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恽寿平,原名格,字寿平,号南田清代花鸟画家。恽寿平潜心研究诗文书画,以卖画授课为业,度过一生。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李菱洲《摹恽寿平、王翚、王原祁肖像卷》恽寿平像 |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当时占据清初画坛统治地位的是强调传统笔墨的“四王”,恽寿平与“四王”、吴历并称为“四王吴恽”,亦称“清六家”。六家中,“四王”和吴历皆擅山水,只有恽寿平除了山水外还尤精花卉。

实际上,恽寿平一开始也是工绘山水,他先随伯父恽向学习,后师法王蒙、黄公望、倪瓒、董源、巨然,其山水笔墨秀逸疏灵,意境清幽,在当时已颇有画名。据清代道光年间的《苏州府志》记载:“时武进恽寿平亦以山水自负,及见翚画,度不能及,乃改写生以避之。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恽寿平《茂林石壁图》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记载中的“翚”指的是“四王”之一的王翚,在当时号称山水画“集宋元之大成”。恽寿平与王翚交往后,发现二人的山水画风格十分相似,于是,恽寿平称自己“耻为天下第二手”,便由此改画花卉。

恽寿平绘花鸟,远师北宋徐崇嗣,近学明人如沈周、孙隆等。徐崇嗣是徐熙之孙,当时有形容“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徐崇嗣的画风即是偏向于精谨写实,充分展现了北宋观物写生的时代风尚。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北宋·徐崇嗣《琼蘂春鸣》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和徐崇嗣一样,恽寿平画花卉也十分注重写生,并且在继承徐崇嗣没骨技法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没骨花卉”,即绘画时很少用笔勾轮廓线,而是直接用笔蘸颜色在纸绢上敷染成画,追求天机物趣,在形似的基础上饶有潇洒秀逸的韵致,具有文人画的情调。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恽寿平《花卉册》之 罂粟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恽寿平的画中有桃花、菊花、牡丹、荷花、兰花、牵牛花、凤仙花……种类极其丰富,几乎构成了一个大型的花卉植物园,遍是春意。他用写生的方法,加以水墨淡彩。笔下花卉清润明丽,淡雅秀逸,自成一格。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恽寿平《山水花鸟册》之 牡丹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恽寿平《山水花鸟册》之 兰花蝴蝶花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恽寿平《菊花图轴》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影响深远。在当时,这种画法是“一洗时习,独开生面”。清人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恽氏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加以染笔足之。点染同用,前人未传此法,是其独造。如菊花、凤仙、山茶诸花,脂丹皆以瓣头染人,亦与世人画法异。

意思是,在恽寿平之前未尝有如此画法,即便在当时当代,恽寿平的画法也与其他人相异,十分独特。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余穉《花鸟图册》(带骨花鸟)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恽寿平《恽寿平、王翚花卉山水合册》(没骨花鸟)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由于恽寿平笔下花卉画法独特,既有写实的造型,又有没骨晕染的色彩,用色者典雅明丽,用墨者清逸超尘。因此即便在当时,恽寿平的花卉作品也是一画难求,恽桧说:“老人生前所作之画,一经完成,即被亲朋好友攫之而去,家中故无片纸收藏。仅留有稿本多份……

恽寿平开创的花卉画法亦持续荫及后人。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说:“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由恽寿平开创的“常州画派”(或称“恽派”),被后人推崇为“写生正派”。常州画派在每个时期都有人才辈出,成为清代最有影响的画派之一。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蒋廷锡《蒋廷锡张照书画合璧册》之 凤仙倒挂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恽寿平《花卉册》之 桂花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

图 | 清·恽寿平《花卉册》之 牡丹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结语

在恽寿平的“花园”,

百花盛放,清秀逸致。

没骨晕染,开时代之风,

气质淡雅,有文人之气。

一草一木,皆是生活趣味。

山桃水杏各争春,

点染造化丹青手。


总监制:张筱曼

监制:邓莫南、王菁菁

责编:彭锋、韩丹

撰稿:李天琪

编辑:刘梦迪、李天琪

恽寿平笔下的天机物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