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文|书史

编辑|看历史浮沉

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饥荒和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中国,无数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有着近乎迷信的态度。

这种“天人感应”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盛行,甚至成为了人们判断政治得失的标准。

孙皓统治时期,“祥瑞”问题对孙皓政权产生了很大影响。《晋书》中曾记载“皓见帝所用之人,皆能致异”,这说明孙皓非常迷信“祥瑞”。

但这一现象也并非总是发生在孙皓统治时期,而是与当时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

因此,了解孙皓统治时期的“祥瑞”问题,对探究孙皓政权灭亡的原因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政治制度都有着重要意义。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祥瑞”的产生与发展

祥瑞是指上天出现的特殊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皇帝在位时的德政,另一种是皇帝做了某些特殊的事情。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被视为祥瑞。随着历史的发展,“祥瑞”的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祥瑞”是指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大风等自然现象;第二类“祥瑞”指皇帝做了某些特殊事情,如将龙升天、登帝位、皇后生子等。

在第二类“祥瑞”中,“龙升天”成为了帝王统治地位的象征;而在第一类中,皇帝做了某些特殊的事情则成为了人们对这件事最大的期待。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权至上,人们对于自然现象非常迷信。而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会利用各种手段来粉饰太平。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祥瑞”现象对孙皓政权的影响,与孙皓政权灭亡之间的关系

孙皓时期的“祥瑞”现象,不仅是他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其统治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晋书》记载,孙皓曾多次获得“祥瑞”,比如:

“(孙皓)将即位,群臣上寿。皓辞曰:‘臣位非社稷臣也,敢不祝。’”又如:“(孙皓)在位十年,或有神物至,见使持节、侍中、尚书郎、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王。”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还有一次是孙皓的儿子孙皓和弟弟孙霸在宴会上表演歌舞时,有一个神仙模样的人突然从天空中降下,还自称是玉皇大帝的使者。这个人便是“太上老君”。

可见“祥瑞”现象在当时已经影响到了孙皓政权的统治。

孙皓多次获得“祥瑞”现象的记载,为其后来发动政变提供了很大便利。因为他们对于这些祥瑞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祥瑞是上天对他们统治的认可。

这就使得孙皓对“祥瑞”现象有着较高的盲目崇拜和政治追求。

孙皓统治时期,“祥瑞”的发生频率非常高。可以说,孙皓统治时期的“祥瑞”,几乎都是在他统治的最后阶段才发生的。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这说明孙皓的政治统治非常不稳定,即使在他在位期间发生了“祥瑞”,也会在他死后很快消失。

孙皓在去世之前,曾颁布诏书要求大臣们不要再谈论关于“祥瑞”的问题。然而,孙皓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在孙皓去世后,他的弟弟孙亮和亲信张布发动政变。

因为大臣们都不愿意承认孙皓已经去世,因此孙皓并没有被安葬在太庙中,而是被迁到了另一处陵墓中。

在迁都后不久,他的弟弟孙亮也去世了,此时的孙亮很有可能是被权臣们拥立上位的。因此,“祥瑞”并不能直接成为孙皓新帝即位后所颁布命令的依据。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孙皓之所以在去世前颁布命令,也是为了防止权臣们效仿他,而新皇帝继位后,又立刻颁布了一系列诏书。可见,孙皓时期的“祥瑞”不仅会对政治产生影响,还会在孙皓死后对其本人产生极大的影响。

此外,孙皓统治期间发生的“祥瑞”事件并非全部都是因为孙皓本人所为,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导致的。

例如在《晋书·孙皓传》中曾记载“皓见帝所用之人,皆能致异”,说明孙皓在重用人才方面非常大胆。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而在《三国志·魏书》中也记载“帝尝与皓登楼观海”,这说明孙皓在登上皇位之后非常喜欢在高空观看大海。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祥瑞”在孙皓时期的具体表现,“祥瑞”现象出现的原因

《三国志》记载孙皓的“祥瑞”为“天降甘露,地出锦绣,有赤气五里,飞精四里,其大如轮,覆其上”。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场雨降人间的天象,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后世。

在孙皓统治时期,还出现过一次“赤气”的现象。赤气是古代中原王朝用以表示天气状况的术语。《周礼》中曾记载过“大旱赤气为灾”,并且认为这是因为出现了“赤气”。

这种现象虽然没有给孙皓政权带来直接的危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赤气”发生在东吴时期,意味着东吴政权内部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中记载“皓登坛受皇帝玺绶……夜有流星坠于庭下,长三丈,光如白日”。

这种现象和东汉末年的赤色现象十分相似。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赤气”是东吴政权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但同时也说明了东吴政权内部出现了问题。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祥瑞”现象与帝王的统治密不可分。这一点从孙皓的例子中就能看出。孙皓是三国时期孙家的后代,他从孙家的“庶子”逐渐成为孙吴的重要人物。虽然孙皓继承了孙家的正统地位,但他仍然要与自己的祖父、父亲争夺孙吴政权。

由于孙吴政权的军事实力不足,在与吴国对立时,孙权更倾向于与曹魏结盟。但孙皓却坚持与曹魏对抗,这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为了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孙皓开始寻求“祥瑞”来为自己造势。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如果说孙皓统治时期最大的“祥瑞”现象是《晋书》中记载的“祥瑞”,那就是“日者,君之象也;月者,臣之象也”。

这种“祥瑞”现象出现在孙皓统治时期,对于孙皓政权产生了很大影响。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总结

综上所述,在孙皓统治时期,孙皓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对“祥瑞”的态度逐渐由“迷信”转变为“迎合”。在对“祥瑞”进行解释时,孙皓逐渐开始注重自身的形象和统治地位,同时也开始了对周边国家的干涉。

聊东吴:看孙皓统治时的“祥瑞”现象

孙皓对于祥瑞的态度发生转变,这是由其个人经历所决定的。孙皓出生在三国时期,而当时社会中出现了一种非常迷信的思想,那就是“天人感应”。

而孙皓也非常信奉这种思想,所以他对周边国家进行干涉时,也是出于对自己地位的维护。孙皓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这些国家是因为自己拥有强大的实力,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所以在孙皓统治时期,他不仅没有控制住自己统治地区内的叛乱,还引发了三国之间长达十多年的战争。

虽然在这段时间内东吴损失惨重,但这也是孙皓为了巩固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祥瑞”问题在孙皓统治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晋书》卷五十一《李恢传》,中华书局,1981年。

[2]《周易·系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