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不齐——一件被太多父母忽视的事
6-12岁是孩子乳牙向恒牙过渡的时间,也是俗称的换牙期,这个时期是孩子各类口腔问题的一个高发期,比如很多家长疑问如果孩子换牙期牙齿不齐怎么办呢?
换牙期儿童的牙齿本来就十分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各个种类的畸形等,有些家长觉得应该换牙结束后进行矫正,有的则认为应该换牙期间矫正,这都是不准确的,如果换牙期牙不齐,也是需要具体情况分析是否需要矫正的,总结来说应该遵循以下几种做法。
1、换牙期间出现暂时的门牙牙缝、牙列轻度不齐等情况不要慌,看看是不是影响到脸型,观察一段时间,正常情况在换牙结束这些状况也会逐渐消失的,所以是不用矫正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换牙期间多吃一些粗粮、纤维类等较硬的食物,一方面可以通过咀嚼运动促进乳牙根的吸收,帮助恒牙的萌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咬牙合力刺激颌骨的发育,避免由于颌骨发育不足而导致的牙列拥挤。
2、如果长时间牙齿拥挤,或者出现龅牙、地包天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颌面部发育,还会增加龋坏的风险,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的口腔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牙齿情况进行提前干预治疗。这样可以避免牙齿不齐给孩子带来的隐患。
3、12-16岁是牙齿矫正的黄金期,可塑性强,通过矫正能够很快达到治疗效果,使牙齿恢复整齐。
导致儿童牙齿不齐的原因有哪些?
1.与先天性因素有关
牙齿的生长发育是受人体内外因素影响的。父母牙齿不整齐,会遗传给子女。若胎儿在母体内受到刺激,或母亲在怀孕期间患病及营养不良,都会影响胎儿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导致牙齿萌出后排列不齐。
2.哺乳期,宝宝喂奶方式不对
给宝宝喂奶时,若奶瓶的位置过于靠前上方,或宝宝长期仰卧吃奶,就会使下颌向前吸吮,日久使下颌骨及下牙弓前移,上牙弓受压,形成前牙“地包天”畸形。
3.乳牙过早脱落或滞留
乳牙患龋齿未及时治疗,或因外伤而脱落,以致出现空隙,这时恒牙还未萌出,两旁的牙齿就会向空隙移位,使空隙变小,造成以后萌出的恒牙因没有足够的位置而歪歪扭扭、里出外进。
4.不良习惯导致牙齿不齐
饮食过于精细:饮食普遍精细化,尤其是孩子们吃的东西,包括饭菜和零食,牙齿咀嚼严重不足,对颌骨的刺激不够,导致颌骨发育不足,而恒牙数量没有减少,体积还比乳牙大很多,导致牙量大于骨量,就会出现牙齿不齐。
咬嘴唇:如果孩子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下前牙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突出,造成牙齿外露,形成龅牙等。
口呼吸:如果孩子腺样体肥大、患有鼻炎,引发鼻道不通畅,导致张嘴呼吸。若长期的口呼吸导致咀嚼肌张力不足、功能下降,使颌骨发育畸形。再加上口呼吸的气流对上颌的推力,造成上牙弓狭窄、排列不齐,上前牙突出形成龅牙、下巴后缩等问题,颌面部的发育会显得不协调,影响美观。
吮指习惯:宝宝都有吮指习惯,可是如果到了5.6岁还有这个习惯,将会影响牙齿发育,当手指放在刚萌出的上下前牙时,阻止了上下前牙的正常萌出,在口腔前部形成圆形开口,导致错颌畸形。
咬物习惯:长期咬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或物品等,在牙齿局部产生压力,导致该部位的牙齿受到额外的过度压力,久之就会出现局部的小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