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为什么天生喜欢极限作死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一些年轻人喜欢冒险作死,其实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有的人天生爱冒险,有的人却天生喜欢安静。人类的行为决策受到多巴胺通路的控制[1]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多巴胺参与奖赏回路,是一种决定“快乐”的神经递质。

但其实多巴胺的机制远远比普通人想象的复杂得多。

它主要有三种路线,分别决定人的认知、决策,以及感知愉悦和渴望等等。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人类的新奇寻求(Novelty Seeking)行为,正是多巴胺所驱动的。

研究人员通过对猴子进行研究发现,阻断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让大脑内的多巴胺水平升高后,猴子就会更高的新奇选择偏好[2]

本质上来说,大脑内的多巴胺水平越高,具有更高的新奇选择,也更具有冒险冲动。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为什么年轻人爱冒险,主要有两大原因:

1、相比起老人,年轻人的多巴胺水平更高。中老年之后,随着年龄增强,多巴胺水平会以大约10%的水平逐渐降低。

2、人类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生突触修剪。进入青春期之后,突触修剪主要集中在前额叶。而前额叶决定着人的认知、决策、情绪,以及行为管理。

所以人进入青春期后,不仅给人性情大变的感觉,也会变得更加的冲动,容易冒险。青春期之后,随着突触修剪的完成,人格就会趋于稳定。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但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成年人都足够稳重,有的人一辈子都像个孩子,更爱寻求新奇。

其实不仅仅是年龄和个体差异,甚至两性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同龄的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多冒险行为(例如参与极限运动的男性比女性更多)。

那么,这样的差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人类的进化。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在游猎时代,人类生活在危险的自然环境中,需要随时提防野兽等不稳定的安全因素。因此要生存下来,必须具备对环境的新奇探索欲望。可以这么说,那些不能很好确定环境危险程度的人种,面对恶劣的环境和野兽,大多数都灭绝了。

由于狩猎活动主要由男性参与,所以男性才具有更高的「寻求新奇属性」,除了多巴胺机制外,与雄性荷尔蒙也有关系。

研究表明,人类11号染色体上,DRD4基因(多巴胺G蛋白受体)存在48碱基对的重复序列。

不同的人,这48个碱基对重复次数不同。

重复2次到11次不等[3]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其中重复2次和7次对多巴胺D4受体具有更好的作用[4]

重复七次的被称为DRD4-7R基因。

DRD4-7R基因可以增强多巴胺机制,对大脑学习和奖励机制发挥作用,从而让人更喜欢新奇探索和冒险行为。

DRD4-7R基因是在4万年出现的,因此有研究者认为,DRD4-7R基因和智人迁徙有关。

现在各大洲上的绝大多数人种,都是在4万年前逐步分布全球的。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不仅过去1000~3万年,迁徙能力足够强的种族具有更高的DRD4-7R基因比例[5]。现存的游猎部落,也具有更高的DRD4-7R基因。

人类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正是DRD4-7R基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过,随着人类在1万年前逐渐建立农耕文明,不再那么需要对新环境的探索,DRD4-7R基因的一些缺点也凸显了出来。

例如,它可能导致冒险成瘾,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6]以及其它精神障碍风险。

当然,ADHD也和后天教育有关。低质量养育的孩子,比起高质量养育的孩子,具有更高的ADHD风险,分水岭为4岁[7]

尤其是在15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20个月就会形成长期机制,并在成年后具有更高的新奇寻求冲动。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不过,也就研究发现,DRD4-7R基因也是一种长寿基因。它在90岁以上老人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同时对老鼠进行研究,也发现了它和长寿具有高相关性。

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DRD4-7R基因的长寿相关性更高,而男性则会弱很多。

研究者认为,可能DRD4-7R基因并不会直接决定人的长寿,而是它对女性社交产生影响,从而间接让她们更加的长寿[8]

个人认为,由于携带DRD4-7R基因的男性,具有更高的冲动行为,从而导致意外死亡的比例增高,从而影响长寿。而女性的DRD4-7R基因则可能让她们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且她们进行的探险也具有更低的死亡率,所以,从统计上她们表现出更加的长寿。

总的来说,对于现代社会,DRD4-7R基因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所以它能和其它DRD4等位基因共存。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总之,人类都具有多巴胺主导的寻求新奇机制,但每个人感觉寻求并不一定共通。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朱可曼(Marvin Zuckerman),曾绘制感觉寻求量表(Sensation Seeking Scale,简称SSS),对人类感官需求进行量化[9]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主要有四种类型:

1、兴奋与冒险寻求 ( Thrill and advent ureSeeki ng ,TaS)。 渴望参与跳伞、潜水、滑雪等冒险行动,各种死亡自拍,极限运动,属于这一类感官寻求。

2、体验寻求 ( Experience Seeki ng ,ES)。通过思想和感官寻求基本体验,包括音乐、美术、旅游,以及一些反常规行为(如嬉皮士、同性恋),寻求感官体验。

3、去抑制 ( D isi nhi bition ,D is )。通过集会、饮酒、性等社会活动寻求感觉。

4、厌倦敏感性 ( BoredomSuscepti bility ,BS)。 对重复体验的忍受能力,例如对重复的常规工作感到厌倦。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通过SSS量表,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感觉寻求状态,更有利于进行自我定位。

第1种可以说是绝大多数极限运动的者的感觉寻求。第2种和第3种则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状态,只不过第2种侧重在个性,第3种侧重在社群。而第3种则属于绝大多数社畜工作时的状态。

当然,以上4种属性是兼容的,而不是互相对立的。一个人同时存在这些属性,只不过每种属性的成分高低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感官寻求,可能具有极大的差异。

有人喜欢冒险有人喜欢安静,都是很正常的。

很多时候,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现在年轻人的一些极限运动非常具有争议,但我认为感官寻求,同时也有条件,生死自我承担,符合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我不觉得有任何的问题。

为什么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当然,每个人都应该找好自己的定位。不能别人爱危险的极限运动,你就一定要这么做。

如果你的感官寻求本身就是看书,不喜欢运动,非得被人绑去来一场云霄飞车,可能你只能感受到痛苦。

相反,你的感官寻求是云霄飞车,不喜欢书本,让你看书,恐怕也味同嚼蜡。

当然,也并不排除,有人兼容这两种属性。

总的来说,你的感官寻求,主要看你身体内的DRD4等位基因和后天教育成长,一起建立起来的多巴胺通路。

总的来说,一个人追求什么,与基因、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都有关系。

参考

^Ebstein R P , Novick O , Umansky R , et al. Dopamine D4 receptor (D4DR) exon III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the human personality trait of Novelty Seeking.[J]. Nature Genetics, 1996, 12(1):78-80.^Costa V D , Tran V L , Turchi J , et al. Dopamine modulates novelty seeking behavior during decision making.[J].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14, 128(5):556.^Van Tol HH, Wu CM, Guan HC, Ohara K, Bunzow JR, Civelli O, Kennedy J, Seeman P, Niznik HB, Jovanovic V (July 1992). &34;. Nature. 358 (6382): 149–52.^Wedemeyer C, Goutman JD, Avale ME, Franchini LF, Rubinstein M, Calvo DJ (May 2007). &34;.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562 (3): 165–73. doi:10.1016/j.ejphar.2007.01.055. PMID 17350612.^Chen C , Burton M , Greenberger E , et al.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the Variation of Dopamine D4 Receptor (DRD4) Allele Frequencies Around the Globe[J]. 1999, 20(5):309-324.^Faraone SV, Doyle AE, Mick E, Biederman J (July 2001). &34;.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8 (7): 1052–7.^Posner M I , Rothbart M K , Sheese B E , et al. Control networks and neuromodulators of early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2, 48(3):827-35.^Grady D L , Thanos P K , Corrada M M , et al. DRD4 genotype predicts longevity in mouse and human.[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2013, 33(1):286.^Zuckerman. Sensation Seeking Scale.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