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先民就已经认识“春分”了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唱的正是春分景色。
春分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元鸟,便是歌谣中的“燕子”。此时草长莺飞,阳光明媚,最宜踏青赏花。
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春分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
图 | 明·陆治《春耕图》局部,纸本设色,59.4×30厘米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尚书·尧典》记载,尧帝曾命令天文官观测日月星辰,将时令传授给民众以助耕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此处的“仲春”即是“春分”。这一篇典籍的后文又提及“仲夏”“仲秋”“仲冬”,分别对应着夏至、秋分、冬至。
《尚书》的文字记录似乎表明,当时的先民已经掌握了“二分”“二至”的节令,并将此作为探索大自然的钥匙。
那么,这一事迹是事实还是传说呢?
图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1987年,中国考古学家发现了5000年前良渚先民观测天象的遗迹——瑶山祭坛。这是一个方形土台,土台的四边分别对应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根据考古学家推断,瑶山祭坛既是良渚先民祭祀活动的祭坛,也是观测天象的观象台。
土台中央有良渚先民通过挖沟填筑的方式做出的“回”字形灰土框,观测天象等活动便在这一“回”形土台内进行。
图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良渚先民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节点。
春分、秋分时,太阳从回形土台的东侧升起,正午时位于正南方向,夜幕来临时落于西侧。夏至时,太阳从回形土台的东北方升起。冬至时则从回形土台的东南方升起。
目前,考古学者对于瑶山祭坛仍在探索,良渚先民对天象的追逐尚有谜题需要解答。但陶寺观象台的发现,则实证了《尚书》有关尧帝时期已经掌握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记载。
图 | 陶寺观象台 | 来源于节目《乡土中国》
2003年考古人员在山西尧都陶寺遗址发现了陶寺古观象台。
其由13根高达5米的夯土柱围成一个半圆形,它们的中心有一个圆形观测点。站在观测台向东望去,隐约可以看见塔儿山,那是太阳初升的方向。
太阳光透过夯土柱间的狭缝打出一道光束,当这道光束投射到观测点圆心时,意味着一个节令的到来。
图 | 来源于节目《考古公开课》
4000年前的陶寺先民将极高的智慧融入观象台的搭建。太阳虽每日升起,但太阳光束只有在固定的节令,才能透过狭缝打到观测点圆心上。
中国考古学家通过整整两年的观测,记录了陶寺观象台12道狭缝所对应的20个节令历法时间,其包括了“二分”“二至”的时间节点、黄河中游地区的气候变化、农时的播种收获,以及当时的宗教节日。
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已知的最缜密的太阳历法,代表着当时天文学的最高水平。
图 | 来源于节目《考古公开课》此外,陶寺遗址出土的圭尺圭表,组成了世界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天文测量仪器圭表系统。
陶寺先民通过记录垂直于地面的立杆影长,与观象台相辅相成确保天文历法的准确度。夏至日,北半球照射角度最高日影最短,冬至反之;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影子也是地上标尺的一半。
图 | 来源于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
作为最先确立的节气之一,春分对于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分到来后,北方农人抗旱防冻,南方农人排涝防渍。不同地方的人仍保留并传承着竖蛋、祭祀、吃春菜、送春牛等传统节气习俗。
先民最先确立的“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为“二十四节气”的正式确定奠定了基础。汇集先民智慧和中华文明积累的“二十四节气”更被国际气象界认定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日月星辰周而复始,一年四季如期而至。太阳从良渚回形土台的东侧升起,光束打在陶寺观象台的观测圆心,亦如千年前倾洒在古观象台上的第一缕阳光。
结语
日月阳阴两均天,
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
川上良人放纸鸢。
总监制:张筱曼
监制:邓莫南、王菁菁
责编:彭 锋、韩 丹
编辑:刘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