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2022年来内蒙古警方侦破相关刑事案件757起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22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领域违法犯罪工作有关情况、下一步工作重点向社会通报并发布5起典型案例。新京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至今全区公安机关共破获涉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刑事案件75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71名,涉案价值23亿余元。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二级警务专员冯虎在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以来,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和《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将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摆在关键位置,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形成强有力震慑。截至目前,全区公安机关共破获涉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刑事案件75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71名,涉案价值23亿余元。其中,涉油品刑事案件1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2名,查获涉案油品1500余吨,涉案价值14亿元,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此外,全区公安机关在“3·15”“4·26”“食品安全周”等重要节点开展集中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累计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5.6万余件、总重量达30余吨、总计货值1586万余元,涉及防疫物资、食品、药品、化妆品、服装鞋帽、汽车配件、建材电器、消防用品以及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等15大类。
发布会通报了呼伦贝尔市“7·27”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兴安盟王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赤峰市秦某某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通辽市金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乌海市仲某某朱某涉嫌假冒注册商标案等5起近年来破获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典型案例。5起案例涉及农资、商标、商业秘密、网络营销等领域,均是具有链条性、团伙性、跨区域性特点的大案要案。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副总队长田贵宏介绍,多发的知识产权类案件主要有三类:一是假冒注册商标类;二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类;三是侵犯著作权类。2023年,全区各级公安部门将重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及危害药品安全犯罪。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