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截至一季度末已有18只理财产品、25款人身保险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制度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2022年以来,中国银保监会先后印发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配套政策,稳步推动行业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4月2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银保监会了解到,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相关商业银行均已推出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已有18只理财产品、25款人身保险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制度。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费规模50.8亿元
在商业养老金融方面,据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较为平稳,截至一季度末,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业务累计积累责任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其中养老年金保险责任准备金约6600亿元。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3月,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保险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试点。
据悉,截至一季度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规模50.8亿元,投保件数42.9万件,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超过6万件。
“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要求、业务管理、消费者保护等事项进行研究,并将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便利消费者选择适合其自身需求的产品。”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各试点稳步有序推进
据采访了解,目前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养老储蓄试点、商业养老金试点等均在稳步推进中。
早在2021年9月,四家理财公司在深圳、青岛、武汉和成都等地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发挥理财业务成熟稳健的资产配置优势,创设符合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的养老理财产品,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2022年3月,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进一步扩容,参与机构扩大到11家理财公司,试点地区扩大到10个城市。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称,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人。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方面,2022年11月,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部分城市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产品期限长,本息有保障,可满足低风险偏好居民养老需求。
2023年1月,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试点正式启动。商业养老金业务包括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等,试点旨在探索满足客户生命周期内多样化养老需求。
4月26日,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养老”)正式向市场推出四款商业养老金产品。太平养老方面对记者表示,作为一款创新型养老投资工具,太平养老商业养老金产品主要采用“双账户+多产品”的管理模式。
“从账户层来看,太平养老提供的两个商业养老金账户包括锁定账户和持续账户。‘商业养老金账户’和‘商业养老金产品’是一体两层,属于不可分割的整体概念。”太平养老方面表示。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我们持续推动国寿养老、人保养老、太平养老、国民养老四家公司加紧筹备,做好制度建设、系统开发、产品设计等工作,目前,试点公司均已推出商业养老金产品和服务,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同时,试点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利用多渠道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以更广泛地覆盖和触达广大消费者。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试点业务进展和市场反映,摸索业务规律,完善试点政策,推动商业养老金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