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糖”后关键阶段,厂家不压货一年白玩
文丨关三
3-5月是饮料企业最为尴尬的时节,向前没有CNY销售良机,向后还不到销售旺季。可距离销售旺季也没太多时间了,因此为了防止旺季无货供应,这个时候就要开足马力来生产产品。
然而,这个时候生产的产品明显是高于市场动销的,那么,企业往往会自己租个仓库,来存放多余的产品。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企业在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上又加了一道,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赢利能力;同时,因为赢利能力差,企业能够在终端使用的费用也会下降。
这就让很多企业看起来销量还可以,但利润不高;旺季是卖断货,感觉很不错,但其实是淡季没准备好销售。
把货弄到经销商仓库
我们说3-5月的尴尬就是天气要热不热,偶尔还给你回到冬天,这让产品的销量极为不稳定。所以,业务去终端铺货,店老板的说法都是:销售旺季不到,动销不好,没人买,再等等。
其实,旺季不到,消费者真的没需求吗?确实,需求不如高温天气,但不代表没有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冲动性消费总是有需求,可之所以你的产品没动销,不是因为你的产品不好,而是因为那些大公司已经锁牢了消费者的需求。
为何这样说?正是因为农夫山泉、康师傅们都已经开过了水头,基本把终端“塞”的满满的。在淡季需求有限的时候,终端店老板肯定要把这些已经塞进去的货消化掉,把你的产品放一放。所以他们说,再等等,等天气热。真实的意思就是,“等我把这些大户的产品消化消化,等旺季了再补充下你们的产品”。
这样的结果就是这些能“压”货的大佬们在淡季业务整排面的整排面,割箱的割箱,整冰箱的整冰箱;相反,你自己的业务也是走市场,但要排面没排面,要陈列没陈列,企业工资不少发,业务也看起来勤劳,但就是没直接的效益。你问业务,业务也说,还不到旺季,没有回转。等旺季来了,一切都好。
于是,总部为了保证旺季的销售,天天生产,把自己的仓库装满,还要去外租仓库。为什么?因为不动销,所以,经销商不进货。
可是,企业有没有想过,这个时候应该做的事,不是把自己的仓库装满,而应该把经销商的仓库装满?旺季卖断货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那是因为你在淡季没有布好局。想一想,做饮料的企业,你自己的仓库到经销商仓库再到终端快,还是直接从经销商仓库到终端快?显然,是后者。
淡季,经销商仓库没有你的货,到旺季加足马力发货,经销商还说,到旺季我可以“货不落地”——就是你的每一次起发量,我找几个二批就把货分下去了,都不用进我的仓库,大量节约了经销商的仓库成本和搬运成本。
这基本上就是经销商淡季不用租仓库,旺季货不用进仓库,确实大大节约了经销商的成本,让经销商的利润有所提升。可这样的方式方法,对于企业来讲,却失去了销售的先机。我们说快消企业是没办法做到企业终端直营的,你必须要经历经销商这一环。那么,如何利用好经销商的资源?真的只让经销商做个打款中转站吗?
有朋友说,小三你这又是让企业对经销商不仁道的“挤压塞”,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么落后的手段。
我们要明确一点,“挤压塞”并不是让企业死亡的原因。我们看一下那些被外企收购的国内品牌,大家都会发现一个特点,但凡被外资收购的国产品牌,只要创始人团队离开了,那这个品牌也就等于要“死”了。无论是乐百氏还是后面的银鹭,亦或更早的一些品牌。
我们分析说,是因为这些品牌本身在终端各种压货,提前透支市场。而外企到来后,按市场规律去经营管理,但市场恢复不了。于是,外企只能退出,再转手卖给国内的企业来接盘。
提前透支市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压货、塞货了。也就是这些品牌,在压货、塞货的时候,反而给人一种市场越做越大的感觉——如果没有发展前景,没有外资会愿意收购。但收购后,你不压货、不塞货了,反而市场越来越萎缩,甚至直接“死亡”了。
旺季之前,“策略”性压货
我们说,压货并不会让产品“死亡”,给产品最大伤害的是窜货、乱价、价格倒挂。
以凉茶为例。最近这两年,加多宝的品牌力是远远低于王老吉,销量自然也不如王老吉。但有些做王老吉的经销商反而开始倾向于去代理加多宝?为什么?因为这两年加多宝给经销商最大的动力就是产品价格不到挂。保证经销商打款价与出货价有2元的利差。其实,这个利差并不算大,但经销商却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
而王老吉,现在在市场的主动性更强,品牌力也更强,但在市场销售政策的制定上,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思路,促销政策很多,可经销商打款价却高于出货价,可能经销商打款价48元,但出给终端价是45元。这就是因为批发搭赠促销政策,让经销商出货时需要把费用也折进去,就导致给终端的价格是比经销商的打款价还要低。经销商算这个账的时候,又算不明白,这就有了各地因为批发搭赠力度不一样,终端价格不一样,而后窜货什么的又来了。
当然,带来的结果是王老吉市场销售份额比加多宝的更高。可很多经销商盘算利润,感觉还不如卖加多宝的利润多。
我们再说说农夫山泉。提起“压货”,肯定少不了农夫山泉。基本上一到淡季,经销商都是跳脚的骂,一到旺季,就说“销售还行,钟老板对市场把握很好”。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因为农夫山泉的市场没有乱价、窜货这样的情况发生。农夫山泉每个大区都会有一个商业联盟,一种由经销商组织的联盟,每个经销商都收一大笔的费用用做保证金,保证不低价、不窜货。
事实上,现在很多企业也都收这种叫“保证金”或“诚意金”的费用。但企业收了之后的效果是什么呢?往往考虑经销商的体量与任务量,根本不敢处罚经销商,这就让经销商变得有恃无恐。所谓的窜货,被抓也就是把业绩划到被窜的区域,如果抓不到或者你不敢处理,那经销商就会有很大的收益。
而农夫山泉的处理方式是经销商自己组织自己收钱,自己管理,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是经销商,你伤害我的利益我就处罚你,与企业无关。所以,这样的结果就是经销商压的货再多,但并没有乱价的情况。不仅没有乱价,甚至很多区域经销商还把产品加个0.5元出货。
又有人会提出质疑,有新消费品牌去年销售遇冷,就是因为经销商、终端大量的塞货。塞货不是全部原因,主要原因还是产品利差之下,业务员给经销商许诺的各种费用,让经销商觉得有利可图才去窜货;可产品销售出去后,发现业务员许诺的费用兑现不了。导致经销商不挣或少挣钱,这才让大部分经销商对品牌失去信心。
同样,并不是把货塞满经销商仓库或是让经销商再租仓库就是压货。通常,企业与经销商是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大部分企业都会给经销商处理产品的额度。也就是如果你的产品接近临期,会有政策帮助经销商处理产品,因为这说明产品或者企业销售遇到问题是企业的责任,没做好保证经销商动销的手段,必然要承担经销损失。
快消行业都有一个起订量,也就是货车常用的4.5米-12米之间的数值。当经销商的货需求少,大家通常淡季是发4.5米这种起订量的车,这样是会大幅增加运输成本的。可当你淡季时配好货,给经销商多以9米/12米的货车去发货,这个运输成本也是降低的。
同样,企业在淡季的生产线利用率也是低的,再加上租仓库等等,这个成本累计是相当高的。这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淡季企业的生产线不饱和,旺季生产线各种冒火星生产。可当旺季的时候,也是全国用电高峰,这几年旺季的限电等不可抗力,也让企业即便在旺季也无法生产。
看起来是旺季卖断货,淡季货不动,在你的纠结中,那些会把经销商仓库压满的企业则收获了最大利益。
淡季就应该把货放在经销商仓库,让自己的生产线开工率饱和起来,这样旺季来的时候才会有更大的销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