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文|叫小焦

编辑|叫小焦

图|叫小焦

文章约3200字

阅读时长约6min

前言

包子是我们国家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传统美食,由于我国疆域宽阔,各大区域有同有异,尤其是南北之间有着不同的食材和制作工艺,所以造就了很多不同口味的独具特色的包子。不仅如此,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和自然环境也对包子的制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来看看这些包子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这个品牌开始于1858年,从小做大,直到成为一款享誉世界的传统风味小吃,当然,主打的就是大包子。狗不理包子被称之为中国灿烂饮食文化中的一粒瑰宝,并被公推为远近闻名的“天津三绝”之首。

很多人好奇“狗不理”这个名字究竟如此滑稽,其实这个“狗”说的不是真的狗,而是乳名叫“狗子”的卖包子的。他的原名叫高贵友,其父亲四十岁得子才有了他,所以倍加疼爱,取名为狗子,意味好活求得平安。

“狗子”长大后开了一家包子店,由于手法娴熟,童叟无欺,生意异常的火爆,以至于时常没空和顾客搭话,于是大家便称他为“狗不理”。久而久之,名字被喊顺了,他的包子便被称之为“狗不理包子”。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狗不理包子

如今这包子历经了一百六十多年,在不断的改良和创新下,也拿到了“津门老字号,中华第一包”的美誉。

四川韩包子

韩包子是我国四川成都地方的一道传统小吃之一,和狗不理包子一样,从创业至今也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作为全中国最普遍的小吃——包子,想要在一众美食中脱颖而出,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而这个四川韩包子就做到了。

从选面到选馅儿,四川韩包子从来不敢有一丝懈怠。经过苦心制作的包子必定要皮薄色白、纹理清晰、馅心细嫩才可端上台面。

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来到成都开设了“玉隆园面食馆”,主营汤圆、水饺、面条等食物,但在此期间,仅仅是被当做点心做配菜的包子却深受大家喜爱,甚至很多人来此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一口包子。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四川韩包子

待韩玉隆去世后,这家店干脆就专心卖包子了,创造出了“南虾包子”、“火腿包子”等新品种,名声大噪,此后便有了“北有狗不理,南有韩包子”这一说法。

南翔小笼包

南翔小笼包原名叫作“南翔大肉馒头”或者“南翔大馒头”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一道传统名小吃。南翔小笼包于1871年诞生,在当时配料一直未公开,极其神秘,且制作技艺也是一直靠师徒之间薪火相传,绝不泄露一丝一毫于外界。

这便为这款包子蒙上了一道极其神秘的面纱,不管是不是因为这极其保守的特单,很多人不远万里也要来尝尝这包子究竟好吃在哪,是否真的有传的那么好吃。

来了之后发现果不其然,刚端上来的包子热热乎乎,皮薄肉嫩,筷子挑起褶皱仿佛吹弹可破但又细腻粘稠。咬下一口,汁多味美,十分爽口。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南翔小笼包

不过后来在1900年,因为战乱等因素,第三代、第四代的传人的记载没有找到。但到了建国之后,古漪园终于重新恢复了南翔小笼包的经营,使这道美味终于又回到了人们的餐桌上。在2014年,南翔小笼包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了全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开封灌汤包

开封灌汤包是河南开封著名的小吃之一,其风味独特,广受国内外游客好评。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一款小吃历经千年还能经久不衰实属难能可贵。

开封的灌汤包皮薄如纸,洁白如瓷,轻轻一拉便有透明之感。笼子不大,包子个个小巧玲珑,有着“提起一绺丝,放下一薄团,皮像菊花心,馅似玫瑰”的说法。

这包子看似干,实则浓,一口下去灌汤流油,飘香四溢。素有“先开窗、后喝汤、满口香”一词。开封灌汤包的美味虽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馅儿和汤,但唯有一副好皮儿撑着,才能将此美味发挥到极致。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开封灌汤包

开封灌汤包不用发面,只用死面,这样可以使皮儿更薄,且不掉底。要经过搓、甩、拉、拽,几次贴水,几次贴面的“三软三硬”,才能上的了台面。开封灌汤包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劳动人民手中智慧的结晶。

叉烧包

叉烧包是广东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熟悉广东朋友都知道,粤式早茶有“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和蛋挞,这“四大天王”之一的叉烧包就是因为其馅儿是叉烧肉馅才得名为叉烧包。

在盛行的“一盅两件”甚至是更早的年代,叉烧包已经在人们的早茶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说起叉烧包您可别以为学问都在馅儿里,制面也是叉烧包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叉烧包

一般包子的面都是北方常见的发酵面,而叉烧包的面在此之上又经改造而成。尤其是在包的时候,要独具匠心,等包子蒸熟后顶部自然开裂,微微露出内馅儿才为绝美,就像是一个小馒头绽开了花一般赏心悦目,不仅吃起来舒心、看起来也有食欲。

上海生煎包

上海生煎包是流行于中国上海的一道传统地方小吃,又被称之为“生煎馒头”。上海人对饮食早点十分讲究,生煎包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深的上海人民的喜爱。

这道小吃据说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原本是茶楼的兼营品类,奈何太过出众,一度压过了主营的食物。这上海生煎包看起来小巧,闻起来酥香,既入眼又入口,十分上的了台面。

上好生煎包一般由虾肉、鲜肉和蟹黄做馅儿,金黄色的酥脆外皮将其包裹,再撒上芝麻和香葱,一口下去虽然没有开封灌汤包如此多汁,但却恰到好处,即使是社会名流,也可以斯斯文文的小口品尝。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上海生煎包

不过到了如今,由于上海生煎包走出茶楼,走向街头巷尾,其需求越来越多,个头也越来越大,随之汤汁也变得多了起来,所以不仅包起来要小心,吃起来必须得耐得住性子。否则一口下去,很容易被生煎包里的汤汁给烫着。

扬州三丁包子

扬州三丁包子是江苏扬州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扬州三丁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白”,从选择面粉就开始筛选,必须要“洁白如雪”才算合格。所谓三丁包,就是有鸡丁、肉丁、笋丁这“三丁”。

曾经相处乾隆下江南时,扬州准备了五丁包子来迎,所谓“五丁”分别是是海参丁、鸡丁、肉丁、冬笋丁和虾仁丁。据说乾隆品尝完后十分高兴,大家赞赏一番。

从此这五丁包子便流传开来,但大多百姓并吃的起海参和虾仁,所以很多餐馆考虑到这点,便早佐料上下了功夫,舍弃了这昂贵的两丁,味道相差无几,但价格便宜不少,是物美价廉之典范。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三丁包

清朝人袁枚也曾在《随园食单》中写道:“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这三丁包子由于发面发的好,所以面软而有韧性,吃起来有嚼劲且不粘牙。不仅如此,软糯的皮儿在蒸的过程中极大的吸食了馅儿丁的卤汁,变得更加的松软且鲜美无比。

即使放上一段时间也不见得发硬发涩。又由于馅儿多馅儿密,于是便有了咸中带甜、油而不腻的她点。再加上美观的造型,成为了淮阳点心首屈一指的代表。

新疆烤包子

烤包子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食物之一,最有别于其他包子的不仅是做法还有其肥瘦相见的馅儿,不仅新鲜而且口感极佳。

烤包子的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说烤包子是随伊斯兰教一起由波斯传入的,最后由突厥人继承;而另一种说法则具有可信性并更为维吾尔族人民认可,据说在一千多年前,烤包子是由主管食品的神依不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圣人制作并最终流传下来的。

在如今很多烤包子铺,当热乎乎的烤包子出炉的时候,卖包子的小伙子们都会喊出“依不拉音·艾利克斯拉木”这个名字。

烤包子最有特色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外形,它有别于一般包子那样圆润白净的外表,以棱角分明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其金黄的色泽也与一般包子煎出来的黄有所不同,显得更脆更亮。刚出炉的烤包子拿着烫手、吃着烫嘴,不过静置一会后,一口下去酥香迷人,香气扑鼻,简直就犹如一场味蕾的盛宴。

中国“十大特色包子”,一笼包子就是一座城,有你喜欢的那种吗?

新疆烤包子

一般烤包子分为三种,分别是带辣子西红柿的、皮芽子肉的、还有大块纯肉的。如今有很多地方也卖有新疆烤包子,不过就像任何传入他乡的民间特色食物一样,虽然美味依旧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味道。大概只有在新疆当地那一声声“依不拉音·艾利克斯拉木”下,这种美味才会变得更加迷人。

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作为包子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中意的或者所摒弃的,不过无论怎样,无论各地的哪种包子,只要是吃的好吃的爽,那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