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方戏焕发出勃勃生机
莆仙戏《踏伞行》。资料图片
贵州花灯戏《月照枫林渡》。资料图片
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资料图片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资料图片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组织的调查,目前全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其中昆曲、京剧本是地方剧种,但因其历史悠久,具有全国性的影响,所以现在说地方戏一般指昆曲、京剧以外的剧种。按照形成历史长短的不同,这些剧种又分为古老剧种、年轻剧种和新兴剧种。这些剧种具有中华美学的共同特点,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当下,继续做好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8个剧种都在国家级平台上得到展示,彰显文化自信
戏曲史学家认为,宋元时期南戏和北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正式形成。此后,各声腔剧种的兴替时有发生,但作为一个整体,中国戏曲一直在群众中滋荣发展。清代初年以后,出现了地方戏的勃兴。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于旧中国国力的衰败,经济的凋敝,许多剧种都面临生存的困难,甚至濒临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戏曲艺术焕发了青春,戏曲艺术家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各剧种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表演人才。之后,原文化部又提出了整理改编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的政策,不同题材的优秀剧目呈现于舞台,使各地方戏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艺术魅力。
随着昆曲、京剧和大多数地方戏剧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各剧种的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传承工作受到重视。这对地方戏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戏曲是群众的一种娱乐手段,但它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使命,因此必须特别加以保护,并通过宣传等方式加深群众对戏曲艺术价值的认识。
当戏曲艺术受到外来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冲击,不论是古老剧种还是年轻的剧种都产生了危机感,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戏曲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戏曲艺术支持的力度,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比如在江苏昆山举办的全国戏曲剧种展演,348个剧种都在国家级的平台上得到展示,使许多原来不为人知的小剧种增强了文化自信。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办了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其中地方戏占最大比重,这些剧目显示了新时代戏曲创作的显著成就,为地方戏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守正”是守民族文化精神之正,也是地域文化特色之正
所有的“非遗”项目都是活态的,其传承必须是活态传承。对地方戏的保护传承来说,许多学者强调一定要“原汁原味”,这也引起一些从事创作的同志的疑虑,认为非遗保护会束缚创新。对此,必须有辩证的理解。
戏曲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一直是在发展变化的,在明代,王骥德就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迄今,不知经几变更矣!”现在的变化就更快。不应该也不可能阻止戏曲的发展变化。但变又不应离开戏曲和剧种的特色,有学者提出,不能在旅游等因素的压力下变得不伦不类。坚持守正创新是正确的原则。“守正”,首先是守民族文化精神之正,也应包括守地域文化特色之正,在此原则下努力创新,使之适应群众审美观念的变化。
地方戏一直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借鉴中向前发展的,比较年轻的剧种又必然和必须向比自己年长的剧种学习。但这种学习、吸收和借鉴一定要有利于增强自己的特色,而不能失去自我。
20世纪40年代,袁雪芬等一批有革新精神的演员曾努力进行越剧的改革。袁雪芬说,越剧有两个“奶娘”,一个是昆曲,一个是话剧。越剧在汲取“奶娘”的乳汁后健康成长,发展为大剧种,但它并未变成昆曲或话剧。东北的新兴剧种吉剧在创立之时,就提出“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口号,遵循这一原则,吉剧在成为行当齐全的剧种后,依然保持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前段时间,有些地方戏为了追求艺术上的“提高”,在表演和舞台呈现上自觉不自觉地向大剧种靠近,甚至出现了许多剧种“趋同化”的现象,引起业界的担忧。从近期演出的许多优秀剧目看,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变,但仍值得我们警惕。戏曲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永葆艺术特色。
保持雅俗共赏的品格,才能生生不息
地方戏产生于民间,因而较为通俗。在发展过程中,有文人的积极参与,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因此具有雅俗共赏的品格,这是戏曲能够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今天,在追求提高剧种和剧目的美学品位时,一定不能丢掉雅俗共赏这一优势。
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戏,必须坚持“三并举”的正确方针。不同的剧种在表现题材方面有自己不同的长处,对不擅长的题材可以探索,如贵州花灯戏演出的《盐道》《月照枫林渡》,厦门歌仔戏演出的《侨批》,内容都比较厚重,是以前很少表现的题材,但他们都注意到发挥本剧种的长处,所以能够取得成功。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从“小人物”的视角叙述宏大题材,把其他民间艺术融于地方戏曲之中,做到了较深的思想内容与精彩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我们既要重视重大题材、现代题材,也要重视古代生活题材、民间生活题材;既要重视富有哲理思想的、引人思考的悲剧、正剧,也不可忽视寓教于乐的喜剧。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和邵阳花鼓戏《豆腐西施》都因其植根于民间生活的喜剧性而得到热烈喝彩。
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戏要对剧目和表演同等重视。莆仙戏《踏伞行》的成功,既在于剧本创作在传统基础上的别出心裁的创新,也在于美妙的传统表演手段的运用。莆仙戏特有的蹀步(一种特有的表演程式)和各种手势,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作品具有耐人品味的韵致。
培养本地的作家、艺术家是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戏的关键。邀请知名剧作家和导演进行创作不是不可以,四川的徐棻和福建的郑怀兴都为外地剧种写过很优秀的剧本,推动了这些剧种、剧团的发展;但长久之计还是要培养本地的艺术人才。杨兰春、齐飞等河南剧作家写的豫剧剧本,魏明伦等四川作家写的川剧剧本,所特有的“味道”,是外地作家很难写出的。培养本地作家、导演是避免剧种趋同化的治本之策,也有助于我国戏曲继续保持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格,更好地在新时代传承发展。
(作者:安葵,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戏剧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