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隐私权在大数据时代拥有了新的性质和内涵,逐步出现了具有财产属性的金融隐私权。当金融机构利用非法搜集的信息获利时,消费者由于处于被动弱势地位,其金融隐私权正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近些年,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金融隐私权的事件逐步增多,更说明了我国目前对金融隐私权保护不足。那么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法律角度保护消费者的金融隐私权显得十分必要。

一、 金融隐私权的基本理论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将金融隐私权普遍定性为“金融隐私权是指个人享有其金融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披露的一种权利。关于金融隐私权的客体内容,当前学界认为主要包括下列三种类型:个人身份信息,也就是每个金融参加者独有的、具有识别性的基本信息。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个人交易信息,是指在进行金融交易活动中产生的、与交易行为紧密联系的信息。个人主观信息,是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金融活动经营者通过数据处理与判断而得到的关于金融参加者的个人偏好等信息。

消费者的喜好和潜在需求等隐私经常被金融机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筛选并进行推送,最常见的就是淘宝等应用软件会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以及购买能力推送商品,从而达到精准匹配消费者的需求。可见,在大数据时代,金融隐私权容易被经营者侵害的本质是因为其具有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财产属性。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传统隐私权具有被动性与消极防御性,禁止随意支配与处分,同时不受他人非法侵扰、知悉与使用。与之相反的是,金融隐私权具有主动性与积极支配性,金融隐私权所保护内容的特性决定了其将赋予信息持有者,即权利人以积极主张的权利,以便于权利人在金融业务中自由支配与处分个人金融信息,从而达到其进行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二、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困境

我国目前的法律规范虽然对隐私权有直接或间接的规定,但仅为原则性条款,没有直接保护金融隐私权的法律法规。通过分析现有法律规范得出我国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目前有关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范分散且效力较低。第二,现有法律规范中的条款难以用于实践。

目前,虽有规范性文件规定了限制金融机构获取和使用金融消费者隐私,但仅仅为原则性条款,并没有对消费者的金融隐私权保护进行详细的规定,仍停留在金融机构的义务层面,缺乏可实践性。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主要通过“分业监管”,监管机构履行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监督管理职责。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在对金融消费者的隐私保护方面,各个金融机构都在其内部设置了监管机构,但各个机构间分工不明确且缺乏沟通交流,且各机构职权的不同划分导致处罚标准也不相一致,这些都间接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保护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体系,这就导致各监管部门对侵犯消费者金融隐私权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罚时没有可依据的明确法律规定,最终也很难达到保护消费者金融隐私权的理想结果。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在现行的分业监管机制中,难以准确找到监管主体、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等问题证明了现有的分业监管机制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现状,无法很好地保护消费者的金融隐私权。因此,我国金融领域亟待完善现有监管机制,以促进金融市场进一步稳定发展。

三、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对策

通过借鉴域外国家的成功经验,得出保护金融隐私权需要构建统一的金融监管机制的结论。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金融市场的现状,发现构建我国统一的金融监督管理机制,不是取消相关机构对金融隐私的监管,而是构建以一个综合机构为核心,其他机构共同进行监管的统一监督管理机制。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这种监管机制仍由银保监会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消费者金融隐私权保护工作,与传统监管机制有区别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与之前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机构,负责消费者金融隐私的保护,具体负责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隐私权保护机构制定具体的保护规范和保护标准,并负责对违反规范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罚;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其次,隐私权保护机构在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监督各地方金融机构的工作;最后,对于还未形成消费者信息保护机制的金融机构,隐私权保护机构可以协助其构建信息保护工作机制,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

由于金融消费者自身缺乏相关的风险意识和法律知识,导致自身权益更易受到侵害,因此要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隐私保护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金融隐私权,还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结语

在不断更新的大数据时代,消费者金融隐私权保护面临着许多风险与挑战,为了提高消费者的意识,推进金融领域平稳健康发展,各金融机构以及各责任部门责任重大,要未雨绸缪地应对新的挑战。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隐私权,特征与困境,监管机制与救济途径探讨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领域持续稳定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秩序,制定完备的金融隐私保护体系是必要和急需的。金融隐私权保护之路漫长而艰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各尽其责,才能构建完善的金融隐私权制度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