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邻水县乡镇来源

一、18个镇

1、高滩镇

乾隆初,设高滩场,因场口夹岸石崖高十余丈,溪水过处形成悬流故名。

2、鼎屏镇

宋代时期,编制为坊。明•成化2年【1466年】,筑城为县治。民国4年【1915年】,始名为城厢。民国18年【1929年】,更名为治城。次年【1930年】,以县城背后的银鼎山、玉屏山,各取一字,更名为鼎屏镇。

3、柑子镇

柑子铺,建于明代,因其地有形如柑子状的风化石,故名。

4、龙安镇

明•洪武14年【1381年】,为复兴乡会贤里。清•道光14年【1834年】,设龙安场,因场口白龙滩畔建有白龙庙,以祈望“白龙”不兴风作浪,故名。

5、观音桥镇

道光14年【1834年】,设观音场,以场口观音庙前的观音桥为名。

6、城北镇

道光14年【1834年】,设菁岗场,后废。民国4年【1915年】,设北附城乡。民国19年【1930年】,更名为拱板乡。民国24年【1935年】,更名为菁拱乡。1953年,更名为城北乡,因该乡位于县城之北,故名。

7、城南镇

民国4年【1915年】,设西附城乡。民国19年【1930年】,更名为挹爽乡。民国29年【1940年】,与解愠yun乡合并,更名为挹解乡。民国31年【1942年】,挹爽、解愠分立。1956年,分挹爽乡为城南(因此地位于县城之南,故名)、城西两乡。

8、牟家镇

道光14年【1834年】,设牟家坪场,因场口有数株大檬树,戏称为檬子坪,以谐音化为牟家坪。

9、合流镇

道光14年【1834年】,在此地分别设有合流水场、干冬坝场。光绪33年【1907年】,设合流乡,因合流水、干冬坝两场口位于御临河、清溪河二水汇合处,故名。同时,干冬坝更名为乐丰乡。1935年,两乡合并,更名为合丰乡。1968年,更名为合流镇。

10、坛同镇

嘉庆初,设坛子坝场,因场口山溪将岩石冲刷成形似坛子状,其地面平坦光滑,故称坛子坝。光绪33年【1907年】,设坛子坝乡。民国24年【1935年】,与同乐乡合并,各取一字命名为坛同镇。

11、幺滩镇

明代时,为隆安乡善庆里。清•道光14年【1834年】,更名幺滩场,因此地位于御临河通航的最后一个滩口,故名。

12、九龙镇

雍正8年【1730年】,以“废八角,兴九龙,九条龙脉相会”之名,设九龙场。

13、袁市镇

明代时,为怀远乡袁市里,因里内建有袁市庙,故名。1834年,设袁市场。1907年,设袁市乡。1935年,设袁市镇。

14、丰禾镇

明代时,为怀远乡丰禾里。1810年,将王家、甘家、刘家三场,合并为丰和场。1834年,更名为丰禾场,因此地禾稼丰盈,物产富饶,故名。

15、八耳镇

1834年,设八耳滩场,因此地有河堰口、瓦垭口、野鸡口、洞子口等四个地名,以一口带两耳,故名八耳。

16、兴仁镇

明代时,为邻山乡邻山里。1834年,取《小戴记》“一国之兴仁”,设兴仁场。

17、王家镇

1834年,设王家场,因境内以王姓之人居多故名。

18、石永镇

清初,设石稻场。1907年,设石稻乡。1940年,合并永兴乡,更名为石永乡

二、乡

1、太和乡

1834年,设普新场,后又设太和场,取邻水、大竹两边民诚望和睦相处之意为名。

2、新镇乡

咸丰年间,设新镇铺场。1935年,与民治乡合并,更名为新民乡。1940年,合并普兴乡。1953年,设新镇乡。

3、冷家乡

1465年,设复兴乡。1834年,改设为冷家渡场。1907年,设冷家渡乡。1930年,恢复复兴乡之名。1940年,与观音乡合并,更名为观复乡。1981年,更名为冷家乡。

4、长安乡

1834年,设金垭场(今长安乡东)。光绪初年,设长安桥场。光绪年末,废长安桥场,改金垭场为金垭乡。1940年,废金垭乡并入到延金乡。1953年,恢复金垭乡,同年分金垭乡设长安乡,以长安桥为名。

5、西天乡

同治年间,设八角嘴场,于1907年废。1915年,属西附城乡辖地。1953年,分挹爽乡设城西乡、沙坪乡。1955年,分沙坪乡设西天乡。1956年,城西、沙坪两乡并入到西天乡。1967年,更名为建设乡。1973年,为西天乡

6、梁板乡

1834年,设板桥场、梁家场。1940年,两场合并,各取一字,命名为梁板乡。

7、甘坝乡

1953年,分合丰、牟家二乡,设甘坝乡

8、四海乡

1953年,分合丰乡,设红岩乡。1981年,以境内四海山为名,更名为四海乡

9、九峰乡

1834年,设九峰寺场

10、椿木乡

同治年间,设同乐乡。1981年,以境内有椿木坪,更名为椿木乡。

11、华蓥乡

1953年,分坛同乡,设华蓥乡,因境内属华蓥山中部,故名。

12、子中乡

同治年间,设兴隆乡。1940年,与高滩乡合并,各取一字,设高兴乡。1953年,分高兴乡,以境内有子中寺,设子中乡。

13、风垭乡

原名为风垭口,属九峰乡。1953年,分九峰乡,设风垭乡,以当地为当风的垭口,故名。

14、黎家乡

1834年,设仁和场,后设人和乡。1907年,分人和乡,设高峰乡。1915年,废高峰乡,并入到人和乡。1935年,更名为人高乡。1940年,与大石乡合并,设人大乡。1953年,人和、大石分立。1954年,分人和乡,设骑龙乡。1967年,更名洪河。1973年,恢复人和乡。1981年,以境内有黎家桥,更名为黎家乡。

15、龙桥乡

1834年,设龙桥场,因桥上刻有两条龙,故名。

16、关河乡

1953年,分袁市乡,设关河乡,因境内白水河畔有关河庙,故名。

17、两河乡

1834年,设双河场,因场地位于两条小河相汇处。故名。1981年,更名为两河乡。

18、长滩乡

同治年间,设福星场。1907年,设福星乡。1940年,与丰禾镇合并,设丰福乡。1942年,更名为福星乡。1953年,以境内长滩场,故更名为长滩乡。

19、凉山乡

1834年,设大石桥场。1915年,更名为大石乡。1981年,以境内有著名的凉山寨,以其名,更名为凉山乡。

20、复盛乡

1834年,设复盛场

21、古路乡

1834年,设永兴场。1940年,与石稻镇合并,各取一字,设石永乡。1953年,分石永乡,以境内有古路口,设古路乡。

22、荆坪乡

1834年,设金坪场。1915年,将“金”谐音化为“荆”,设荆坪乡。

23、柳塘乡

1834年,设柳塘场,因其地有一寺庙前水塘四周多柳树,故名。

24、石滓zi乡

1834年,设石子滩场。1915年,将“子”谐音化为“滓”,设石滓乡。

25、护邻乡

同治年间,设护邻场。1907年,设护邻乡。

26、同石乡

1834年,设石龙场。1940年,并入四兴镇。1942年,以原来石龙、同心二乡,各取一字,设同石乡。

27、三古乡

1834年,设古家场。清末,三教场。1942年,两场合并,各取一字,设三古乡。

邻水县乡镇来源

邻水县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