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时有多惨烈?皇帝被杀,9名皇子被勒死,尸体被抛入黄河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都说盛世唐朝,可是盛世也终究走向衰落的那一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扰乱了唐朝的表象繁荣,揭开了更深层次的种种内容。“安史之乱”的爆发,将唐朝从制高点上缓缓推动,随后迈入了下坡路。
唐朝被起义军掀翻,随着朱温发动的白马驿之祸,在前因后果之下,唐朝终将走向了灭亡。
可是唐朝灭亡时究竟多惨烈呢?
(白马驿之祸)
帝王被杀,九名皇子被人活生生勒死,然后被丢入池中,一段报复式的发泄,彻底毁灭了唐朝,实在是令人感慨。
一、唐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消耗了唐朝大规模的财政与国力。在动员了全部兵力的情况之下,才最终清剿叛军。战争不论是给国家还是百姓,带来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又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转折点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场硝烟纷飞的战争中,就连洛阳都失陷于叛军,可想而知其他那些城市。城垣残破,房屋不存,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从而导致百姓没有稳定的居住场所,也导致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影响。
而在叛乱中,无数平民被杀害,城中的金银珠宝皆被掳去。即便是在战争结束后,也无法恢复到往日的元气。社会得不到稳定的发展,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而这让我们看到了唐朝,在一步步走向灭亡之路。
(古代战乱中的百姓)
而那些在安史之乱中,立功之人均被授予节度使名号,在各地分封建立军区。这也导致,许多人拥有了一方的军权和政治领导权利。而这样的官职部署之下,也为藩镇割据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各方节度使囊括一方,犹如先秦时期的分封制。这会造成,各地之间常有矛盾发生,为了争夺利益,战争频发。不光是藩地与藩地之间,就连朝廷和藩地之间也发生战争。而这也导致,整个国家常年陷在战乱中,而最终在唐武宗之后,许多藩地甚至早已各自为政。
这样的时局下,唐朝又怎还是当年那个盛世之国呢?
除此之外,在唐玄宗晚期之后,宦官专政专权逐渐走上了台前,不论历朝历代,一旦宦官越俎代庖,那么国家危矣。甚至在唐朝末期,历代皇帝的废立都是由宦官掌控的。
(唐代宦官)
国力渐衰,幼帝放权,地方势力变大,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阉臣当道,各党各派明争暗斗。在这些因素的催化之下,各地农民起义军奋勇而发,也逐渐地走向了推翻唐朝政权的道路。
公元859年,在川、滇、桂一带发生了旱灾和水涝,导致沿岸的农民大规模的撤离,当地村庄人去楼空,此时朝廷在人民心中已经失去了地位。多年来的矛盾激发下,导致全国各地均发生起义,而这奠定了唐朝必将走向灭亡之路。
二、黄巢起义军何来?朱温叛离,降服唐朝
《新唐书》写道:“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桂林便是广西一带的起义军,那么黄巢又是谁呢?
黄巢出身不俗,家境十分优越。公元874年,山东大旱十分严重,百姓尸横遍野,于是他率领当地的几千人,揭杆而反。
(黄巢起义军)
而没多久,另一只由王仙芝率领的队伍,得到了黄巢的投奔。带领着数以万计的人民,以及之前庞勋起义军的旧部,直接壮大了王仙芝的队伍。直到王仙芝死后,黄巢成为了整个起义军的首领,随后在南北方都有征战。
而朱温,则正是跟随于黄巢的左膀右臂。
公元877年,黄巢起义没多久之后,朱温便跟随他四处征战。当时起义军攻至长安,朱温按照黄巢的命令在东渭桥驻扎,由朱温出面说服了当时驻扎在此的唐朝将领诸葛爽。
我们可以看到前期的朱温,对于起义军是十分上心的。他从普通百姓中出身,又经历了种种天灾人祸之后,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但是事情又是何时发生转变,何时背叛黄巢?
(朱温画像)
当时他率领兵马在同州,和同州节度使王重荣发生对战,王重荣在此地囤积兵马粮草,朱温的队伍根本无力抵抗。随后他立刻向黄巢发起救援,可这件事情却被黄巢的手下,孟楷给瞒报了。
连续十来封的信件,没有回音,而当时朱温又在混乱中得知,黄巢的军队那边现在遇到窘境。这便让他的军队中出现了许多降服的声音,尤其是朱温的两个手下,一直劝说朱温降唐。
在对局势判断后,朱温认为黄巢起义军能走向成功太艰难,遂叛变。
于是朱温被唐僖宗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还替他赐名。这时的朱温,不再是当初的起义军了,而是彻底占到了黄巢的对立面。
公元884年,陈州之战爆发,朱温率领大军屡战屡胜,数次围剿黄巢残部。
(古代战争图 图文无关)
也正如他所说,黄巢的起义军的确无法走到最后,谁也不曾想到,真正灭了唐朝的,会是朱温,也是后梁太祖。
三、唐朝灭亡惨烈:朱温专权,杀害九名皇子
经过陈州一役,朱温的地位大有不同的。他虽勇猛,得唐僖宗称赞,但是陈州一战中,他痛击自己的“老东家”,让朝廷看到了他的所谓忠诚。而他更是收拢了黄巢旧部,这样勇猛的战力,无人可敌。
甚至当时的皇亲辱骂他,都被他放火围攻。随着朱温的军功和官职越来越高,到了公元900年,皇帝的位子轮了几番,而朱温已经是东平王了。在凤翔城一战中,他从宦官手中夺回唐昭宗,而从此唐昭宗便成为了朱温的傀儡。
(唐昭宗)
朱温此时手眼通天,权力极大,身兼多个要职,是真正的万人之上,就连皇帝也不过都是听从他的命令罢了。他强迫昭宗迁都,随后又决定向西征讨叛军。这些叛军皆是以讨伐朱温,兴复唐室为理由的。
却没想到,朱温走之前直接杀了唐昭宗,另立幼子为帝,号称唐哀帝。而他之所以杀害昭宗,是担心自己出征后,皇帝起了反心。可想而知朱温此刻的权力多么可怕,杀害一国君主,另立新帝,无人敢阻拦。
唐朝到了这个时候,李家人已经失去了主权,这江山眼看着就要拱手让人。但他们已经无力反抗了,紧接着又朱温统领下的“白马驿之祸”,也彻底粉碎了唐朝最后一丝美梦。
朱温此时的心中,立幼子为帝,不过都是幌子罢了,他想要的,是自己登上皇位。而要登上皇位,不论是李唐子弟,还是唐朝旧臣,这些都成为了他眼中的阻碍。
(唐哀帝)
公元905年,当时朱温的哥哥朱全昱希望致仕,他胸无点墨,不过因为是朱温的哥哥,所以成为了安南的节度使。于是这场退休宴会上,朱温也借机邀请了昭宗的九个皇子,而这正是朱温等待已久的机会。
确认这些皇子喝醉之后,朱温命人将他们勒死,随后把尸体全部投进了池中,让他们死无全尸。
(朱温杀害皇子)
同年,在如今的河南境内的白马驿,发生了记录在史册中的大事,史称“白马驿之祸”。
朱温在除掉李唐子弟后,又担心自己受到文臣的反对,于是想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全杀了算了。当时朱温身边有一个十分受宠的谋士,多年来科举未见功名,面对这些朝臣则更是愤怒、怨恨。
于是他给朱温出了个注意,说这些官员总是自诩不凡,是世间清流。不如把他们通通杀了之后,丢入黄河当中,让他们永远成为浊流之辈。于是在白马驿,当时忠于唐朝的旧臣,一共三十余人,皆被杀害,再被抛尸于黄河当中。
这些人当中,不乏有身居高位之人,而当时的朱温已经是什么都不曾就怕了。在整个朝政当中,朱温可以为所欲为。而这并不是他的结束,白马驿之祸之后,朱温仿佛是和大臣杠上了。
(黄巢)
罢黜、杀害,堪堪不能停手,甚至亲手谋划害死了太后,逼得唐哀帝亲手下令,赐死自己的母亲。白马驿之祸后,唐朝再无忠臣,朱温大权在握,掌管着整个朝廷。
他不篡位,是为了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于是他多次逼迫唐哀帝禅位,公元907年,朱温正式自立为皇帝,国号大梁,称之为梁太祖。后梁建立,但依然遭到民间许多反对。朱温看着唐哀帝虽被自己所困,却又担心如果有人再次拥护李唐为帝,他的位置就不稳了。
于是不过17岁的唐哀帝走向了死亡之路,而朱温的手中也早已是李唐子弟的鲜血,尽管他如愿坐上了皇位,却也最终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中,不得善终。
(后梁版图)
整个唐朝末年,征战不断,而随着各路起义军讨伐,国破家亡。将领叛离,留下的也只有不臣之心。可以说唐朝的灭亡时惨烈的,而这些和朱温的所作所为无法分开。他滥杀皇帝、皇子、大臣。
古今中外,暴戾嗜血的君主也总是做不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