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李白歌咏自然美景的诗句(李白赞美)

诗仙李白,用歌颂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与自由的化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李白一生因为政治仕途不太顺利,所以只有用诗歌形式,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同时抒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他以此风格成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并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李白画像

今天我们就在欣赏李白优美诗歌的同时,回顾一下他的创作经历。

一.早年天才,却逢蹉跎岁月

李白祖籍为甘肃天水,五岁懵懂之年就开始读书;到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褒奖,他还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且还爱好剑术,喜欢充当侠客。

李白长到十八岁时,为了专心读书,他隐居到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内)。经常往来于附近各地,曾先后出游过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以此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成年后的李白,离开故乡踏上了远游的征途。他先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后前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途中与孟浩然相识,最后到达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寿山,他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并安家于安陆。

李白纪念馆

到三十岁后,李白为了寻求政治仕途,前往长安,拜访宰相张说,并结识了他的儿子张垍。还居住到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但他数次向王公大臣自荐,都没有结果。直到三十一岁,他已经在长安穷愁潦倒,逐步自暴自弃起来,最后落魄到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的地步。这让他产生退隐江湖之意。

值得庆幸的是,李白在回家途中,恰好与元演、崔成甫、崔宗之等人结为好友。李白三十三岁时回到安陆,终于过起了开山田、耕种加读书的隐居生活。

二.献赋谋仕途,安史遭入幕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狩猎正好遇见李白在西游,李白乘机献上自己的《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赏月

事隔一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通过献赋作诗,一步步地踏入仕途,并渐渐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但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后,李白并没有得到升官的机会,于是他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只能离开长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钦慕,便又召李白进宫,让他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虽然李白奉诏为玄宗与杨玉环作了《宫中行乐词》、《清平调》,还得到他俩的欣赏。但后来李白因奉诏于醉中起草诏书,令玄宗大太监高力士脱靴,从而引起宫中人恨之,他们就在玄宗面前诽谤李白,玄宗听信了谗言,就立即疏远李白了。这让李白非常生气,他也看穿了唐玄宗已经不是从前的明君了,心想贪图享乐的皇帝还有什么服务的必要呢。

谪仙玩月图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更加心灰意冷,他辞掉官职,开始云游四方,他曾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从此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同时抒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

三.诗歌风格欣赏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与杜甫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了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李白的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除诗歌外,他在词赋、书法、剑术以及道经上都有所造诣,也留下了很多佳作被后人称道。

李白书法

总之,我国唐朝诗仙李白,一生因为政治仕途不太顺利,他只有用诗歌形式,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同时抒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他的诗作风格鲜明、用词华美,值得我们欣赏与品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莉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