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宅改+农耕研学教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为扎实落实渝水区委、区政府“六渝”举措,界水乡始终坚持“项目为主、农业为重、文旅并举、生态宜居”的发展方向,以“不争第一就是落后”的进取心,因地制宜打造联盟村委白岭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积极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助力乡村振兴。

“宅改+农耕研学教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以来,界水乡依托联盟村委白岭村为江南红农耕研学基地项目所在地,盘活利用农民闲置农房,创新“宅改+农耕研学教育”模式,让闲置宅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让农民手中原本“沉睡”的资产变成可增值的资本,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推动乡村振兴。江南红农耕研学基地正是界水乡创新“宅改+农耕研学教育”这一模式之下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在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过程中, 界水乡以农户为本,注重激发村民“主人翁”精神,充分尊重农户与房屋所有权人意愿,房主可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经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

  

江南红农耕研学基地项目共流转土地200余亩,项目总投资760万元,基础设施已全面完工,预计今年6月可开展研学活动。该农耕研学基地以现代农业的模式,将农业经济和农艺展示、农产品的生产与旅游发展结合在一起,建成后可有效带动全乡经济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效扩大利益联结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覆盖面,增加脱贫户就业务工岗位,进一步稳定脱贫户收入;另一方面可推动界水乡农旅品牌融合,推动特色乡村旅游发展,释放乡村发展新活力。

“宅改+农耕研学教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联盟村委白岭村现有农户85户,人口275人,总耕地面积270亩,山地面积110亩,交通优势明显,村庄环境优美。联盟村委白岭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采取“美丽乡村+宅基地改革+产业发展”的方式,坚持“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原则, 将宅基地改革与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美丽乡村相结合,投资400余万元对白岭村进行村庄道路、停车场、文化广场、栈道景观围栏、村史馆亮化、文化墙创作等美丽乡村基础设施改造,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产村融合,实现强村富民。

“宅改+农耕研学教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界水乡运用“宅改+农耕研学教育”模式,做好结合文章,强化宅改工作“融合性”。利用新一轮改革的契机,把宅改与改善生产生活、建设美丽乡村、规范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宅改与产业项目建设相结合,盘活了土地等要素,按照宜耕则耕、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原则,立足本乡有机蔬菜、精品水果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