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在驴背上的村庄”旱作石堰梯田王金庄,被誉为第二个万里长城
很多人都不知道,世间还有一种梯田,是用一种愚公移山精神完成的奇迹,这就是涉县的“石头梯田”。
涉县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典型的太行山区深山县。全县荒山多、耕地少、水源缺,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当地农民就地取材,用山石筑堰,在石堰间填土造出片片田地。
涉县的旱作石堰梯田至今已有超过700年历史,经过世世代代的修建,梯田从山脚层层叠叠直达山顶,除了悬崖陡壁,7成以上的坡面都被利用了起来。
目前,石堰梯田系统面积达204.35平方公里,涵盖46个行政村,在给当地人提供了稳定生计的同时,也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环境。
以王金庄梯田为核心的河北省涉县旱作梯田系统,2014年被原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系统曾被到访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作“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地处河北省邯郸市的王金庄,位于太行山腹地,由五个自然村落、1400多户人家组成。
石厚土薄、气候干旱,数百年来,当地百姓凿石垒堰,营造成规模庞大的太行梯田,仅王金庄一带就有8万多块。古老的耕作方式倔强地延续至今,沉寂的老种子在保护和利用中被唤醒,由农耕文化衍生出的农旅产业也正为历经沧桑的太行梯田注入新活力。
村民王虎林说:“在我们这,土比金贵,祖祖辈辈种植梯田的土,都是从石头缝里抠出来的。哪怕鞋子里有点土,都要倒回田里。”王虎林是土生土长的王金庄人,后来考上天津理工大学后来又返乡创业,每每看到祖辈留下的梯田被撂荒,他都心疼不已。
王虎林说“没想到我们的梯田成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在很多网友都关注这里。”图为王虎林和他娘在地头干活。
据考证,王金庄始建于元末明初,元末王金一家从北关迁此立村,之后和村后的黄金庄逐渐发展成一片,1946年统称为王金庄。村内重峦叠嶂,沟壑交织,“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是王金庄的真实写照。
走进王金庄,仿佛走进了石头的世界,石屋、石桥、石碾、石磨,以及石头铺成的街巷,造就了一座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
之所以用石头建造家园,与村庄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王金庄所在的太行山东麓,属于石灰岩山区,缺土少雨,唯独不缺石头。为了在贫瘠的环境中生活下去,人们便就地取材,凿山取石,打造出一座石头家园。
王金庄村落俨然是一座生动的石头博物馆,世居于此的居民巧妙地利用石头资源,创造了一个“石头村”。
村内有上百条石砌小街巷,纵横交织,奠定了古村的空间形态基础。街巷高低俯仰、纵横交错,从建村到现在千百年来,悠悠的青石小巷已被踩的发光。
这里,古老、质朴、广阔、宁静。它仿佛停滞了时间,独处一隅,远离尘嚣,好似是梦里的地方。
“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曾是此间真实写照。为了生存,此间先辈凿石垒堰、集雨蓄水,建造出规模庞大的太行梯田,既给当地人提供了稳定生计,也为缺土少雨的北方石灰岩山区打造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农业样板,同时椒粮间作、轮作倒茬,形成了整套的农耕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