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暴涨股价反跌,天齐锂业路在何方?
编者按
3月30日,天齐锂业披露2022年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04.49亿元,同比增长427.82%;净利润241.25亿元,同比增长1060.47%;基本每股收益15.52元。直接翻十倍的净利润,不得不说,天齐锂业这份年报“成绩单”十分耀眼,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其股价却与业绩走了相反的方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走势呢?
一、亮眼的业绩
作为全球第四大、中国及亚洲第二大锂化工产品供应商,天齐锂业已实现锂精矿100%自给自足。近年来,天齐锂业通过一系列并购,拥有了全球产能和产量最大的锂辉石矿项目“格林布什”、全球储量最大的盐湖项目“SQM旗下的阿塔卡马盐湖”。
在产能方面,天齐锂业在国内外已建成四处锂盐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四川射洪、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以及澳洲奎纳纳(一期),目前综合锂化工产品产能6.88万吨/年。叠加正在建设中的项目,中期锂化工产品产能将提升至超11万吨/年,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年产能为30万吨。
受益于2022年锂价大好行情近日,天齐锂业披露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04.49亿元,同比增长427.82%;净利润达241.25亿元,同比增长10.6倍;扣非后净利为230.59亿元,同比增幅达16.29倍;经营性净现金流202.98亿元,同比增长8.69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84.94亿元,同比增长280.0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元(含税),共计现金分红49.22亿元。
分季度来看,天齐锂业业绩呈逐季上升态势,其中,去年第四季度单季分别实现营收、净利158亿元、81亿元,双双创下上市以来单季新高。
从业绩驱动来看,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带动上游锂盐需求暴增。2022年天齐锂业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2021年度均明显增长。其次,联营公司SQM2022年度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投资收益为56.41亿元,较2021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
从产品结构来看,天齐锂业主营业务为锂精矿、锂化合物及其衍生品的生产和贸易。2022年,公司锂矿业务实现营收154.39亿元,同比大增483.90%,营收占比为38.17%;锂化合物及衍生品实现营收250.86亿元,同比大增398.41%,营收占比达61.83%。
二、两次赴港上市
借助整个行业的上扬之势,以及自身在锂矿资源上的优势,天齐锂业也快速敲开港股之门。
据天齐锂业2022年6月3日的公告显示,中国证监会核准天齐锂业发行不超过约4.2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全部为普通股。天齐锂业此次IPO募集资金总额将在10亿-15亿美元之间,也是去年上半年港股最大规模的IPO。
从天齐锂业的招股书中可知,天齐锂业H股IPO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三方面:
一是偿还并购智利矿业化工所欠贷款的未偿还债务及相关交易费用;
二是为安居工厂一期建设拨资;
三是补充营运资金。
事实上,这并不是天齐锂业首次闯关港交所。时间追溯至2018年年底,天齐锂业曾上演过“蛇吞象”的戏码,用现金40.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智利锂矿厂商SQM的23.77%股份,其中有35亿美元的收购资金是向境内外银团借款。而当时,天齐锂业的净资产仅有12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天齐锂业近十年共发起了 5 次重大的收购交易。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9 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暴跌,带崩上游原材料价格,SQM 股价也随即腰斩,进而导致天齐锂业当年亏损达 54.82 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记录,2018年的这次“蛇吞象”式的收购给天齐锂业带来了巨大的债务压力。
根据财报数据,2019年、2020年天齐锂业的利息支出高达20.5亿元和18.2亿元,分别是2018年4.2亿元利息支出的4.9倍和4.3倍。而2019年、2020年,天齐锂业的营收分别为48.41亿元、32.29亿元。这意味着,天齐锂业大约4成的营收将用于支付利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由2018年的73%不断升高到了2019年的80.88%和2020年的82.32%。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天齐锂业便有了赴港IPO之举,但由于SQM产能收益尚未兑现、全球锂矿价格低迷,加之公司年度溢利连续亏损,因此天齐锂业的首次赴港股上市计划最终宣告暂停。
2021年-2022年可以说是锂矿行业的巅峰时期,随着新能源产业链的爆火,锂矿也备受追捧。众多汽车厂商、电池厂商也在扎堆投资。战火从南美、澳大利亚的“三湖七矿”蔓延至国内。整个上游锂资源公司也在一路飙升,令不少人感叹,锂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终于,天齐锂业借此东风开启二次赴港IPO计划,2022 年 7 月 13 日,天齐锂业正式登陆港股,挂牌价每股 82 港元,每手 200 股,全球发行约 1.64 亿股。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大部分资金也将用于偿还 SQM 债务——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 10 日,SQM 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 11.3 亿美元。
尽管两次“蛇吞象”的收购都将天齐锂业推向危机边缘,但透过这些收购事件,天齐锂业在掌握上游原料的议价权的同时,将其业务触角伸向更上游的锂矿领域,建立资源优势,逐步建立起国内锂矿上市公司的龙头地位。
三、市值蒸发超千亿
在天齐锂业 2022 年业绩一片大好之际,股价却一路阴跌,总市值相较高点蒸发超千亿。
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跌破 22 万元 / 吨,创近一年新低。相比去年底 56 万 / 吨高价,短短几个月跌幅超过 60%,这或许早已被市场预料到,不到九个月的时间里,其股价便近乎“腰斩”。
2022年7月6日,天齐锂业曾经历过148.57元/股的阶段性高位,此后股价便持续震荡下行。截至2023年4月7日收盘,天齐锂业报收75.92元/股,当前市值为1246亿元,较去年7月初的阶段性高点缩水约50%。
事实上,不止天齐锂业,整个新能源板块的股票在去年7月后均呈现下跌趋势。究其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车国补政策的退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导致下游需求的下降,以及2022年行业增速下滑的高基数效应。
进入2023年,上游碳酸锂的价格遭遇“大跳水”,至今仍未见底,而天齐锂业的未来也随着锂价的波动显得有些扑朔迷离。对于不断下探的锂价,天齐锂业在年报中提到了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表示锂价的下降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不愿按约履行承诺、营业收入及盈利能力降低、资产减值等风险,如锂产品的生产不再具有经济可行性,则可能会减产或停产。
因此,与锂价迅速下滑的趋势相对的,是整个锂矿行业的“放慢脚步”。
所谓的“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锂矿行业的整体营收增速一定会放慢,但仍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二是从下游、其他行业来跨界的玩家们入局/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将会减弱。
目前锂辉石等硬岩矿制备的碳酸锂,成本约为7万元/吨;盐湖提锂总体低于锂辉石提锂,最低甚至可以低于3万元/吨;成本最高的是锂云母制备碳酸锂,大约10万元/吨。
把时间线拉长,从2011年-2023年碳酸锂价格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21年以前碳酸锂价格从来没有超过20万元/吨。
因此,即使锂价降到了20万元/吨,碳酸锂企业们仍然具备可观的利润空间。但想要维持40万元~60万元/吨的高价高利状态,确实不太现实了。
因此今年可以预见的是,碳酸锂企业们的营收增长幅度一定会放缓,而这一变化对于头部的大厂们而言,打击力度肯定不会很大,但对于那些跨界而来想要分一杯羹的企业来说,境况就更显艰难。
为何碳酸锂的价格波动会如此剧烈?
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锂盐市场发展的不成熟、价格体系尚不完善。事实上,碳酸锂这个小众原材料开始走向大众视野,也只是从2015年算起。这使得当前市场各方缺少统一、权威的价格参考,也就无法对未来价格形成有效的预期管理,最终致使碳酸锂价格巨幅波动。
除了成本端各家企业千差万别外,目前已知的价格端也极其复杂和混乱。不同市场、不同等级、不同原料类型的产品,其价格都存在一定幅度的价差。按照价格类型划分,包括了上述报价机构统计的市场均价,以及贸易环节实际成交的散单价格,后者虽然单笔成交规模普遍较小,却是最能反映市场细微变化的价格样本,近两年其价格走势多领先于前者。
基于以上行业变化,锂盐企业主动减产,甚至是停产也是在预期当中。而值得大家深思的是,现阶段是否出现大范围的减产以及减产所带来的供给减少,能否有效帮助锂价止跌。
参考:
1.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市值蒸发近千亿!难逃周期股“宿命”.来源:德林社.
2.锂业“自救”进行时.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