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周末我参加活动,碰到了一位老朋友。

六年前我们认识的时候她刚当妈不久,那时的她一肚子都是育儿干货,尤其拿手的是研究宝宝营养品,朋友圈里天天分享的是鱼肝油维生素怎么吃、钙片怎么选、换季宝宝如何穿衣、怎样训练翻身、早期智力开发大全......

去年她生了二胎,朋友圈也不发了,我问她最近是不是又在研究宝宝营养,她说确实是研究营养,只不过研究的是鸡炖黄花胶,当归蛋和雪梨膏,牛黄丸配黄芪灵芝水,芝麻核桃枸杞和艾灸......

好家伙,全是老母亲的营养。

带老大时,她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力满满,信心十足;带老二时,她日出得来一碗补气四物汤,日落得艾叶泡个脚,有时还得加一顿胖大海,抱着老二吼老大改作业的时候才不会掉链子。

唉,虽然一胎二胎都是亲生的,但老母亲是在改变的,底线是在降低的。

母爱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到了一定年纪,不得不转移一些到自己身上了。

带老大的底线:孩子必须健康快乐长大;带老二的底线是:孩子长大;如果再来个老三,底线大概是:我得活着。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细品一下,妈妈的底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数量的增加逐年降低,不光是在肉体上,也在精神上。

记得有次在北京出差时见了一个朋友,我们正吃着下午茶呢,她家小孩的班主任老师来电话了,说她儿子跟同学打架。

我朋友第一句话问老师:“那个小朋友有没有受伤”,我说:“你不应该先关心一下自己儿子有没有受伤吗?”她说儿子不把对方打伤就是她的底线。

以前对老大的底线是“你不能打架”,现在对老二的底线是“你不能打对方的脸”......

看出来了,多当几次妈就越来越像男人:完不成目标,就降低标准。

就像这样——老大的作业特别上心,老二的作业一概不知。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或者这样——老大的考试妈妈比娃还渴望考出好成绩,老二的考试只希望他能把卷子做完。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有个山东的朋友,对待大女儿和小儿子时不同的母爱令人动容——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对待老大的底线:要让她拥有最美最舒服最有爱的房间。对待老二的底线:是个屋子就行。

还有个无锡的朋友,家里老大从小到大就是个花钱机器,学了画画,英语口语,钢琴,国际象棋,编程......光报课就报得连兴趣机构老总都成了她好朋友......

后来大家问他老二学会了什么,她沉默了一会,说:“学会了奥特曼家族的名字。”

对待老大的底线:十项全能。对待老二的底线:开心就好。

有个妈妈说自己甚至连二娃的家长群都退了,原因是那个群里“整天分享可笑的东西”。

具体是什么可笑的东西呢?比如“xx原版教材,xx育儿论坛,xx网盘资源,xx名师课”......这些怎么可笑了?人家的回答是:“这些不都是我家老大小时候我给他neng的那些东西么!”

等到带二娃的时候,这些东西再也不具有魅惑力,只会反思“当初是中了什么邪?买些金子戴在自己身上不好吗?”

主要是:大号当初就是这么练废的,小号你还让我重蹈覆辙?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很多人会觉得老二比老大更难带,就是因为之所以生老二是感觉大号练废了,再生个小号着重培养。但愿景是好的,现实是现实。

有个朋友本来也是抱着这种愿景生二胎的,后来她居然告诉我:老二比老大好带多了。

我以为是因为她家老二乖巧听话自律,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她在这些年带孩子的哲学思辨中有了成长,在“天赋异禀”和“是骡子是马”中选择了“听天由命”。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我证明,她是真有感而发。培养老大的时候,她奔波于各种美术班、乐器班、街舞班、口才班、跆拳道……只有你没听过的,就没有她没去过的兴趣班,最开始也曾干劲十足,左手拿保温杯右手拿笔记本,上蹿下跳找角度发现儿子的闪光点。

后来她发现,这个城市这么大,也容不下这孩子稀碎的才华。

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至于老二的才华,她都不敢试探了,让老天自己安排吧。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不能怪老母亲的爱不统一不均衡,有些不可抗力,还真是不可抗的。

而有些“降低底线”,表现形式也有可能是“花钱买个舒服”。

比如一个深圳朋友说: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老大省钱但是费妈,老二费钱但是省事,老三自由发挥。

带老大时她是家委会积极份子,在若干年后成了老三学校里的社恐家长,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哦,原来是年纪大了。

不多生几个,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我昨天采访了一位养了仨儿子的“鄙视链低端人士”,“带三个孩子分别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她说带老大最累,各种花精力费功夫,但也没怎么满意,因此老大堪称是“踩坑之最”。老二吸取了教训(懒得再来一遍了),没下那么多功夫,但是三天两头惹事被老师告状,因此老二是“惹事之最”。

但是她对老三谈得不多,我问“带老三你没有什么感受吗?”

“老三?我也没什么具体经验,都是保姆带的。”

是我大意了,难怪苏格拉底说:底线低到一定境界就能回归岁月静好。

因为你的岁月静好,肯定是因为有个保姆在替你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