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黄包车最初起源于晚清,后来在民国时期得以盛行,开始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大街小巷。

从事黄包车车行经营的生意在当时来看,可是一桩极为赚钱的生意,许多车行老板都以此实现了发家致富。

民国初期,公共交通还不发达,而以前单纯依靠畜力驱使的交通工具也已经被淘汰。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这个时候,黄包车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私人出乘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并且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热烈追捧,发展成为了许多人出门时首选的交通工具,曾经在民国时期风靡一时。

正是因为这样,黄包车车夫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许多人甚至竞相争取这个工作机会。

拉黄包车的人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是一种体力活,因此,许多人来自农村又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人,他们想要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这份工作来实现挣钱养家的愿望。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而令大家不为所知的是,黄包车车夫的平均年龄才40岁,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使他们的平均年龄如此偏低呢?

黄包车开始兴起

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内忧外患,经济发展情况普遍不好,更别说在农村生活的许多人,他们只能通过种地务农来活下去。

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想跳出封建闭塞的农村,去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他们总认为外面的世界会比自己土生土长的农村要好。

于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去到了城市里,从事一些基础的苦力劳动,这些工作勉强只能养家糊口。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这时,黄包车在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兴起,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黄包车数量也越来越多。黄包车的市场逐渐打开,乘坐黄包车成为了许多人出门的首选交通工具。

在听说了这样的消息之后,许多人不禁心动了,他们也想去当一名黄包车车夫,去挣更多的钱。

就这样,他们去到黄包车车行,找到车行老板,表示自己想要干这份工作,希望老板能同意。

黄包车车行由车行老板经营,他们购买许多辆黄包车,组成车行,然后雇佣车夫来拉车。

车夫其实也只能拿基本的固定工资,但是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长很长,黄包车是归车行老板所有的,车夫如果自己有能力也可以去购买。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实际上,在一般情况下,车夫依靠微薄的工资根本买不起黄包车,一辆黄包车的价格非常贵,可能要花完一个普通车夫一辈子的积蓄和收入。

在大多数情况下,车夫们还是依靠每天的拉车来挣钱。

许多车夫以为这是一份既能挣钱又轻松的工作,但是,当他们在实际接触到这份工作时,他们才发现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也不是只靠着勤劳努力就能把钱挣到手。

黄包车车夫自己夜以继日地拉车,落到手里也就那么点钱,仅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最后发现自己不仅没有挣到多少钱,身体素质还变得一天比一天差。

车夫的社会价值不被认可

在当时的年代,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够完整,许多管理体系很不健全。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黄包车车夫是被车行老板雇佣的人,车行老板通过他们来为自己挣钱,黄包车车夫挣到的钱都要交给车行老板。

在这其中,不乏有一些伪善的车行老板,他们对这些辛苦的黄包车车夫进行拼命的压榨。

车行老板先是在工资上压榨他们,不仅不给这些车夫涨工资,有时还克扣他们的工资。

车夫的工资本来就不高,再加上车行老板的克扣,就更少了,有时,甚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都得不到保障。

除此之外,车行老板要求延长车夫们的工作时间,时间长了,能挣到更多的钱,但是,长此以往,黄包车车夫会十分疲惫,再加上缺乏足够的休息,他们的身体每况愈下。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拉黄包车最初在车夫看来,至少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比起他们在田地种地的无人问津,在码头卖苦力被众人吆来喝去,拉黄包车最起码是穿梭在城市中,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他们感到很满意,内心也很知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黄包车车行的不断扩大,黄包车的数量呈现出大规模的增长趋势。

街上遍布的全是黄包车,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也越来越好,许多客人手里变得越来越有钱。他们日常出行虽然乘坐黄包车,但是他们打心底里看不起这些黄包车车夫,因为在客人们看来,这些黄包车车夫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根本不配得到任何的尊重与认可。

车夫面临艰难的生存环境

在乘坐黄包车时,一些客人不仅会调侃黄包车车夫,有时甚至还会对他们进行无止境的谩骂和侮辱。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有一些客人,甚至还会拒绝付钱,这种情况在当时经常发生。黄包车车夫不仅无力反抗,他们忙活一天赚的辛苦钱也没挣着,这在当时,都是时有发生的事。

除了这些之外,面对黄包车数量的激增,不同车行之间还开始了激烈的竞争。

黄包车车夫之间因为抢客不断发生口角,有时他们之间还打架斗殴,严重影响了平时的生意。

遇到车夫受伤的情况,车行老板也置之不理,不给予任何的赔偿和救助,任由他们之间进行争斗。

这样,他们在受伤之后,必须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去看病吃药,有的人干脆就这样硬扛,不去处理伤情。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由于当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久而久之,黄包车车夫的身体上就落下了病根,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复发,疼痛难忍。

在当时的环境中,黄包车车夫的生活是很艰难的。

拉黄包车本来就是一种体力活,他们用简单的人力来驱动黄包车,黄包车上载有不同重量的客人,有时遇到客人有急事时,他们还要跑得很快。

尤其是在遇到下雨天,下雪天的时候,他们只能身穿单薄的衣服,奔走在大街小巷,辛苦一天,也挣不到多少钱。

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时间久了,他们的背部,小腿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有的可能发展成为了陈年旧疾,无法治愈,只能自己独自承受。

其实,正规的行业不论好坏,职业也不论贵贱,只要是踏踏实劳动,本本分分挣钱,每个人都值得社会去尊重他们,鼓励他们。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放平心态,珍惜每一天的生活,认可每一个为生活努力奋斗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