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白登之围:汉军与匈奴战斗力差距的直观表现

前200年,刘邦向刘敬低头认错:“先生说得没错,匈奴太厉害了,白登山差点成了汉军的坟场。”32万汉军惨败,是汉军与匈奴实力差距最直观的表现:从士兵战斗力到主帅的指挥艺术,匈奴都力压汉军。

白登之围:汉军与匈奴战斗力差距的直观表现

得知冒顿单于率40万骑兵南下,刘邦非常高兴,想要在长城附近围歼匈奴,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本土作战,刘邦非常有信心,霸王项羽都是手下败将,何况是草原上的“贼首”冒顿。

自信,往往要付出惨重代价,刘邦不但差点成为俘虏,还得靠“和亲”以及每年按时“进贡”的许诺,才能脱离险境。因为,此时的汉军战斗力,以及主帅刘邦的素养,不足以跟冒顿掰手腕。

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之围”惨败,自刎而死,刘邦基本统一全国。接着,刘邦开始收拾异姓诸侯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燕王臧荼被灭,弄得人心惶惶。

韩王信,韩国王室后裔,地位尊贵,刘邦不敢用对付韩信的办法收拾他。韩王信的群众基础,远非韩信“草根之人”可比。为此,刘邦决定“迁移”,让韩王信去晋阳镇守,远离中原,削弱韩国力量。

刘邦的伎俩,韩王信心知肚明,便主动要求去更远的马邑(雁门)防守,理由是对付匈奴,保卫边境,实则是想背靠匈奴,与刘邦叫板,保住韩国。

刘邦精于权谋,岂能不知道韩王信的想法呢?但是,刘邦很自信,认为匈奴不过如此,即便有冒顿支持,他也能灭了韩国,结果惹出大事来了。

前201年,韩王信传来消息:“冒顿40万大军南下,准备劫掠边境,皇上赶紧增援。”刘邦知道“内幕”,岂能轻易上当?他率32万大军驻扎晋阳、上党,派人去质问韩王信:“为何不抵抗匈奴,保存实力。”

韩王信想让刘邦硬刚匈奴主力,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结果没能得逞,还被训斥一顿,干脆宣布投降匈奴。接着,韩王信主动请缨,充当前锋,率6万兵马直奔晋阳而来,与刘邦决战。

中原战斗,除了项羽、韩信,单打独斗刘邦谁都不放在眼里。一番厮杀,韩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26位将领阵亡,韩王信狼狈逃走,彻底倒向匈奴,又带着左贤王、右贤王回来,与汉军交战。

冒顿单于虽然身在草原,却时刻关注中原地区的战争,对刘邦以及汉军的战斗力颇有了解。汉军步兵、骑兵、车兵协同作战,构建起坚固的方阵,还有强弓硬弩加持,算是一支劲旅。

如果正面摆开队形,直接冲杀,匈奴骑兵胜算不大,即便获胜也是惨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对人口相对稀少的匈奴而言,得不偿失。为此,冒顿决定发挥匈奴骑兵的机动优势,采取诱敌深入之计,扰乱汉军的方阵,然后侧翼包抄,以及中央突破,全歼32万汉军。

白登之围:汉军与匈奴战斗力差距的直观表现

为了达到目的,冒顿下了血本,他让左贤王、右贤王分别率一万骑兵去挑战汉军樊哙、周勃部,并故意战败。左贤王,相当于汉朝太子,是匈奴“储君”,左贤王亲自出动,刘邦自然想擒拿他,提高汉军士气。

左贤王、右贤王的骑兵,都是精锐无比,但汉军以方阵迎战,密集箭雨的射击之下,匈奴骑兵连续战败两场,韩王信再一次碰得灰头土脸。刘邦很高兴,派骑兵去追击左贤王,步兵随即跟上,自己率20万大军坐镇晋阳,指挥全军。

匈奴骑兵速度很快,汉军骑兵很难追上,步兵、车兵更是远远被抛弃在后面。汉军骑兵也担心中埋伏,一边追击,一边等待步兵、车兵跟上。谁知,左贤王看到汉军休息,自己也休息;汉军发起进攻,左贤王稍作抵抗,立刻逃走。

秦末战争持续7年,汉军都是百战精锐,开始瞧不起这些草原“贼寇”,看到左贤王逃走,再一次奋勇追击。但是,匈奴骑兵并不交战,而是在山中转圈,拖垮汉军骑兵。

很不幸,天降大雪,气温骤降,汉军的盔甲、兵器都不好使用,而匈奴人对这种天气早就习惯了,一点事都没有。一夜过后,汉军死伤十分之三,几乎都是被冻死、冻伤。汉军非战斗减员严重,只好返回晋阳,左贤王也不追击,给汉军以“软弱”的印象。

冬季来临,大雪纷飞,如果刘邦下令班师回朝,此次出征算是无功而返,但也算有点面子,毕竟击溃了韩王信。但是,刘邦不愿意就这么回去,况且匈奴就在长城附近,对边境的威胁依然存在。驻守晋阳,32万大军的粮食供应,也是一个难题,刘邦陷入了困境,这正是冒顿想要的结果。

刘邦在晋阳城里犹豫不决,冒顿又“送来”好消息:“哨兵报告,冒顿本人就在代谷之中,身边都是老弱士兵,以及瘦弱不堪的马匹、牛羊,他们准备在这里过冬,养精蓄锐。”

毕竟是老油条,刘邦岂能轻易相信?为此,刘邦连续派出十几波人马,去查看事情真相,他们的说法跟哨兵一样。刘邦还是不相信,又派刘敬出发,让他去探查敌情。

刘敬,原名娄敬,是刘邦的智囊之一,刘邦本想定都洛阳,后改为长安,是娄敬的建议。史载:“商议定都长安,刘敬居功第一,也是第一个向刘邦建议定都长安的谋士。”可知,刘敬的眼光没错,对局势判断很准确。

刘敬刚出发不久,刘邦就坐不住了,左右将领纷纷请求战斗,希望能一举荡平匈奴,活捉冒顿。如此,还没等刘敬回来,刘邦就发兵20万,直接杀向代谷,成就千古伟业。

白登之围:汉军与匈奴战斗力差距的直观表现

刘邦即将动身时,刘敬回来了,他劝阻出兵:“还没经过大战,匈奴岂能没有精兵呢?冒顿故意示弱,引诱汉军进入伏击圈,皇上不可以轻举妄动;一旦遭遇惨败,后果不堪设想。”

刘敬这么一说,无异于给刘邦泼了一盆冷水,刘邦不由大怒:“你只不过是齐国俘虏,靠着嘴巴能说得宠,居然敢扰乱军心。”刘邦让人把刘敬绑起来,准备发配去西北,击败匈奴后再实行。

刘敬没有说错,刘邦轻敌冒进,在白登山脚下遭遇埋伏,汉军差点奔溃。冰天雪地中行军,汉军的阵型混乱,冒顿单于抓住机会,率40万骑兵从两侧杀来,将汉军拦腰截断,并直奔中军而来。

方阵一旦被打乱,以步兵为主的汉军,根本打不赢匈奴骑兵,还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此时,如果主帅不给力,率先逃走,等待汉军的将会是一场屠杀,是单方面的屠杀。但是,刘邦身经百战,立刻收集溃兵,以弓弩兵掩护,退守平城。

白登山激战,汉军骑兵损失殆尽,匈奴骑兵发挥机动性优势,围着溃散的汉军发射弓箭,而不跟他们近身格斗。冰天雪地,汉军移动速度太慢,面对快速机动的匈奴骑兵,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哀嚎遍野。

汉军付出惨重代价后,刘邦得以退守平城,但冒顿单于将城池包围起来,平城内外的汉军无法联系。幸运的是,匈奴骑兵不擅长攻坚战,面对坚固城池,除了拿着装满沙土的袋子垒起来,与城池一样高,然后发起进攻外,别无办法。此时是冬季,地面积雪,挖掘沙土行不通。

再则,擅长攻坚作战赵王利、王黄等“叛将”又没按照约定而来,冒顿单于只好围着平城,与汉军对峙,持续了7天,但没有交战。如此,本该是伏击战、围歼战的白登山之战,成了一场消耗战,对刘邦、冒顿而言,都难以接受。

平城内粮食不多,援军又进不来,一旦粮食耗尽,刘邦就只能强行突围,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很大。冒顿不知道城内存粮多少,一旦拖下去,匈奴骑兵只能在这寒冷的冬季露宿野外,还时刻担心被汉军偷袭,也是很为难。

为了求得活路,刘邦采纳陈平的“毒计”,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皇后),并答应送去公主“和亲”,每年送给大量财物,以及汉军退出河套,以秦的长城作为边界为条件。冒顿得到了好处,且匈奴的白羊王部、娄烦王部“闹事”,也难以跟汉军死磕,便解围而去。

冒顿解围的直接原因,是汉军开出的条件实在太“优厚”了,这些条件对于汉朝来说,是一种奇耻大辱。刘邦和亲的公主,是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可谓是下了血本,否则冒顿岂能轻易退兵?

但是,吕雉哭哭闹闹:“我就一儿一女,你还曾抛弃他们(彭城之战,刘邦为了保命,多次把刘盈、鲁元公主扔下车),如今还要把她嫁给蛮夷,还有没有作为父亲的担当呢?”吕雉以死相逼,刘邦没办法,只好把宗室之女册封公主,嫁给冒顿单于。

陪同公主去“和亲”以及赠送“礼物”的,就是刘敬。白登之围后,刘邦主动向刘敬认错,还册封他为建信侯,并询问对付匈奴的办法。刘敬的方法,跟陈平一样,就是“和亲”,刘邦这才下定决心,跟匈奴联姻。

持续几十年的被动“和亲”以及“送礼”,直到汉武帝时代才结束。对此,贾谊愤愤不平,直言:“对匈奴和亲、送钱财,就是一种耻辱;匈奴就是君主,汉朝则是臣子,一点尊严也没有。”可知,白登山之战,给汉朝留下的阴影有多大。

白登之围:汉军与匈奴战斗力差距的直观表现

白登山之战表明,此时汉军的战斗力以及主帅刘邦的战场指挥能力,都不如冒顿单于,是汉军与匈奴实力差距的最直观表现。白登山之战后,匈奴多次越过秦朝时修筑的长城,劫掠边境,支持韩王信、陈郗等造反。对此,刘邦御驾亲征,击败叛军,却遵守“以秦长城为界”的承诺,不敢越境追击。

刘邦虽然战败,但他的气量却很大,他不但原谅刘敬,还册封建信侯,并委以重任,为汉朝效力。400年后,袁绍发动官渡之战,不听田丰劝告,结果惨败。回到冀州后,袁绍立刻杀了田丰,也难怪他不是曹操对手。如果袁绍有刘邦一半的气量,历史将没有“三国鼎立”。

参考书目:《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