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今天,我们说一个有趣的事情,“上门女婿”也就是之前很火的电视剧里所提到的“赘婿”。按理说,上门女婿一般都是家里很困难、没什么本事的男人入赘岳父家里。但在东汉末年,有两个可称一方诸侯的人物,其实都是“上门女婿”!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陶谦——甘公慧眼识佳婿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人,东汉末年大臣,汉末群雄之一。熟悉三国历史或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陶谦肯定不陌生,“陶恭祖三让徐州”的故事大家也都耳熟能详,陶谦当时的官职是徐州刺史,也算得上一方诸侯了,但陶谦年轻时候可没这么风光。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陶谦的父亲,曾经担任过馀姚县长,可以看出陶谦的家世并不是多么显赫。陶谦幼年时父亲去世,少年时以性格放浪闻名县里,十四岁时以布作为战旗,骑着竹马与乡里小孩子一起嬉戏,县里的少年们都愿意天天跟着陶谦屁股后边玩。从这段记载看来,陶谦也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半大孩子,没什么过人之处。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但总有人“慧眼识英雄”。有一天,陶谦的同乡、曾任苍梧太守的甘公出门时遇见陶谦,见到陶谦的外貌不凡,于是叫上车来与他交谈,感到非常高兴,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陶谦。甘公的妻子对此非常愤怒,但是甘公对其妻说:“这个孩子外貌奇特,长大后必成大器。”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这个甘公看来非常善于相面,一眼就看出陶谦的不俗之处。结婚后在岳父的督促下,陶谦后来喜欢上了学习,先是考上诸生,在州郡为官,后被举为茂才,拜尚书郎,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其后迁幽州刺史,被徵拜为议郎,一步一步成长为一方诸侯。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公孙瓒——岳父看重召为女婿公孙瓒(?—199年),字伯圭(一作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公孙瓒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因为他是刘备的老同学,公孙瓒其实是辽西大族出身,家族中世代都有人担任两千石的高官,但由于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如果没有遇到后来的岳父,恐怕公孙瓒的一生也不会有什么波澜。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公孙瓒遇到了他的贵人。据《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公孙瓒“人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简单来说就是公孙瓒长得非常俊美,说话声音洪亮,言谈举止中处处显露出很有智慧。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涿郡侯太守发现公孙瓒这个小伙子之后,越看越顺眼,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此后,在岳父候太守的帮助和督促下,公孙瓒拜当时大儒卢植为师,继续学习,也就是在这里公孙瓒遇到了刘备,两人结下了同窗之谊。此后公孙瓒仕途一路平坦,逐步做到中郎将,汉末乱世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中国的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现在很明显,在两汉更明显!因为两汉实行的察举制,读书人想要做官必须被举为孝廉或者茂才,否则只能当个小吏。这样一来,如果你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所以就没人举荐你,你就没法真正踏入官场。像陶谦、公孙瓒正是靠着岳父的培养、举荐,才正式进入官场,自此平步生云,成为汉末群雄之一。

汉末群雄中,有两个“倒插门”女婿——陶谦、公孙瓒

反过来说,不论是甘公还是涿郡候太守,他们之所以看重陶谦、公孙瓒,也是为了保持家族日后的兴盛。一旦陶谦、公孙瓒能够成为两千石以上的高官,这也是他们家族的政治资源,这样才能保证家族长久的延续。曾经看过一句话,你的奋斗不单单是为了你,也是为了你的家族,所以加油搬砖吧,不论你在干什么啊!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