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他、她、祂、牠、怹、它”
今天来说说汉语中几个第三人称的汉字,第三人称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第三方。在言语活动中﹐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不出现在作品中,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运用第三人称即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汉语中的第三人称字有&34;﹑&34;﹑“祂”、“怹”、“牠”、&34;等,随着现代汉语习惯和汉字简化等原因,有些字已经很少使用了。
他tā
⒈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他们(可包括男性和女性)。他杀。
⒉别的,另外的,与“此”或英语中的 [other]相对应。如:他人。他日。他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
⒊虚指:睡他一觉;打他个措手不及。
“他”字本作“佗(tuó)”。形声。从人,“它”省声。本义:负担、负荷。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在没有必要区分性别或性别不明时用“他”。
她tā
⒈ 用于女性第三人称。
⒉ 称代美好的事物或者自己所敬重、热爱和喜欢的事物,往往用“她”字,用以代称国家,山河,旗帜等,表示敬爱。
“她”字,最早读jiě,同“姐”。 对比自己年纪大的同辈女性的称呼或对未婚女子的通称,如:姐姐、小大姐。
扩展阅读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人称的女性,我国古代已有这个字,读作jiě。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出现了tā这个音。
刘半农
当时这个”她“字属于生僻字,故刘半农以为自己创造了”她“字,其实不然!
近代以前,中国本无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几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作此区分的必要。但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的东渐,这一问题就逐渐出现和凸显出来。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汉语中没有字与英语“She”相对译,后来人们又借用吴方言中的“伊”来专门代表女性第三人称单数,并在晚清和“五四”前后成为一种趋势。像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中,就惯用“伊”字来专指女性。
五四运动时期对英语“she”的翻译
早在1917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以对应“she”的建议,不过他虽有此非正式的提议,却并没有发表文章明确阐述有关见解。倒是周作人于1918年8月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撰文,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建议:“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觉不便。半农创造‘她’ 字和 ‘他’ 字并用。”但周作人以“印刷所里没有,新铸许多也为难”等理由认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而周本人也仍然乐于使用已经习用的“伊”字。此事一时轰动全国,并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称赞,并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因为其本身属生僻字,所以小字典原没有收录。),此事在当时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祂tā
1.西方宗教在华传教時,用作对上帝、耶稣等的第三人称代名詞。如:「祂就是真理,信祂得永生。」
2.泛指一般神明的第三人称代词。
怹tān
第三人称的尊称(通常老北京人爱用此称谓)。如:新年里,祝福母亲怹老人家,福体康泰,万事如意。
牠tā
同“它”,用于动物的第三人称代词。大陆地区很少使用,港台地区还保留了这个字的用法。
“牠”字还有一个读音tuó 同“㸰”、同“犐(kē)” 古书上说的一种无角牛。
它tā
现代称人以外的事物的第三人称代词。港台地区指无生命类的第三人称。
它:从宀、从匕。阴阳交覆下的相与比述为它之范式。本义:阴阳交覆外的存在。(即第三存在)
始见于甲骨文 。蛇、它、也三字形有相混现象。自战国后才开始逐渐明确区分。《说文解字》:“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蛇,它或从虫。 ”。蛇是它之范式,本义是蛇。因字义细化。它加虫变声shé以示区别。上古艸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蛇是人以外的事物,所以它引申泛指其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