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美团买药的“温情”人设
4月中上旬,美团买药上线了一款“美团小药盒mini版”,并且发布了一组“致你的30个必yao时刻”海报,温情有爱,深入人心,打动了不少消费者。
如果不是几天前美团“汕尾骑手集体罢工事件”网络发酵的影响,美团买药的“情感牌”打得应该算比较成功,其营销的策略和技巧还是值得业内揣摩和学习。
精致“小恩惠”——拉新抢流量
从美团小药箱,到美团小药盒,再到全新美团小药盒Mini版,这些小物件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定制的,投消费者所好,有其用,又有其用心。有点类似肯德基和德克士定期推出的限量版玩具或玩偶一样,总能引起一波关注和抢购。
最让人上头和欲罢不能的是,它还1分钱包邮,简直相当于白给啊!
那美团为什么要卖这些东东?1分钱还包邮,赔钱贴钱倒是铁定的。
分析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不难看出,小药箱也好,小药盒也好,都只是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并赋予它“1分钱包邮”的“巨多羊毛等着薅”的意义,自然吸引来大量的“薅羊毛”群体,很多人抱着“不薅白不薅”的心理果断出手下单。
于是,新客户群来了,流量有了,也创造了顾客在美团买药上交易的无限可能。
这个“无限可能”包括:(1)当下立见——买小药盒的时候发现自己正好需要的其他药品,就一起下单;(2)潜在消费——顾客日后有急需用药时会想到美团买药。
所以,在当下各电商平台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想要持续保持高流量,就得靠创造机会去“抢”。
关爱小情绪——共情抢心智
当下的中年人和年轻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动不动吵着要emo、躺平和过度精神内耗的他们其实很希望有人来安抚自己的不良情绪。尤其是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可能更感脆弱。
美团买药通过深入挖掘人在生病时的情感需求,借助30个常见病症,配以形象化代入感的设计和自我调侃或乐观心态文案,仿佛一个同样生病的病人在与人倾诉他的感受,以此达到与人共情、抚慰人心,从而俘获消费者心智的效果。
方便你携带——借势抢传播
但同时,印有“美团买药”logo的小药盒无形中也成为了一个“行走的活广告”,它每露一次脸,看到的人就对“美团买药”的印象加深一分。并且,这种广告效果要明显好于那些付费屏幕硬广,因为它发生在人际传播和社交活动传播中,KOL效应在起作用。
不得不感叹,美团买药的营销一直以来无论是走情感路线,还是社会责任路线,都是比较成功和完美的。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赚足了流量和收益。
但“美团买药”毕竟是在“美团”这个大盘之中,大盘饱受诟病,很难避免子业务不受影响。
如果打情感牌,就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一边温情款款(貌似对消费者),另一边又显得冷血无情(对骑手)。出于消费者站队骑手、同情弱者的几率较大,如此一来,再好的营销都会在人们心里大打折扣。
关于“汕尾事件”,美团是赢了,宁愿花高价调援周边骑手,也绝不向抗议罢工骑手在待遇上让一步,的确有一种“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人”的霸气,但这种强势换来的却是整个美团口碑的严重下滑。
在商言商,营销和赚钱都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守住某方面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