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半岛政前方丨青岛一季度“交卷”:增速4.8%高于全省,开局良好!

半岛全媒体首席评论员 高书华

拼经济之年,信心从哪里来?开门稳、开门红十分重要。

4月26日,青岛市交出一季度“答卷”,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

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503.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2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10.77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357.86亿元,增长5.1%。

从GDP增速上看,青岛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0.1、0.3个百分点,高于宁波0.3个百分点。

1

实体经济是整个城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从数据来看,全市工业生产企稳回升,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比1-2月份加快3.4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增长9.7%。

分行业看,一季度全市 35 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比1-2月份提升17.1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334种工业主要产品中有170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新动能增长引擎作用持续显现,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2%,比1-2月份加快9.2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1.4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31.1%和10.4%。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和城市更新步伐加快,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19.5%,占投资比重24.5%,比上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6.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个百分点。

2

和全省数据相比,青岛第三产业回升明显,增长5.1%,高于全省的4.5%。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占生产总值比重6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4%。

居民消费相关服务业迅速回暖,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9.7%和10.5%。

1-2月份,规模以上娱乐业、文化艺术业、教育等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7.2%、28.4%和19.4%。一季度,全市航空旅客吞吐量393万人次,同比增长71.2%;铁路客运量533.9万人次,增长91.0%;水路客运量24万人次,增长243.3%;邮政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3.1亿元,增长10.5%,行业复苏活力进一步增强。

反映在消费市场上,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4.9亿元,同比增长4.2%,比2022年加快5.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1176.2亿元,增长3.8%;餐饮收入128.7亿元,增长8.1%。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青岛外贸韧性不断增强,结构继续优化。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075.4亿元,同比增长6.1%,比1-2月份提升12.0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分别增长4.9%和23.8%。

3

没有一份努力会被辜负,没有一滴汗水会被遗忘。

开年以来,青岛就以时不我待的拼劲和干劲,拼实体经济、拼大项目、拼招商引资,密集召开的动员大会和工作推进会议,勾勒出了青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1月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召开。明确提出:打好“新制造”建链强链、“新服务”融合提升、“新园区”释能增效、“新项目”持续扩量“四场硬仗”,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月31日,全市“振兴实体经济 促进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召开,进一步强化“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

2月4日,全市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研究部署制造业发展的任务要求和实现路径。

2月20日,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和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召开,强调要聚焦聚力“集群发展”、聚焦聚力“招大引强”、要聚焦聚力“园区建设”、聚焦聚力“创新驱动”、聚焦聚力“优化环境”,推动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在项目建设上,2023年青岛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20个,总投资1.38万亿元。其中,重点建设类项目363个,总投资9391亿元;重点准备类项目157个,总投资4391亿元。520个重点项目中,“四新”经济类项目316个,占60.77%。其中,具有较高成长性的高技术创新型平台类项目68个。

招商引资上,一季度全市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64个,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2个。虚拟现实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已引进产业链项目77个,阿斯利康(一期总投资4.5亿美元)等重点项目签约落户。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仪器仪表、绿色低碳新材料等产业园已对接上下游产业链意向落户企业96家。

4

目前,各省各城相继披露一季度经济数据,最近比较热的话题是宁波赶超了天津。

一季度,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715.3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上年全年加快4.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62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32.56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2456.20亿元,同比增长6.0%。

宁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677.4亿元,增长3.3%,其中工业1560.2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63.9亿元,增长5.5%。

在2022年经济排行榜上,宁波排在天津之后,列第12位,青岛在宁波之后,排第13位。在一季度宁波超过天津之后,青岛被外界看好,成为天津的有力竞争者。

GDP绝对值差距上,青岛和天津2022年一季度GDP和2023年一季度的差值比较稳定,在160亿到200亿之间。而且,一季度刚刚结束,全年经济你追我赶,也是常事。

拼经济是一场持久战,赛道长且远,不容半点懈怠。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势产业一马当先、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但请相信,所有的蓄势最终都会生发,所有向下深扎的努力,必将成就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