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书:清朝“六大亲王”之一,擒拿耿精忠,被康熙夺军功
康熙二十年(1681年),杰书捉拿耿精忠回京,康熙亲率文武百官到卢沟桥迎接,并设宴犒赏。次年,康熙剥夺杰书战功,罚俸禄一年,不再重用。
杰书,礼亲王代善的孙子,清朝“六大亲王”之一,册封康亲王。
清朝享国268年,亲王众多,能挤进“六大亲王”的寥寥无几,只有6人。
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康亲王杰书、怡亲王胤祥、安亲王岳乐、恭亲王奕䜣,都是国之柱石。
努尔哈赤的第四代,也就是“八旗四代”,以杰书能力最强,比福全、常宁强太多。
1673年,云南方面传来战报,平西王吴三桂打着“恢复大明”旗帜,处死朱国治,起兵造反了。
吴三桂起兵不到半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江西、福建落入“三藩”之手。湖南、陕西、浙江、甘肃,也大多沦陷。
与此同时,察哈尔蒙古亲王布尔尼起兵,响应吴三桂,准备进攻京师,康熙惶恐不安。
“三藩之乱”,是对八旗的一次考验,入关不到三十年,能否进行一战呢?
“周军”(吴三桂兵马)大将马宝,横扫湖南,驻防荆州、襄阳的八旗铁骑不敢增援,坐视队友败亡。
永兴之战,马宝率“周军”与康熙派往湖南的八旗主力对决。八旗一败涂地,42位将领阵亡沙场,八旗龟缩在内城。
八旗的衰落,让康熙非常痛心,只好借助汉军绿营,与吴三桂作战。但是,康熙还是希望能重振八旗雄风,并培养出一些帅才。
1674年,康熙任命杰书为征南大将军,率八旗、绿营前往浙江,与耿精忠决战。
相对吴三桂而言,耿精忠要弱很多,且跟盟友郑经不合,无法拧成一股绳。
即便如此,耿精忠也夺取了温州、处州、衢州,觊觎金华。
杰书南征,驻扎金华,观察局势。耿精忠攻势迅猛,杰书并未派兵增援各地,让康熙不满。
徐尚朝,耿精忠的前锋大将,率5万兵马直奔金华而来,试图一举消灭清军主力。
杰书诱敌深入,以火器兵埋伏,在城外树林击败徐尚朝,杀敌两万余人。
徐尚朝不甘心失败,再次率军来挑战,以火炮攻击金华。杰书采取夜袭战术,徐尚朝疏于防备,一路溃逃。
闻知徐尚朝战败,耿精忠亲率主力增援,与一路追击而来的杰书在衢州遭遇,双方决战。
耿精忠有西洋火炮,威力巨大,以密集火力攻击清军。炮弹如雨,杰书的大营被摧毁,八旗兵以门板做掩护,杰书则毫无遮掩。
杰书镇定自若,清军士气高扬,郑经又占据沿海城池,耿精忠只好撤军,回去找“盟友”理论。
耿精忠、郑经不能团结一致,还相互拆台,结果被杰书各个击破。
耿精忠走投无路,再次投降清朝,结果被康熙凌迟处死。
郑经不能增援盟友,在沿海无法站稳脚跟,被杰书击败,退回宝岛。
平定耿精忠、郑经,杰书用了6年时间。班师回朝时,杰书上奏康熙,让姚启圣总督福建,准备收复宝岛。
1681年12月,杰书安排就绪,率大军班师回朝。康熙亲率百官去卢沟桥迎接,并设宴犒赏杰书,论功行赏。
1682年,康熙追责,说杰书不能快速进兵平叛,又不及时救援海澄,剥夺他的军功,罚俸禄一年。
史载:“追论金华顿兵及迟援海澄罪,夺军功,罚俸一年。”
平定耿精忠之战,杰书战功显赫,虽说有小差错,也不至于被剥夺军功,且不再重用。
杰书被“夺军功”,是康熙强化皇权,削弱满蒙勋贵权力的结果。杰书、岳乐,以及康熙的大哥福全,无不是如此。
杰书、岳乐主张效仿中原,抛弃关外传统,支持顺治强化皇权,削弱满蒙勋贵。
康熙继位后,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等辅政大臣比较“守旧”,杰书、岳乐则很开明。
杰书、岳乐支持顺治,也支持康熙。但是,杰书、岳乐也是勋贵,手握重兵,对皇权是个潜在的挑战。
以代善家族为依托,杰书的能量太大,即便他拥戴皇帝,康熙也会敲打杰书。
没了军功,还被罚俸禄,杰书闲居在家,将16位妻妾及其子女安置好,便闭门读书,不过问政务,低调做人,得以善终。
参考书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