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现代汉语里,我们常用“她”来指代女性第三人称。然而追根溯源,这个汉字并非自古用之,而是由一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北大教授刘半农先生所创造的。

刘半农的本意是推进文化发展,促进阅读便利,更旨在尊重妇女的人格独立。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刘半农

然而,在创字之伊始,刘半农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究竟所为何事?

而这位能够被鲁迅先生称为“新文化斗士”的刘半农,又是何许人也?

英雄不问出处

1891年,刘半农出身于江阴的一户穷苦人家,父辈是教书先生,虽不富裕,但刘家满室书香,家风严谨。

1907年11月,在江阴会考中,刘半农位列第一,顺利入学新办的常州府中学堂。在学堂的这段时间,刘半农的每门科目皆能名列前茅,被学校列为“最优等生”。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也正是在此期间,刘半农接触到了丰富的国学文化教育,为他日后所取得的文化研究成就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然而,原本还有一年时间就要毕业了,但为了表达对学校封建落后教育制度的抗议,优等生刘半农却主动终止了学业。

当时,常州府中学堂声名在外,刘半农退学这一血气方刚之举,虽诠释了铮铮的文人风骨,但年轻的他并未考虑到退学会对前程造成何种影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刘半农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决定离家投身革命队伍,遂只身来到清江,在一名革命军官麾下做负责书写的文职。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然而不久后,袁世凯再次搅得天下大乱,刘半农不得已又辗转上海另闯天地。

初来乍到,以“笔”谋生的他一时间无处安身,为了生存,刘半农打过杂工,做过社剧的小编辑。最后在朋友的介绍下,在中华书局编辑部做编译员。

得益于天资的聪颖和之前接受的教育,刘半农做翻译,译文信达雅的同时更兼具使命感,这也源自于他本质上的爱国爱民之心。

他所翻译的作品,大多是能与时下旧社会人民产生共鸣的世界名著,同情劳苦大众,批判尸位素餐。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刘半农希望自己翻译的作品,能够开拓国民视野,尤其呼吁进步青年学生群体:今日所读之书,就是明日强国之策。

编译虽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但刘半农总是力所能及地摇笔呐喊,唤醒混沌的民智。

不仅编译,他更是自己提笔创作。1913年10月,刘半农发表小说《秋声》,批评辫帅张勋对二次革命的镇压,致使生灵涂炭。

这篇小说一举夺得该报专栏悬赏的一等奖,这对刘半农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张勋

此后,在上海的5年时光里,刘半农以“半侬”为笔名,发表了翻译作品和小说共超40部之多。

因此,“半侬”声名大噪,收获拥护者无数,一时间成为享誉文坛的著名作家和翻译家。

可惜好景不长,1916年,世道混乱,经济下行,中华书局濒临倒闭,刘半农为了谋生,被迫辞职。

眼下,以文字为生的刘半农陷入迷茫,翌年便从上海打道回府,赋闲在家。

就在哀叹前路渺茫之际,命运的转折点骤然而至: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先生寄来聘书,想请刘半农到北京大学预科做国文教授。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刘半农

刘半农不敢置信,将蔡校长寄来的信件看了又看,自己年少轻狂,中学辍学,蔡校长怎会委任一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当最高学府的教授呢。

要知道,能在北京大学教书的老师,要么是拥有高等学历的青年才俊,要么是资历深厚的老学究,其中甚至留洋归来者都比比皆是。

刘半农只觉自己与他们相比,简直相形见绌,不值一提。他此刻回想起少年退学的举动,难免有些许感慨和后悔。

然而如果就此犹豫不决,也不是君子所为,机会就在眼前,岂有放手之理。于是,刘半农接下任状,起程北京任教。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蔡元培

事实证明,身为最高学府的校长,能够管理一众形形色色,颇具个性的学者,蔡元培的能力和眼光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蔡元培慧眼识珠,英雄不问出处,不仅看到了刘半农的锐气和才气,更是透过文字,看到了刘半农纯粹的赤子之心:勇敢,正直,忧国忧民。

果然,刘半农也没有辜负蔡校长的期许,他并没有妄自菲薄,惴惴不安,而是挺直身板站上讲台,教授他最擅长的诗歌,小说,文法概论。

由于他国学功底深厚,又擅长写作,加以一丝不苟认真备课,授课时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很快就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较之一同任教的钱玄同,胡适等颇具声望的教师,刘半农竟也不落下风,难分伯仲。

入职北大之后,刘半农除了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之外,更是跻身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热潮,成为了一名“文化斗士”。

之后,他又做出了哪些惊世骇俗之举呢?

我笑他人看不穿

北大任教期间,刘半农阅读《新青年》杂志时,被其中胡适的作品《文学改良刍议》激起了强烈共鸣,顿时拍案叫绝。

自此,刘半农毅然投身文化改革事业,长期向《新青年》杂志投稿,陆续发表一些关于“新文化”的浅见。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胡适

署名时,他踌躇再三,将成名已久的笔名“半侬”改成“半农”,只因“侬”字过于古调哀婉,与新文化基调不符,以示与过去决裂之决心。

只要是革命,就必然存在斗争。拥护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与拥护封建复古主义的知识分子吵得不可开交。

为了彻底而完整地陈述新文化之利,抨击复古守旧之弊,刘半农唱了一出留名青史的双簧戏。他找到好友钱玄同,提议由其配合自己演场好戏。

刘半农让钱玄同用“王敬轩”的化名,扮演一个顽固的封建文化守旧者;自己则扮演一位新文化革命者,以记者的身份对他的言论进行逐一辩驳。

如此一来,两个阵营的观点都能表述得一清二楚,利弊对错自有明智的青年自作评说。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钱玄同

钱玄同是出了名的真性情,人送外号“大炮筒子”,对学术界的乌合之众向来不留情面,因此爽快答应下来。

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这样一片文章——《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署名“王敬轩”。

全信通篇采用文言文书写,不采用任何标点符号断句,细数了新文化运动之弊端,言辞激烈,极尽谩骂。

尔后,一篇以本社记者“半农”之名写的《复王敬轩书》接踵而至,全信洋洋洒洒,与“王敬轩”针锋相对。

对其笔下的老旧观点进行逐一辩驳,声明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性,批判封建旧文的落后与狭隘。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这出双簧戏反响之热烈,效果之成功,堪称空前绝后,引发了近代文坛上轰轰烈烈的“文化骂战”。

不仅引来了像“王敬轩”这般的众多老派的卫道士,还得到了一众进步青年和革命志士的关注和喝彩。

如此,刘半农的这番苦心也就没有白费。不仅如此,比起同时期的众多知识分子,其中不乏高门显户留洋者。

而刘半农出身平平,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但他没有自怜自艾,而是大力发展民间文学。

刘半农儿时曾听过很多民间歌谣,深以为歌谣本身就是很好的素材,可以挖掘灵感,写出好文章,他将此想法说与蔡元培,对方深表支持。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刘半农书法作品

于是,北京大学颁布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引发强烈反响,中国歌谣创作的事业,从此开场。

为了推进民间文化,刘半农亲赴民间各地征集素材,除亲自收集民歌外,还加以利用方言来唱作成新诗体。

刘半农对民间文学抱有绝对的赤诚和欣赏:

“民歌的好处在于能用最自然的言词,最自然的声调,把最自然的情感抒发出来。而这些最真实的东西,才是文学上最重要的元素。”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可以说,刘半农对我国现代民间文学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他总是埋头做正确的事情,无视的种种外界评判。

也正是因为这种“轴”的性格,让清清白白的他,一时身陷巨大的口诛笔伐之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刘半农向来是一名优秀的翻译家,从事翻译工作多年,久而久之,刘半农发现了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块明显的短板。

那就是,在那个白话文刚刚普及的年代,汉语中指示第三人称的汉字,只有代表男的“他”,而无属于女性的第三人称指示代词。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如此一来,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如果文章中出现女性角色,然而通篇皆是“他”字,很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份混乱,从而影响阅读。

刘半农博览世界各地的群书,西方国家早有“he”、”she”之分;日本文化中,男性第三人称为“彼”,女性则称为“彼女”;法语甚至连名词都有性别之分......

如此看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竟没有一个属于女性的第三人称词,难免有失风范,于是,刘半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造“她”字。

1920年,刘半农在《时事新报》上撰文《‘她’字问题》,文章中简明扼要提出两个问题:

“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阴性第三人称代词;二,这个代词可否用‘她’?”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她”字并非空穴来风,也并不是说这个字是刘半农所独创,只是刘半农重新赋予了其功能和定义。

追溯“她”字的渊源,清《康熙字典》中有记载:“她,古文‘姐’字。”也就是说,“她”是作为“姐”的异体字存在的。

此番言论顿时掀起轩然大波,刘半农的本意是良善的,但是,时下妇女平权运动兴起,被压迫千百年的女性难免草木皆兵。

部分极端主义者将“她”字解读为这是对女性的区别对待,是明目张胆的歧视。是不尊重女性的行为。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此举不仅激起了民愤,很多当时的主流媒体报社也对刘半农发起了强烈的抨击。

舆论发酵得最猛烈的时候,刘半农甚至不敢出门,唯恐一出门就变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纵使如此,刘半农依旧坚持主张使用“她”字,哪怕遗臭万年,他也坚持自己的主张:

“我没有恶意,更没有歧视,我的主张会促成汉语的进步,百年之后,我的清白自见分晓。”

凡是利于文化进步之事,刘半农决不妥协退让,这是属于他的文人之心。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刘半农与妻子朱慧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刘半农开文化之先河,身先士卒,用“她”字写了一首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写给自己的妻子朱慧。

全诗情意绵绵,情真意切,“她”字的出现画龙点睛,缱绻的文字仿佛有了性别和形象。

随着这首诗的面世,社会对“她”字的包容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鲁迅先生的加入,也为“她”字的运用添了一把火候,算是为刘半农主持了公道。

此前,鲁迅曾在文中在用“伊”来指代女性,但弊端是,“伊”来源于绍兴地区的方言古音,地域小,缺乏普遍性,并且古音与现代汉语的音调有违和感。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自从刘半农提出“她”字,鲁迅心中觉得甚好,解决了现代汉语中的一大难题,既然是好事,那就值得推崇。

于是,同样不畏流言蜚语的鲁迅率先加入了“她”字阵营,放弃使用“伊”,转而使用“她”。

如今,“她”字早已被承袭使用,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女性第三人称代词,这就是刘半农当年顶着巨大舆论压力斗争而来的结果。

可以说,刘半农对新文化所费的心血,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目共睹的。

很多初时嘲笑他是“中学没毕业的土包子”的学者,随着时间的深入,见证了刘半农为新文化的呕心沥血,无不对他肃然起敬。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1934年,刘半农为采集并保护各地的方言,欲赴西北考察,此时,他已患有心脏衰弱。尽管爱妻和家人极力阻止,但他心意已决:

“人生不过数十年,假使畏手畏脚,苟且偷安,还能有什么成就呢?”

7月5日,刘半农等人抵达大同,停留2日,收集并整理十三县的方言资料,收获颇丰。

由于舟车劳顿,加之遭到毒虫叮咬,当刘半农于两天后抵达张家口的时候,已经高烧不退。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但他依然抱病为第一师范的学生做了一个小时的演讲,当夜即刻启程回京,被误诊为普通的感冒。

直到14日,才被确诊为回归热,但为时已晚,刘半农已回天无力,抱憾病逝,年仅43岁。

刘半农逝世后,鲁迅写文悼念:

“他活泼,勇敢,打了几次‘大仗’,是一名勇敢的斗士。”

1920年刘半农发明汉字“她”,被痛骂为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用

在那个年代,仅“她”字风波,就有一大批人恨不得将他“食肉寝皮”,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刘半农恐怕早已缴械投降,现世也将不见“她”字。

文化改革是没有硝烟的战争,20世纪初,刘半农对破除封建僵化腐朽的文学,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是值得被铭记的,致敬这些为人类文明保留火种的斗士!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