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日媒:“再给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期,有日本媒体传出,就算把日本汽车发动机图纸给到中国,未来50年内,也没有哪家中国企业能够造出与日本同等质量的发动机。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这让不少爱国网民气愤不已,纷纷指责日本人自吹自擂和狂妄自大。不过,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这或许只是说出事情的真相。

日商狂妄 真言逆耳值得深思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完全不必大惊小怪。我们首先得承认在汽车生产领域,我们是后知后觉者。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成功地与西方工业国家对接,积极引进西方工业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改进和优化,很快于1907造出了第一辆燃油汽车。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而新中国直到1953年才下线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我们的汽车制造起步比人家晚了将近50年,按照相同节奏推算,我们50后能达到他们现在的水平,已经就不算落后了。更何况在人家飞速发展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还经历了整整十年的几乎停滞不前。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当然,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工业制造业方面(包括汽车及其发动机领域)急起直追,采取引进来合资建厂、技术转让以及市场换技术等多种形式促进技术进步;我国得以迅速崛起成为公认的世界工厂。汽车制造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过,生产规模上去了,汽车消费领先了。但是作为一台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生产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也是不争的事实。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基础薄弱 中国制造亟需升级

其实,我国在汽车发动机领域生产能力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不仅仅是汽车生产企业的问题。说到底,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发动机需要的是一个高水平的全产业链;

从机器设计,到材料制造,从精密机床到安装工艺,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让生产出来的发动机质量大打折扣。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针对我国的工业制造,不仅仅是汽车发动机行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我国在2017年两会期间,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了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工业转型战略目标。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之后,相继出台政策,对先进制造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在相关政策扶持下,不少工业制造得到了强劲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的航天、航空工程就是一例。嫦娥五号、海鲨一号、天问、天宫等相继升空,月球着陆、太空漫步;同时,我们的高铁建设也是亮点频出,丝毫不逊色于日本。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我们不必在日本最擅长的汽车生产,具体到汽车发动机制造领域与之一比高下;正如兵家所言,不去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更何况在如今新能源汽车风头正盛的今天,许多国家都在纷纷制定计划,某年某月将停止燃油汽车的生产,眼看汽车发动机即将成被时代所淘汰的今天,还去赌气跟日本死争高下。既不值得,也得提防被人误导,再次错失先进领域的发展机遇。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面对AI时代的到来,日本媒体还来炒作他们的汽车发动机,并发出如此挑战性信号。我们不必自卑,不必愤怒,只需平静地对他说,你自豪去吧,就等着到博物馆里自豪吧!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激起直追 变道超车另创辉煌

随着全人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排降碳势在必行,减少乃至停止燃油汽车的生产、必定是大势所趋。

所幸我国决策层及时紧跟这个大趋势,早在2010年国家就出台了对居民购买纯电动乘用车实行补贴的优惠政策,精心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帮助清洁能源车辆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开拓发展空间。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正因为这样,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充分发育完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共生产新能源汽车700万辆,实现销售688万辆,几乎双双实现成倍增长,成长势头非常强劲。

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驾、乘群体的欢迎。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再来看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表现,以比亚迪为龙头的一大批电动车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且不断创新壮大。

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掌握了以电机、电控、电池为核心的“三电”技术;同时,车规芯片、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应用方面,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土企业宁德时代生产的麒麟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国内外市场,比亚迪电池的销量也与日俱增。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而且有些车企也已经着手布局海外市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不仅进入包括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已及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还在泰国签约购地,建厂生产新能源汽车;宁德时代已经在德国建厂并实现了电芯量产,远景动力也已经在英美等国布局。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是什么?

结语

面对蓬勃兴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车企异军突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就连特斯拉总裁马斯克也不得不感慨,未来仅次于特斯拉的新能源车企必定出现在中国。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还有必要在乎日本在汽车发动机领域对我们的嘲讽和挑衅吗?欢迎各位踊跃跟帖发表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