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令人怀念了!一位法国摄影师眼中,1970年代的上海
70年代的上海,一对母女在拍纪念照,摄影师使用的是海鸥双反相机。保罗·科克/摄
19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的上海,到底是什么样子?
当时还没有东方明珠,也没有浦东新区,街头充满六七十年代的气息。
当时正好有一位法国摄影师,名叫保罗·科克(Paolo Koch),用他手中的单反相机,拍摄了罕见的70年代上海照片。
保罗·科克不仅来过上海,他在六七十年代,前后两次来到中国,在当时中国最大的几个城市里,都留下了彩色照片。他到过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南京,长沙、无锡、郑州等城市。
最终,保罗·科克把在中国拍摄的照片,于1981年结集出版《中国》(La chine)摄影画册。下面,就来看看保罗·科克镜头中,1970年代的彩色上海。
一辆从上海开往乌鲁木齐的Z字头直达火车。火车车厢十分古旧,但人们的表情十分纯真,洋溢着笑容。
70年代的上海,街头只有两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一是公共客车,二是自行车。上海是永久、凤凰两大单车的产地,与天津生产的飞鸽齐名。街头挂有不少红色宣传标语。
一位小女孩,正在拉小型手风琴,似乎是专门为儿童打造的乐器。7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但上海毕竟是大城市,女孩的衣服很洋气,而且没有补丁。
这是一幅60后、70后、80后十分熟悉的情景,在老城区的院子里、街道上,几个小伙伴一起读书学习。那个年代,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不重,天天都在快乐地玩耍,一个军绿色小书包,都装不满。
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哄孩子睡觉。尽管是70年代,小朋友的玩具车已经很高档了,但这毕竟是上海,不是小县城和农村的孩子,可以享受得到的。
上海街头的一家服装店,从衬衫和领带看,已经有一些西式的风格了。但窗台前的顾客,却仍穿着比较传统的服装,形成鲜明的对比。
上海的一个街头,人们骑着单车,背景中是法国梧桐树,这是上海和南京一带最常见的行道树。背景围墙上,还可以看到六七十年代常见的宣传画。
这里可能是上海的郊区,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在看书,姐姐好奇地看着这位拍照的外国摄影师,弟弟坐在简易的摇摇车上,这个摇摇车明显没有城里孩子的玩具车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