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汉末三国有两人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王允

王佐之才,意思是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虽伊、吕亡以回。”刘向是西汉末年大儒,董仲舒大家不陌生,正是在他的建议下汉武帝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佐之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有宰相之才!

汉末三国有两人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王允

鲁迅先生写过这么一句话: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可也是枣树。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人被称为有“王佐之才”,一个是大家熟知的荀彧,另一个却是大家不太熟的王允。

王允——王佐才也,为国死难

大家对王允的认知,可能主要是通过《三国演义》精彩的故事“王司徒巧设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当然历史上其实没有貂蝉,也没有美人计。但王允的确联合吕布、士孙瑞等人诛除了祸国大贼董卓,而且王允年轻的时候被称为“王佐才也”!

汉末三国有两人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王允

王允出身山西的王氏家族,王家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长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少年时期,王允就已经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远近文人学士都对他刮目相看。习文章、阅经典之余,王允还坚持习武强身。

他崇慕卫青、霍去病的威猛和气度,同时也佩服他们誓死卫国的精神。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而且还要心忧国家,建功立业。郭泰是和许劭齐名的东汉名士,经他们品评的人物往往能获得很高的声望。有一次郭泰见到年轻时候的王允,感到非常惊奇,称赞“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并且和王允成为忘年之交。

汉末三国有两人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王允

面对倒行逆施、残暴好杀的董卓,王允表面上屈从于董卓的淫威,暗中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斗争。公元192年,最终王允联合吕布成功的诛杀了董卓,为东汉朝廷除掉了最大的祸害。董卓被杀,朝廷上下一片欢腾。但王允在如何处理西凉残部的问题上,没有正确应对。

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劝说下收拢残兵反攻长安,吕布慌忙领兵出逃,招呼王允一同逃走。王允断然拒绝,对吕布说:“如果天子祖先在天有灵,能赐福社稷,保佑我们的国家平安无事,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我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死来报效朝廷。”

汉末三国有两人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王允

“皇上年纪幼小,少不更事,只能靠我们来辅助他。国家遭受如此灾难,如果弃下皇上,只顾自己逃命,我实在是不忍心。况且,我身为宰相,不仅不能使国家平安无事,反而导致逆贼的反叛,我的责任重大啊!请你出城以后,多多鼓励关东豪杰,要常常念及皇上!”

面对残暴的凉州兵,王允慨然赴死,随着王允的死去,东汉朝廷再次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当中。王允在董卓气焰最嚣张的时候,选择虚与委蛇,暗中密谋除掉了董卓,东汉朝廷似乎重新看到了希望。虽然功亏一篑,但王允慨然赴死,至死不忘朝廷,不愧“王佐才也”的称赞。

汉末三国有两人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王允

荀彧——王佐才也,忠心汉室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后来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大为惊异,说道:“王佐才也!”

汉末三国有两人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王允

荀彧选择曹操后,在战略上为曹操提出深根固本、奉迎天子的规划;战术上,荀彧曾面对陈宫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而且荀彧一直坐镇后方,为曹操足兵足食,让曹操放心的四处征战。可以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荀彧的功劳是第一位的。

然而随着曹操实力的不断扩大,曹操本人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只有一郡一州之地时,曹操和荀彧是好的合作伙伴,而当统一北方之后,曹操萌生了更大的野心。所以当董昭提出曹操应当进爵魏公之时,荀彧表示了反对,因为这不符合荀彧匡扶汉室,重建汉朝的政治理想。结果自然可以预见,荀彧因此而不明不白地死去。

汉末三国有两人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王允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给荀彧写的传记最后有句评价,“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从这个评价当中可以看出,陈寿对于荀彧是非常推崇,但同时也有些同情的,认为荀彧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志向。而荀彧的志向,就是匡扶汉室,这是荀彧坚守一生的信念。

汉末三国有两人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是荀彧,另一个是王允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虽然王允、荀彧最终没能挽救腐朽的东汉,但他们一生坚守匡扶汉室的志向,为之付出努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总是让人钦佩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