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八仙中韩湘子的亲叔叔,诗中早有端倪,他跟随侄子修道成仙
传说“八仙中”的韩湘子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亲侄子。韩湘子曾经写诗点化韩愈,可惜韩愈当时没有领悟。据说后来韩愈终于还是跟随韩湘子修道求仙去了。
韩愈的大哥早亡,留下一个儿子,名叫韩湘,韩愈把他接到身边与自己同住,并教导他认真读书。
韩湘对读书进仕一点都不感兴趣,却每天痴迷于访仙修道,对此执迷不悟,韩愈看到以后,感到非常痛心。
有一次,韩湘又外出访仙,很多天都没有回来,韩愈在出去寻找他时,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
“两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河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在诗中说明学习与不学习,将来的前途大有不同,希望侄子能有觉悟。
编辑
韩湘回家以后,见到韩愈专门为他做的诗,非常不以为然,于是,他也写了一首诗来回应自己的叔叔,表明自己的志向。
“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同共看仙葩。”
这首诗说的有点神乎其神了,韩愈根本就不相信。
凭空就能酿成美酒,一眨眼就能使树开花,那不还真成了活神仙了?
韩湘商场为叔父表演,撮土一盆,过了一会儿,说:“花已开矣。”
拿开盆,只见碧花两朵。叶子中间还有两行小字,仔细一看,原来是一诗联:“云横九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看了侄子的本领以后,非常叹服,知道自己管不了他,只好任由韩湘云游天下去了。
一晃多年,唐宪宗时,当时已经官居刑部侍郎的韩愈,向皇帝上书《论佛骨表》,谏阻皇帝,不要迎“佛骨”进京,以免劳民伤财。
编辑
违逆皇帝的心意,韩愈自然没有好下场,唐宪宗盛怒之下将他贬到偏远的潮州去做刺史。
潮州路途遥远,韩愈在冬天顶风冒雪,赶往潮州,路上又困又乏,饥寒交迫。
正在这时他看到有一人在雪地中等候,原来正是多年以前离开家门、外出求仙的韩湘。
这时韩湘已经成仙,特意前来点化韩愈。他说:“叔叔还记得当年花叶中的句子吗?说的就是今日之事。”
编辑
韩愈连忙向旁边的人打听这里的地名,原来这里就叫这“蓝关”。
于是韩愈嗟叹再三,感到世事无常,一切早在冥冥中有定数。于是做了一首著名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韩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各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但即使是这样,韩愈还是没有放下功名利禄之心,不愿意随侄子去修仙。韩湘只好护送叔叔到潮州赴任。
到了潮州以后,韩愈发现当地有很多鳄鱼,为害百姓,他就写了一篇《祭鳄鱼文》,想要借此驱逐鳄鱼。
编辑
一般人看来这当然是天方夜谭,怎么能凭一篇文章就让鳄鱼乖乖退走呢?但其实韩愈这时已经非常相信韩湘的法力,他将这篇文章在河边设祭焚烧,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暗中他让自己的侄子施仙法相助,迫使鳄鱼逃离潮州。
后来唐宪宗感到韩愈对朝廷还是很忠诚的,下诏将韩愈召回京城复职。
这时候韩愈已经对皇帝的反复无常感到厌倦了,也不再留恋官宦生活,在经过洛阳时,谎称暴病身亡,实际上,他跟随韩湘子在洛阳附近隐居下来,最终也修道成仙了。
这当然只是个传说,但是也反映了后人对他的推崇之情。
后人对韩愈评价非常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牧把韩愈的文章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下图是宋绍定六年(1233)临江军学的刻本《昌黎先生集》,由唐朝李汉编纂、宋朝朱熹考异、王伯大音释。
编辑
本书收录赋、古诗、联句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共七百余篇。此本世所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献和版本价值,经明清藏书家文徵明、王世懋、季振宜、朱筠等递藏。
根据《赏溥杰书画目》记录,1922年8月23日,末代皇帝溥仪曾将此书赏给溥杰,实际上是让他把此书偷偷带出宫外,以备将来复辟的资金来源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