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板了!郭台铭要走了?人民日报说得很对,走易回来可就太难了
在您阅读之前,点击一个小小的关注,不但能给您带来别样的融入感,更能便于您与他人的交流和探讨,十分感谢您的鼎力支持。
不知为什么,对于郭台铭以及他的富士康印记很不好。
这不仅是因为这位出身在台湾,更是因为郭台铭是一个妥妥的啃老族。
郭台铭的父亲郭爱物是一位前警察并不是一名富商,郭台铭是靠自己的聪明和才华而成为曾经的台湾首富。
问题不在郭爱物,而在于老郭家曾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山西晋城,这儿才是老郭家的根,这样推演下来,祖国大陆才是郭台铭的衣食父母,这也是为什么说这位是啃老族的原因所在。
于是便对今天的话题产生兴趣,郭台铭彻底离开祖国大陆,为什么人们说这是不给大陆赏饭吃了?曾经的富士康果真是给大陆赏饭吃了吗?
对于富士康的离去,还是听听党报喉舌如何评价。人民日报这样评价说,富士康真的走了,难道真的不给大陆赏饭吃啦?这里的赏饭吃被打上引号,极具讥讽意境。
郭台铭的富士康在台湾地区的名字叫鸿海科技集团,这是一家专门生产与电视机电脑配套设备零件的专业化公司。也就是说,富士康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或者说没有自主研发能力。
富士康作为专业化的高新科技企业,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或者说富士康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它的最大的强项就是量化生产,也可以理解为代加工车间。
后来富士康收购了日本的夏普电视机生产线,而彼时富士康仅仅是借鸡下蛋,并没有拥有像样的高新科技技术产权,因此上夏普也就渐渐销声匿迹。
也就是凭借着低成本的规模经营模式,富士康这才来到大陆发展。因为八十年代的中国劳动力成本非常低廉,而中国人又以勤劳踏实而著称,这就奠定了富士康的初期发展。
这也就是说,富士康最大的发展引擎并不是科技研发,而是对技术的资金投放模式,直白一点就是它的嫁接技术的资本运作模式,就是凭借劳动密集型的发展规程。
这样的模式其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盛行,彼时中国的南方这样的代加工厂几乎是星罗棋布,以至于成为吸收中国国省劳动力的社会主流。
富士康的低价位加工模式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与中国的国情非常契合,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走出田间来到城里。凭借着自己的勤劳挣得养家糊口的辛苦钱。
可能也就在这个时候,因为大陆支持台商吸收消化劳动力,已经膨胀的郭台铭这样形容富士康与大陆民工的关系,是富士康上给大陆人们饭吃。
其实这样的说法非常不公允,在今天看来,富士康在大陆的生存与发展,到底是谁给谁赏饭吃?如果没有大陆同胞的辛勤打拼,富士康又怎么成为计算机连接器的大生产商?
当然这里面资本的支撑不可忽视,而这种低价位的代加工模式在当时并不在少数,因为缺失知识产权,规模经营也就成为富士康的经营标牌。
可能是郭台铭在代加工的进程中尝到甜头,或者是捞到大量的财富,于是开始受到苹果的青睐,随着苹果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富士康开始在中国以外建立自己的加工厂。
这时富士康的用工环境也发生变化,首先是劳动力的价位开始上扬,这一方面是经过三十年的积攒大陆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再一个就是劳动力总量开始彰显不足。
因为祖国大陆劳动力不能满足富士康的需求,于是富士康看准了同样是第三世界的印度。这样的选项原本没有毛病,毕竟是资本的运作,也是商家的选择自由。
但问题是,郭台铭这一步棋下得有点问题,他仅仅看到了印度的劳动力廉价,忘记了一个大的前提,这就是印度人的懒惰和懈怠全球闻名。
更让郭台铭感到震惊的是,印度人生产的产品合格率非常低下,这一点与廉价的人工费非常应景。面对仅仅有一半的产品良好率,郭台铭十分怀念大陆的工人们。
然而此时的郭台铭已经是骑虎难下,一则是在印度建设的厂房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本钱,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东家也就是苹果手机依旧是看好印度,这就叫郭台铭欲罢不能。
厚道一点来说,富士康的末端加工原本就没有自主权,只能够跟着上游苹果的步调行事,这原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其实也投射出富士康未来的前景不容乐观。
首先是印度政府开始漫天要价,已经使得郭台铭甚为头疼。更麻烦的是印度工人的懒惰懈怠和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就连莫迪也是束手无策。
郭台铭富士康的印度之行充满荆棘,其实这一点郭台铭也是心知肚明。正是因为没有知识产权和自己的主打产品,富士康只能是亦步亦趋,毫无胜算。
也许有一天郭台铭会非常想念大陆同胞的勤劳与认真负责,然而再回到大陆的可能性微乎甚微,谁知道呢。
关于富士康搬迁问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