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中美双方一旦开战,这4大因素决定了中美之间谁能赢
中国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存在较大差异,老一辈的中国研究学者普遍更加敬畏中国,而年轻的美国智库成员,主要出生于二战后,接触中国研究较晚的一代,则更像拜登,表现出一种优越感和对中国人的轻视,这种认知差异在对中国政策上反映出来,老一辈学者相对更反对对华冷战战略,而年轻一代则普遍支持。
芮效俭是一位86岁高龄的美国著名“中国通”,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他是少数反对“对华冷战战略”的学者之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芮效俭认为在冷战战略下,美国是否对中国具有优势存在疑问,相对于目前的政策,他更支持过去的“接触、遏制”战略,认为中美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更有利于遏制中国,同时也更容易控制双方之间的矛盾。
与现在的美国智囊们相比,芮效俭这些老一辈的美国对华研究学者的观点有着较大的差异。
说到拜登这位政治人物,他是一个相当特殊的人,因为他已经很年老了,出生于1942年,比芮效俭年轻一些,是为数不多的老一辈美国政治家中,高度支持对华冷战战略的人士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老一辈的美国对华研究学者,同时也负责对苏联方向进行研究,芮效俭也不例外,他曾经在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过。作为一位同时对中国和苏联有一定研究的老学者,他对中国的评价实际上比对苏联的评价更高一些。
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政策比苏联更加成功,特别是在农村治理问题上。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都需要解决农村治理问题,因为这些国家通常拥有大规模的农村社区,这既是现代化的资源,也是现代化的障碍。
苏联直到解体时期也没有成功地解决农村治理问题。结果,随着城市化比例的提高,农业长期不够发达,粮食自给率低,需要进口。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通过农业剪刀差积累了工业化的早期资本,另一方面,仍然维持着农村较高的生产效率。到今天,中国使用国土面积12%的农业耕地实现了超过90%的粮食自给率,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极其成功的。
举个例子,美国的大工业式农业被很多人吹捧,但美国是通过占国土面积20%左右的耕地实现的,人均耕地面积是中国的十倍,粮食自给率只有约150%,而从生产效率来看,中国农业产业甚至更高一些。
现代中国虽然在经济上也存在许多发展隐患,这些隐患很棘手,也没法向发达国家学习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政策不如发达国家。
某些学者整天把“西方大工业”挂在口边,贬低中国的产业水平,这是缺乏基本数理常识的表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资源禀赋,至少在资源利用效率这个层面,中国的成功无人能出其右。
此外,今天中国的重工业占比实际上比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重工业占比还要更高。
中国的轻工业规模和质量都能够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因为虽然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高,但其绝对规模依然相当大,并且生产效率极高。这使中国能够足够满足国内需求,同时还能出口创汇,不会出现类似于苏联经济崩溃的问题。
中国打破了一些冷战时期的经济规律,通过农业、轻工业等领域实现了低占比、高产出的目标,而不是与高附加值产业竞争。中国学习了苏联的前车之鉴,对外交政策采取了温和的态度,避免了制造敌意和矛盾。
这种外交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的对华冷战战略很难推动。苏联在冷战时期的失误是让亲苏联的阿富汗和反美的国家缓和了关系,导致了许多国家站到苏联对立面上,以及面对远东地区压力相对较小的不安全因素。
中国受苏联历史经验的深刻影响,避免了出现类似的错误。然而,美国核心盟国对中国采取放水行动,这是当前形势下的现实。
虽然中国外交方面存在失误,如未预测俄乌战争爆发,导致撤侨过程被动,未能保障中欧关系的稳定,此外,菲律宾的外交失误导致其亲美派上风,对中国东南沿海造成了军事风险。
但总体来看,这些失误并未对中国总体战略方针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拜登上台后,中美之间的战略态势双方各有得失。中国支持全球化和去动员化国际政治,致力于维持全球经济增长和减少战争风险,而美国则希望反全球化、对华脱钩,建立反华国家联盟。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对抗将会延伸,许多事件都可看作延伸。
中国希望避免将敌意扩大化变为东方VS西方。阻止拜登的冷战战略的关键是国际经济合作、避免热点局势过于紧张和减少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直接冲突。在内部,中国需要解决当前危险的经济状况和未来经济增长问题。中美冷战的结果将在几年后体现为相对态势的变化,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看出大概结果。