一走路就出现心慌、气喘,身上还有股难闻的味道。
李大爷心里不太舒服,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于是就去医院检查,检查完,血压、心脏都挺好,只是有点心肌供血不足。于是医生告诉他,不是什么大问题,平常生活注意一点就行了。
李大爷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直说不行,告诉医生,他一定要住院,并且跟医生说:“你看我没走几步路就喘,身上还有味道,我肯定是有病,你得给我治啊!”
医生听完就忙摇头说道:“大爷,你这都是因为年纪大了造成的,这几种病根本就不用过度治疗呀!”
李大爷听完,心里还是疑惑,身体出了问题,怎么还不用治呢?
一、这七种老年病,无需过度治疗,你都了解吗?
第一种不需要过度治疗的老年病是老年斑。
老年斑又称老年疣、脂溢性角化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皮肤肿瘤。老年斑是机体衰老的特征之一,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常出现在身体暴露部位,如头面部、背部等部位。
老年斑大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在50.6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7.6岁。
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紫外线照射导致生成过量黑色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的功能会有所下降,导致皮肤的新陈代谢变慢,使黑色素无法完全排出,在皮肤的表面出现沉积,表现为数目和大小不等的淡褐色或褐色斑片。
不久后,斑片表面稍增生,粗糙呈乳头样,随年龄增大皮疹增多,有时皮疹可隆起呈半球形,表面有颗粒且凹凸不平,但脂溢性角化症的颜色是均匀的。
老年斑是一种良性疾病,很少发生癌变。另外它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变化,如果对于健康没有影响,可以顺其自然,无须治疗。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渴望和追求日益强烈。老年斑多长在面部或其他暴露部位,影响美观。如果十分介意,可以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激光治疗。
第二种不需要过度治疗的老年病是老花眼。
老花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医学上,我们叫它为视敏度功能衰退症。它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一般出现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
我们人在年轻的时候,眼睛晶状体有良好的弹性,可以随着眼睛看到物体的位置调整焦距,使物体可以清晰成像。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后,晶状体和眼周肌肉调节能力都会有所下降,变焦能力也会跟着变低,老花眼也就出现了。
老花眼典型症状就是视近困难,针线、书报要拿在远处才能看清楚,所以得老花眼的人都会后仰着看书报或穿针线。而且也不能看太长时间,看书报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串行、重影等,进而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感。
另外一个主要症状就是调节反应迟钝,当正在看远处物体时突然看近处细小物体时会出现暂时性的模糊,正在看近处时突然看远处也一样。
老花眼是一正常的生理退变现象,只要佩戴老花眼镜就可以。一般老花眼的度数和年纪密切相关,大体上一个年龄段适合一个度数的眼睛。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也不能随便在路边买老花眼镜,还是需要到医院检查,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如果眼镜度数不合适,看东西时间久了,也会出现恶心、头晕等现象。
第三种不需要过度治疗的老年病是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一骨头的代谢性骨病,它的发生主要与骨量的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和骨骼脆性增加有关。
在起病初期,骨质疏松症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所以容易被忽视,因此又称为“安静的流行病”或者“寂静的疾病”。
老年性骨质疏松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老年朋友的性激素水平下降,激发了破骨细胞活性并且抑制了成骨活性,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从而引起骨质流失,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功能逐渐出现衰退,同时机体吸收营养的能力大幅下降,造成了维生素D的缺乏。而维生素D的存在,对于我们机体维持骨骼健康和钙吸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补充维生素D即可。如饮食中,可以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各种海鱼等。
在摄入这些食物的同时,可以增加新鲜的瓜果蔬菜的摄入,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钙物质的吸收。
并且要选择科学的烹饪方法,在食用相关食物的时候,如果烹调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食物营养成分的流失,进而影响食物补充钙质的效果。
例如,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容易影响钙的吸收。但如果将这些蔬菜在沸水中焯烫一下,将水过滤之后再烹调,可以减少大部分草酸,以此来保证钙质的吸收。
第四种不需要过度治疗的老年病是便秘。
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代谢功能会有有所下降,肠道蠕动变慢,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排出受到阻碍。
并且有些老人肛门周围肌肉紧张收缩,很难产生便意,使粪便长时间留在肠道内,引起便秘。
所以说,老人便秘大多数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调整好身体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得到缓解。
比如在早上起来后,空腹喝温开水或者温蜂蜜水,然后不管有没有想去厕所的感觉,都去厕所尝试排便,以养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并且老人更不应压制想要排便的想法,一有便意就应该去排便
此外排便姿势以蹲位较佳,因为下蹲时,肛管和直肠的角度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还会加大腹腔的压力,促使大便排出,这也是为什么有朋友觉得,在马桶排便不如在蹲厕顺畅的原因。
第五种不需要过度治疗的老年病是老人味。
随着年龄的增加,从40岁左右开始,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体味,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老人味。那有朋友可能会想问,老人味到底是什么?
老人味其实是一种叫做壬烯酸的物质发出的气味,它是过氧化脂分解出来的产物。研究发现,通过测定过氧化脂质,就能推测活性氧的发生量。
因为过氧化脂质和活性氧密切相关。不新鲜的油也能产生壬烯酸。而老年朋友身体发出的味道,也是类似于氧化的变质油气味。
此外,不讲卫生,皮肤上常留有细菌。在这些细菌的作用下,这种气味就更加难闻。由于皮肤上留有的细菌种类各异,而每个人身上的细菌种类有些许不同,所以,老人味也会因人不同而有微妙的差异。
另外,老人味的强弱也并不是不变的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这些也会反映在体味上。也就是说,身体状况的好坏,会影响到体味。
也就是说,老人味的出现,主要还是与年龄有关,因此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只需要在生活中保持身体的洁净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在洗澡时,要注意水温和天气的变化,以免出现感冒,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第六种不需要过度治疗的老年病是老年性耳聋。
我们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种器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蜕变,在感官上,以听力下降和视物模糊的表现最为突出。老化的程度因人而异。
因此老年性耳聋没有统一的年龄界线,出现老年性耳聋的年龄和疾病的进展速度,在每个人的表现上都会存在差异。
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下的人群出现老年性耳聋的情况很少,基本上听力都正常,40岁以上者高频听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50岁以后开始自觉听力减退,65岁以后有减退者占72%。
老年性耳聋的发病一般为城市高于农村;从事工业者高于农业者;男性多于女性。
由于年纪的增长,耳朵出现退行性病变,而表现出来听力下降的情况,称为“老年性耳聋”或者“退变性聋”。我们人的听力在45岁以后减退加快(每年约以1.5分贝的速度下降)。
并且据前苏联普查莫斯科及格鲁吉亚两地区居民听力发现,后者地区多吃素食,冠心病发病率少,老年人听力多保持较好。
而莫斯科居民以肉食为主,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心血管病也比较高发,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听力也比较差。
调查发现,吃低脂肪饮食的老年人,平均血胆固醇为每升5.2毫摩,而吃高脂肪饮食者,血中胆固醇每升可高达6.76毫摩。
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性耳聋人群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耳聋轻重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越严重,老年性耳聋就越严重。
因此,如果是正常生理情况下造成的老年性耳聋,不需要过多的干预,说不好听的,是干预作用也不大。但如果说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原因导致的,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干预,如服用降压药普萘洛尔等,来控制血压,进而缓解老年性耳聋的严重程度。
第七种不需要过度治疗的老年病是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临床较常见的眼科疾病。
据统计,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并且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在50~6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60%~70%,而7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80%,80岁以上的发病率几乎100%。
老年性白内障是晶状体老化后的退行性改变,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其中氧化损伤作用是最重要的发病机制。
在我国,由于西藏紫外线最强烈,因此西藏地区的白内障发病率也最高。老年性白内障多为双眼发病,但是发病的前后顺序和严重程度并不一致。
对于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一般情况下,也无需过度治疗。临床对于白内障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目前市面上有较多种白内障药物,但是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明确。因此目前白内障主要并且有效的治疗措施为进行手术治疗。
所以说,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不要轻易相信“药到病除”或者“滴了这种眼药水,就可以不用做手术”的说法,否则很容易出现钱花了,疾病却恶化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谢兆霞,秦群,贺石林作.老年血液病诊疗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5-6.
[2]赵晋华作.走进美丽的核科学世界系列 漫话核医学与骨骼健康[M].202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